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我们对8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用药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03-1405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变发展易导致心、脑、肾等多系统、多脏器靶器官损害,其引起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因素。孙兰军教授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在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她在临床实践中勤于辨病,精于辨证,倡导以"病证结合、以病统证"思想治疗高血压病。文章从高血压病分级论治、高血压病经验方及用药特点、典型病案等几个方面介绍孙兰军教授用药经验,以享同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肖长江教授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例处方进行数据分析,归纳肖长江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整理肖长江教授临床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病例处方,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搜集处方78个,总用药频次为1157次,使用中药162味,得出核心中药21味,进行数据分析后,筛选出10组2味药对,12组3味药组合体。结论:肖长江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以平肝息风、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痰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杨学信老师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理、法、方、药特点,总结杨学信老师中医诊治高血压病的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杨学信老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病科门诊高血压病历200例,采用频数法、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杨学信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方法、用药频次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数理分析,旨在探究其治疗高血压病的学术见解及诊疗规律。结论杨学信老中医辨治高血压病以阳亢络阻型为主,其在高血压病1级中所占比例最大,是其门诊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证型;其辨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以平肝、活络、利水法为主,是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性;其辨治高血压病用药方面以草决明、珍珠母、钩藤为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西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辖区内35岁人群高血压病的筛查,并进行健康教育,预约体检,定期随访,指导用药,达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形成,延缓高血压病并发症的进展。做到对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自辖区内〉35岁高血压病人1153人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病人的合理用药率,降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 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我国, 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 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 我院自1999年至今对9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用药情况进行追踪随访, 结果显示, 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 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士军 《河北中医》2002,24(12):895-896
周超凡教授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著名药物学专家 ,长期潜心于药物研究 ,对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与择药技巧经验丰富 ,独辟蹊径 ,笔者有幸聆教于周教授 ,受益匪浅 ,现整理如下。周教授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主要有二点 ,一是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 ;二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至于择药技巧则是在掌握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灵活应用 ,久而久之熟能生巧。现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为例来阐明其用药原则与择药技巧。1 高血压病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病不完全是单纯降压 ,常常是将降压药与利尿药、镇静…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成药、西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情况。结果: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中药是天麻、钩藤,最常用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最常用的西药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最常用的中成药、西药配伍是卡托普利和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为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提供文献学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痛风性关节炎是代谢性风湿病的一种,通常累及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等部位,严重者会有关节破坏。临床上的研究多关注于痛风性关节炎单一病种的内外疗法,缺少对其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收集并分析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病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与方法: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病房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数据,运用Excel、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病例信息共计78例,收集处方78张,统计中药135味,用药频次1111次,30味用药频次≥10,性寒、味苦占比较高,归肝、脾经多见。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组聚类药组,以清热燥湿、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以清热祛风燥湿与活血化瘀并重。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多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青年高血压病多与肝脾有关,并与心神相互影响。其发病机制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被扰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了"肝脾同调,心神并养"法论治青年高血压病的思路,形成了独特且有效的用药规律。本文从肝、脾、心神与青年高血压病的关系入手,详细分析青年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且分别从调肝、理脾、心神并养三种治法介绍郭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3)
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治标不治本。孔令彪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用药独特,临床疗效颇佳。其运用肝心同治理论包括重视肝心母子关系、认为失眠为百病之源、重在心平气和3个方面。其用药特点重视养心安神、清热解毒药物运用的同时重视根据年龄辨证用药。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其经验。肝心同治经验方从整体辨治、治病求本、平肝养心,可明显降低血压,常不需服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颜方  赵立诚 《中医杂志》2003,44(8):574-575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多属于眩晕、头痛、心悸和中风等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从医多年,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体会独到,经验颇丰。他强调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务宜“审证求因,合理用药,调养巩固”。现就邓老对这方面的经验作一总结,仅供参考。1 审证求因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情志失节,如心  相似文献   

13.
张学文教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中医》2015,(9):1226-1227
目的:整理大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的一般规律及遣方用药特点。方法:本文从跟师三年期间记录的老师门诊医案中收集整理出高血压病案609例,统计发现"肝热血瘀"是老师用于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属诊断,而与主证为肝热血瘀相对应的主方是清肝活血功效的变通天麻钩藤汤或脑清通汤。另外若兼证为肝热血瘀则合方会出现变通天麻钩藤汤的药物组成。即使在证属诊断中未出现肝热血瘀的高血压病案中,配药中亦会出现清肝热潜肝阳、活血化瘀的药对。结论:"肝热血瘀"为贯穿高血压病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病证、方证、药证、量证四证结合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门诊接诊高血压患者了解基层高血压病的治疗情况。方法:总结基层门诊高血压病的治疗情况,统计规律服药患者所占比例。结果: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的高血压患者只占27.43%。结论:基层高血压患者亟需用药知识、保健知识的宣传,社区医生指导用药的知识需要充实,以便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药处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用药规律,从而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处方269首,中药267味,共3314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前十位高频药为菊花、白芍、钩藤、牛膝、生地、石决明、夏枯草、茯苓、天麻、黄芩,与10味高频药物同用的药物主要有钩藤、白芍、生地、牛膝、菊花5味。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是以补虚扶正、清热为主.兼顾理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和总结严季澜教授辨治高血压病临证经验。方法将严季澜教授诊治的109例高血压病患者详细病历资料录入数据库,对症状、药物等中医药名词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对一般资料、证型以及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可见单证型、双证型及三证型,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出的证型存在差异性,根据统计用药情况归纳出基础方——调肝理血汤,针对不同证型尚有加减用药之法。结论高血压病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内热(火)、阳亢、痰浊(或痰热)、瘀血为标,病位以肝肾为主,与心脾(胃)关系密切,涉及脑。严教授针对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擅用自拟调肝理血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名老中医刘茂甫教授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独特认识,总结其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及特点,并将其辨证用药特点予以详述。方法:通过以证为纲、以法统证的形式将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用药特点进行系统总结。结果:经临床治疗应用及其继承应用研究,已经形成系统的治疗经验和方药总结。结论:中医药补肾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方药特征信息,探索组方用药规律,挖掘有效的药物组合及新处方。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并查阅资料,收集关于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文献和医案,筛选治疗该病证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 5)建立方药特征数据库,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法、改进互信息法、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处方用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关于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组方179首,中药190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三味中药为熟地黄、茯苓、山药,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24个,新处方12个。结论通过此研究,明确了本病的用药规律,得出滋阴助阳、补益肾气为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主要方法,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及组方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螺内酯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149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8周后进行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DNN、SDANN、LF、HF及LF/HF与治疗前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疗效显著,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小朵  李荣 《河南中医》2016,(11):2039-2042
目的:探索药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药枕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用药依据。方法:以"药枕""中医外治法""高血压病"为检索词,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筛选的文献用Excell 2003录入和整理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药物药类、归经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涉及中药共44味,出现总频次128次。其中中药以菊花的使用最多,其次为夏枯草,川芎,磁石,牡丹皮。中药分类以平肝熄风药、清肝热药为主,活血化瘀药次之;中药归经以肝、肺经为主。结论:中药药枕治疗高血压用药是以平肝熄风、清肝热为主,兼顾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