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方是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重要组成,而养生方又是简帛医方的重要内容。养生方主要涉及补益、延年、养颜、房中等,其中补益剂占养生方的一半以上,是养生方最主要的内容。由于出土文献破损严重,这些内容亟待系统整理。现通过对简帛医方中补益剂的整理,按现代方剂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补气方、补阳方、阴阳双补方、补阴方四类。同时对补益剂特色进行总结,从而有助于梳理早期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渊源,并为现代中医养生方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民国早期,北京有“皇城四大名医”。四大名医的方笺真迹我搜寻了多年,仅得其三。说起这件事。就要感谢远在甘肃中医学院的老友张绍重。那时,他还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我得到“皇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的诗笺。通过高晓山的介绍想和他交换一张萧氏的方笺。正巧,他缺少老师的诗笺,所以大家各得其所。因方笺即非特制,又乏签章,所以他特为我写了一纸说明。  相似文献   

3.
试论"七方"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少卿 《江苏中医药》2004,25(10):46-48
“七方”指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和复方,是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而提出的7种处方原则,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辨证施治、处方遣药,在针灸临床,对于处方取穴和施术,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少阳枢"、"少阴枢"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阖、枢是门户运动的三种状态。《黄帝内经》首先借用之以说明人体阴阳之气的出入升降,并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及“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等说,具体结合《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来看,则小柴胡汤是调阳枢之代表方,四逆散是调阴机之代表方。  相似文献   

5.
“患门”为一经外奇穴,位于背部,首见于唐代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中国医藉考》说该书亡佚,可于《外台秘要》中见其梗概。同时并见于新旧《唐书》。《通志·艺文略》作《灸劳法》一卷,《宋史·艺文志》有《崔氏骨蒸方》三卷。《外台秘要》作《崔氏别录》、《灸骨蒸方图》,方中侍郎知悌撰。《国史经籍志》作:崔知悌《灸劳》一卷。  相似文献   

6.
“外伤止血方”乃湖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张梦依先生的遗著《临证会要》中的外伤止血方。也是作者多年临床习用的中药散剂,由寒水石1.8g,飞黄丹1.8g,龙胆草0.6g,煅龙骨0.6g,明雄黄0.3g,密陀僧,滴乳没各0.45g组成。具有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外伤出血及烧烫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止血、定痛、生肌作用,而且对烫火伤,也有特效。为了发扬和验证名老中医的宝贵遗产,我们对此方药进行了药效学试验。本试验研究了“外伤止血方”对小鼠创伤,镇痛及对Ⅲ度烧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方证对应"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窦志芳  郭蕾  张俊龙  张鑫 《中医杂志》2006,47(8):563-564,570
“方证对应”强调有是证用是方,是用以探讨临床处方用药应用规律的方法之一,起源于《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与实践,渐趋成熟和完善。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现代医学、生物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新学科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成为重要趋势,分析总结了“方证对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应该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方证对应研究,以期揭示方与证之间的规律,为提高临床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瘀水同源"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瘀水同源”的理论基础、“瘀水同病”的病机、“瘀水同治”的立法与用方等方面分析《金匮要略》对瘀水同源的认识,认为血病可以导致水病,水病也可以导致血病,或者两者相兼为病;治疗上活血可以利水,利水可以活血,并创制了“瘀水同治”的方剂,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议五皮饮中之"五加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皮饮是临床治疗水肿的常用方剂。五皮饮有两方:一方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五皮散,《澹寮集验方》又称五皮饮,药物包括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另方见于《麻科活人全书》所载的五皮饮,药物包括五加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两方从药物的组成上虽有地骨皮与陈皮之异.  相似文献   

10.
符虹 《江苏中医药》2004,25(10):26-26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热方”治疗小儿口腔溃疡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柔筋养肝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筋养肝汤为笔者自拟方,凡不宁腿综合征证属血虚瘀滞、阴虚瘀滞、气虚瘀滞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颇佳。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药物组成及用法基本方:白芍20~30g,酸枣仁10~20g,当归尾10g,鸡血藤30g,丝瓜络、丹参各15~30g,木瓜10~  相似文献   

12.
白秀兰 《养生月刊》2005,26(1):85-87
“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这是苏东坡为其友张颚开的四味长寿药。一次,张颚拿着宣纸来求苏东坡的墨迹,并希望他写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就将这个长寿“药”方赠送给了他。此方“药”虽不多,但却反映了养生的普遍规律,虽不能“药”到病除,但只要坚持定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3.
柯琴发挥《伤寒论》“六经”理论,以“经界”为六经而不专主经络说,突破了以往旧说的范围:以六经为百病立法,扩大了六经主治;六经辨证实含八纲辨证而八法寓焉;方各有经,用可不拘,灵活通用;医不执方,辨证为主,反对凿分风寒。其理论对于阐发仲师辨证论治的精髓,活用经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为临床治疗心悸、水饮、眩晕的常用经方之一。王庆国教授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契合,临证只要辨证准确,抓住本方证“心脾阳虚,水气上犯”的核心病机,采用类方化裁、合方应用,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清化固肾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清化固肾方(由柴胡、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炮山甲、白芥子、石韦、茯苓、黄芪、山药、山萸肉、金樱子组成)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每天1剂,3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组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化固肾方融清热、化瘀、化痰、利湿、益气固肾为一体.可调整免疽功能、减少炎症介质分泌.治疗慢性肾炎可获得满意的疗兹。  相似文献   

16.
三花汤是我校张家礼教授的自拟方,主要由银花、野菊花和红花组成,张师常用此三药组方加减用来治疗风热夹湿或血热的皮肤瘙痒及出疹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病位主要在鼻粘膜,以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认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脾、肾三脏俱虚;以“苍耳子散”为主方结合辨证进行加减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鼻甲粘膜色泽由白或淡蓝色转为红色是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镔 《江苏中医药》2004,25(11):24-24
近年来,笔者运用单兆伟教授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3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2月以来,笔者将三拗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方合用取名为“三二三汤”,治疗咳喘病3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议"效不更方"、"效必更方"与"不效亦不更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不更方”为中医处方法则之一,古今很多医家之医案中,常可见此种说法,然验之临床,并不皆然。笔者认为在临证处方用药时,并非只有“效不更方”这一法则,对“效必更方”、“不效亦不更方”之应用也不乏其例,现浅述如下。1效不更方非不更病机不变方不更更方与否的关键乃看其病机是否发生变化。“治病必求其本”,病机的变化是疾病发生变化的根本,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既然前方已经获效,通过四诊,审其病机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就须仍用原方原法,不必更换方药,这就称作“效不更方”。此法多用于部分内伤杂病之治疗。这类疾病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