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病机制复杂,在治疗上较代谢性酸中毒更为困难。在外科病人中,代谢性碱中毒要比代谢性酸中毒更为常见,而且很少能被呼吸机能代偿,pH 7.55或更高是有害甚至是危险的,Wilson等发现pH 7.65~7.70会伴随着80%的死亡率。本文介绍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用静脉输注盐酸来治疗严重代谢性碱中毒的经验,并略述其适应证和使用指导。从1972.2~1976.2月期间,有12名病人用输注盐酸来治疗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其中10例的资料进行了复习。在治疗前后,用动脉血pH,pCO_2和血红蛋白与相当于体重30%的有效缓冲间隙按SigganrdAndersen计算图型根据公式算出剩余碱总量的毫当量数。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最为受到关注的一种酸碱紊乱,首先因其常见,如不作紧急有效处理,很快会影响生命体征。然而,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下称代碱),也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酸碱紊乱,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酸碱紊乱的50%,远高于代谢性酸中毒。根据Wilson等报道的177例治疗结果,pH7.54~7.56者,死亡率为40%;pH7.65~7.70者,死亡率为80%。Anderson等报道显示,动脉血pH为7.55和7.65的病人,其死亡率分别为45%和80%。两项报道均提示代碱相关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深圳市人民医院张信安,郑兰英,张杏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发病率大约为1%左右[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该病的一个急性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为1%~4%。为了有效地抢救本病,谈护理问题如下。1...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和紊乱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本文讨论它们的监测指标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尿量、中心静脉压、血钾和血钠的浓度、血气分析是主要的监测指标。脱水、低钾、低钠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科危重病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乃众 《普外临床》1996,11(2):99-101
危重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和紊乱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本文讨论它们的监测指标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尿量、中心静脉压、血钾和血钠的浓度、血气分析是主要的监测指标。脱水、低钾、低钠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酸碱平衡紊乱有4种基本类型: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或是与[HCO-3]有关,或是与PCO2有关(附表)。这4种酸碱平衡紊乱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种或三种并存,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1)病因:①摄入或代谢产生氢离子过多:进食酸性食物或输入酸性药物,如盐酸等;无氧酵解产生过多酸性物质,如乳酸、酮酸等。②氢离子排出减少:醛固酮缺乏、肾功能不全或应用肾毒性药物。③碱丢失过多:腹泻、肠瘘或肾小管上皮不能保存碱等。 (2)临床表现:心血…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和大型手术是引起外科领域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统计188例DIC的结果,由于创伤和手术诱发者为16例,占8.4%;另据国内6组DIC共622例的分析,其中由于创伤和手术引起者为68例,占10.9%,日本报道占2.4%。由此可见,创伤和手术所致的DIC并非少见,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创伤 包括挤压综合征、多发性骨折和重度灼伤等。Feles研究了185例创伤和135例烧伤患者,发现25%的创伤和29%的烧伤患者有肺毛细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才认识到碱中毒的临床意义,虽然它比酸中毒的危险性小,但其病因更为复杂,治疗也更为困难。如幽门梗阻、肝硬化和肝肾功能衰竭的病员,常并发严重的代谢性和低氯性碱中毒一般治疗往往无效。作者报导在过去四年中遇有8例病情复杂的病员,虽经各种一般治疗,仍存在着严重的碱中毒,这些病员经应用静脉内滴注盐酸溶液治疗获得成功、酸碱平衡恢复正常。滴注盐酸溶液的量根据所缺的氯和(或)氢离子计算之。滴注速度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予以调整,往往需超过12~24小时。静脉内滴注盐酸溶液常用等渗液,即在1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经综合治疗后,治愈47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胸部创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介绍近年胸部创伤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1997年1月~1998年12月edline、《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相关论文182篇,综述胸部创伤的临床的新进展。结果 Medline99篇论文中前瞻随机对照和回顾分组统计处理的研究分别为15.2%和23.2%,国内相关论文83篇中仅为0%和65(P〈0.01)。超声诊断技术与电视胸腔镜技术已有更广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类型的特点、判断和治疗。方法 6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6例次动脉血气及同步静脉血清电解质,经计算代偿预计值、AG值、潜在HCO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结果 216例次中,单纯酸碱紊乱107例次(49.5%),双重酸碱紊乱85例次(39.4%),三重酸碱紊乱24例次(11.1%)。结论单纯呼吸性酸中毒由原发病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由机械过度通气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由严重缺氧、肝肾功能障碍、重度感染、休克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由医源性因素引起。治疗中要纠正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对pH过高或过低者酌情补充酸性或碱性药。对于TABD,因病死率高,治疗更要慎重,仅pH〉7.50或〈7.10时才考虑适当补充酸或碱性药。对于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只要pH〉7.10,不需补碱,即使pH〈7.10,也只能少量补碱。  相似文献   

