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约有半数合并囊性变,但囊肿癌变较为少见。如:囊肿合并癌变在临床上与甲状腺良性囊肿鉴别有一定困难,我院从1986~2000年共收治结节性甲状腺肿723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囊肿合并癌变26例,占3.59%,现就其特点及误诊原因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囊肿(liver cysts)指肝内出现的单发或多发的囊肿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其中先天性囊肿占大多数,前者包括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多囊肝和胆管性囊肿Caroli′s病等:后者包括新生物性囊肿、创伤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等。随着B超等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广泛应用,肝囊肿已由过去的少见病而成为常见病,而伴随超声介入疗法的推广,使得该病的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先天性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圣祥  赵立明 《山东医药》2006,46(20):66-67
2000年9月-2005年9月,我们对66例甲状腺囊肿患者采用^131I联用地塞米松(DXM)囊肿内注射,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在幼年时发病,成年人发病少见。1995年2月~2005年2月,我们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假性胰腺囊肿20例临床分析顾倬云,张国华本文对我院自1965年至1987年期间收治的20例假性胰腺囊肿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的病例获得10年以上随访。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6例,男:女为2.3:1。年龄平均39.95岁(13~64岁)...  相似文献   

6.
成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4年~1993年间,我院手术治疗22例(男14例,女8例)成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年龄11~62岁,其中纵隔支气管囊肿13例(59.1%),肺内支气管囊肿9例(40.9%)。20例(91%)囊肿症状包括:反复肺部感染、囊肿感染和食道压迫所致的吞咽困难。纵隔型以胸痛、胸闷为主要,而肺内型以肺部感染和胸痛为主。胸片示90.9%的囊肿为单房、圆形,偶有不规则形、多房、气液平和囊壁钙化。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纵隔型100%行囊肿摘除术,肺内型77.8%行肺叶切除术。我们认为手术可明确诊断,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敬告读者     
胰腺假性囊肿采用空肠上段与囊肿Roux-Y型吻合术。就是游离一段Rouxme—Y空肠袢,与囊肿壁吻合的内引流方法。此法可避免食物残渣及胃肠道内容物返流至囊内,术后很少发生继发感染。我院从1999~2001年共开展此种手术4例并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1例患者中,男3例,女18例,男女比例1:6;年龄24~77岁,平均47岁。1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9例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行B超、ERCP、CT、MRI检查分别有21例、5例、21例和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40%、19%和50%。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其中3例并发胰瘘,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肿15例、潴留性囊肿3例、黏液性囊肿2例、淋巴上皮样囊肿1例。本组2例失访,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7年,除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健在,无复发。结论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对无症状患者不需手术治疗。有症状的、且影像学上不能与囊性肿瘤鉴别或随访期囊肿有增大趋势者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肺囊肿的诊治(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1998年,我们收治先天性肺囊肿(下称肺囊肿)患者16例,现对其诊治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50天至65岁,平均28岁。病史50天至20年,平均8.6年。其中囊肿位于左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4例,右肺中叶2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良性脑囊肿,为脑脊液样无色清亮液体被包裹在蛛网膜内形成的袋状囊肿,目前对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大争议。2002年年2月~2007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3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囊肿56例。结果 56例患儿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患儿胆管囊肿症状消失,肝胆系统结构和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并发胆道感染1例,腹膜炎1例,肺炎3例,无胆瘘和伤口感染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内镜超声下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置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超声(EUS)下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置管引流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以来经胃置管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24例患者病历及随访资料。引流方法采用EUS引导下穿刺囊肿,插入导丝,用探条或扩张水囊行针道扩张,置入鼻囊肿引流管或1~4根双猪尾型塑料支架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囊肿消失后拔除支架。结果24例患者均完成囊肿穿刺、置管,手术成功率100%,死亡率为0。发生并发症8例(33.3%),其中严重并发症3例(12.5%),分别为出血、感染、支架移位各1例。平均随访21.2个月,2例失访,17例假性囊肿完全消失,2例囊肿明显缩小但持续存在2年以上,腹痛症状消失,1例感染性假性囊肿内镜引流无效转外科手术。内镜引流总的有效率为86.4%(19/22),无一例复发。结论EUS下经胃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经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探索许红兵萧荫祺李虎城杜国盛涂向群1993年4月以来我们在开展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展了25例经腹腔镜先天性肝囊肿切除与开窗术(简称腹腔镜肝囊肿切除开窗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取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按照统一标准选择入组的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病例10例,其中非感染性8例,感染性1例,胰腺脓肿1例。均采用内镜经乳头引流治疗,通过回顾性总结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指标变化,综合评估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内镜治疗失败1例,术后并发假性囊肿感染2例,急性胰腺炎1例。8例随访观察平均16.5个月,其中假性囊肿完全消失4例,假性囊肿残腔形成1例,假性囊肿不断缩小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治愈。结论内镜经乳头引流治疗胰腺炎合并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脓肿)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胃腔行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EUS-guided cytogastrostomy)是近10年来胰腺假性囊肿治疗的最新技术。以其适应证广泛(只要囊肿已经成熟,囊肿壁与胃壁之间的最短距离〈1cm,即使囊肿未突入胃腔造成压迫,也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胃囊肿内引流术),定位准确,创伤性小,并能观察到囊肿缩小及消失的过程而越来越受到医师及患者的欢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对内镜护士的操作配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操作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共8例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患者接受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其中2例肝囊肿、2例脾囊肿、3例肾囊肿、1例胃胰间隙囊肿,8例患者共行11例次注射治疗,其中无水乙醇注射2例次、聚桂醇注射9例次,注射成功率100.0%(11/11)。随访3个月至5年,5例患者囊肿完全消失,其余3例患者囊肿缩小50%或以上。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对于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治疗腹腔囊肿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术式范围不断拓宽。自1993年3月~1998年7月间,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腔囊肿32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52岁。囊肿直径45~12cm,其中肝囊肿14例,肾囊肿11例,肾上腺囊肿2例,脾囊肿、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肿、大网膜囊肿及脐尿管囊肿各1例。二、手术方法:术前置胃管,使用Olympus公司或Wolf公司腹腔镜手术系统,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CO2人工气腹。于脐下缘作10mmtrocar,置入0度或30度腹腔镜视管观察,根据腹腔内囊肿部位及…  相似文献   

18.
胰腺囊肿在我国较为常见,我院外科自1970~1999年共收治胰腺囊肿24例,其中20例采用了内引流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管囊肿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多样,易被漏诊和误诊.我们对我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间住院诊断的3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肾盂旁和肾外周囊肿行腹腔镜去顶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10例行腹腔镜单纯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其中肾盂旁囊肿28例(PPRC组),肾外周囊肿82例(PRC组),对两组手术和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期完成手术106例,两组术中转开放手术各2例。PPRC组与PRC组相比,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多,术后3个月、1a的疼痛缓解率低,CT囊肿复发率高,P均〈0.05。结论 腹腔镜行肾周边囊肿去顶术微创、安全、有效;腹腔镜行肾盂旁囊肿去顶术难度大、复发率较高,应探索更好的方法提高肾盂旁囊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