12.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一种继发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以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发病危急,死亡率高,已引起注意。现结合高原地区的特点,将护理中粗浅体会介绍如下。一、分期根据病情发展过程,本征可分为四期:第Ⅰ期创伤、复苏和碱中毒期:在原发病处理后几小时,发生呼吸增快或轻度呼吸困难,肺部无体征,胸片正常,有碱中毒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手指多平面创伤离断再植及康复。方法由于手指多平面离断,创伤严重,伤情复杂,手术部位多,再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不同于一般手指离断创伤与再植,是断指再植中一种特殊类型。结果我院共统计此类病例31例,成功28例,成功率90.32%。结论我们就多平面离断再植的逐项特点及术后的康复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酸碱紊乱,以低碳酸血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持续降低为特征。由于目前尚无诊断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的其它参考指标,为此对正常人进行了实验性慢性低碳酸血症的诊断研究,同时对肾脏酸碱平衡调节的影响亦进行了研究。9例正常男性受试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例;酸中毒组5例,服用氯化胺胶囊(1.5mmol/kg,每日四次),使平均血浆碳酸氢盐为12.0±0.5mmol/L。实验前后及在500米、3450米等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压、氧分压等环境下分别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ALI)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弥漫性肺部浸润及肺顺应性下降,进一步恶化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LI病死率高达40%~60%,其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肺部炎症细胞聚集并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髋部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部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33例报告)杜发会崔元江*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外科创伤后的一种危险并发症,以髋部创伤后发病率最高。国外统计35%~65%〔1〕,国内苏州医学院一附院的发病率约为28%。自...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 大多数原醛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过多醛固酮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引起排钾和保留钠,临床出现低血钾碱中毒和液体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和输入的肾动脉近球细胞的压力感受器所受压力增高,血浆肾素活力受抑制和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减少。此种肿瘤分泌醛固酮为非依赖性,因此尿中醛固酮显著增多。通常认为原醛引起的高血压比较良性且较持久。然而Bravo等最近复习了80例原醛发现约有20%的病人舒张压>120mmHg,20%的病人高血压持续时间<1年。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影响手术切除后的预后。有的病例不一定有典型的低血钾碱中毒和低肾素  相似文献   

18.
在创伤后许多脓毒性并发症是由于口咽、气管支气管和上胃肠道的细菌定植以及下胃肠道的细菌移位所致。创伤病人平均住院19天(6小时~8天),细菌培养阳性率达67%,多数位于肠系膜淋巴结、肺、肝和脾;内毒素存在腹腔液达50%,在周围血和门静脉血分别达20%和10%。营养支持在MOF的防治中占重要地位,因为饥饿时不但营养缺乏,肠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大量受损,细菌移位大见增加。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已证实在手术或创伤后病人,肠饲比胃肠外营养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在的技术可以制作管饲,使肠词在早期就成为可能。空肠管饲的优点比胃管饲多,如快速代谢复原、较少呕吐以及较少反流和误吸危机。早期立即肠饲刺激内脏和肝血循环,改善肠粘膜血统,防止粘膜内酸中毒和渗透性紊乱,  相似文献   

19.
《中华创伤杂志》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其宗旨是贯彻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全面反映创伤医学各领域重大成果,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创伤医学的发展,为培养创伤医学专业人才服务。 本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及内分泌学,以及创伤弹道…  相似文献   

20.
<正> 胸部创伤临床较多见,其中一部分为多发伤,伤情多较严重而复杂,死亡率高。我院自1987年5月~1999年6月共收治胸部创伤58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20例,女62例。年龄4~85岁,以20~50岁年龄组最多见,共366例(62.88%)。致伤原因以车祸、建筑施工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