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洪玲 《中外医疗》2010,29(1):157-157
目的加强眼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分析眼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做好护理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针对眼科住院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得力,使眼科老年病人入院后配合治疗、检查、手术、护理,确保了眼科老年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在痊愈出院后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人口将越来越多,我国将步入高龄化社会的行列,老年病人会逐步增多,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要。要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使老年病人处于最佳期的心理生理状态,提高老年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方法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行为、精神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与其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良好的勾通。结果所有进行心理护理的老年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良好的情绪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尤其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通过心理护理,使其心理被动接受手术,变为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促进了术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老龄化过程中,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老年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弱势人群,其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疾病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生存的正常状态,还改变其原来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评价以至人格特征。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分析心泌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做好护理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针对心泌科住院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实施有效护理措施,使心泌科老年病人入院后配合治疗、检查、护理,确保了心泌科老年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健康的心理状态,出院后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话交流及细心的观察等方式调查分析我院骨科2013年收治的21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表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老年骨折患者在住院的不同时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通过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生活质量及医疗效果得到提高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外,应充分重视其心理活动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自1998.6~2001.6月,我科共收治5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的病人,在对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只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对疾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5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PS)对80例综合科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80例中有抑郁状态的48例(60%)。自然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运动状态、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关怀程度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住院病人中性格内向、无配偶、兴趣爱好少、不爱运动、家庭关怀少、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同时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南京师范大学医院吴冬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病人逐年增多,由于老年人和青年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因此,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医院护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几年来我们收治了许多患各种疾病的老年病人,常见的有: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PS)对80例综合科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80例中有抑郁状态的48例(60%).自然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运动状态、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关怀程度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住院病人中性格内向、无配偶、兴趣爱好少、不爱运动、家庭关怀少、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同时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年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病人常病态的特殊表现,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护理等治疗。心理护理就是在掌握了病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后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情况稳定,早日康复。下面就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有不同之处,同时老年疾病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延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除了机体发生一些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外。心理状态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年疾病其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在临床护理中,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入院后有被尊重、安全感及解除疾病痛苦等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假体置换术手术方式日臻完善,可有效提高肢体功能状态,改善生存质量。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现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对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组部分,尤其是对老年病人,由于其生理机能的衰老,器官结构的改变,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状态,是我们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实施附属医院朱乾萍现代医学认为:“没有心理护理的护理是不完全的护理、没有心理治疗的治疗是不完全的治疗”。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与个性有很大差异,根据老年病人的不同心理需要,掌握不同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人到老年,由于新陈代...  相似文献   

17.
杨俊玲 《黑龙江医学》2008,32(5):392-392
为了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我院在对病人进行医疗护理的同时,把心理护理贯穿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之中,力求通过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士质量,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使住院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3年以来收住院老年骨科病人,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不同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关怀服务需求及其优先满足排序,为提升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871名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护理关怀服务需求Kano模型属性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基于Kano模型需求属性分类评估不同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关怀服务需求属性。采用TOPSIS法对不同社会隔离状态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关怀服务需求进行优先满足排序。结果 93.3%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状态。根据Kano模型需求属性分类,无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住院患者对19项护理关怀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存在家庭隔离状态的老年患者对21项护理关怀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存在朋友隔离状态的老年患者对17项护理关怀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存在家庭和朋友隔离状态的老年患者对23项护理关怀服务有一定的需求。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主动巡视患者、减轻患者症状是不同社会隔离状态老年住院患者必需的护理关怀服务需求。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关怀服务需求整体表现为普遍性高需求,不同社会隔离状态老年患者的护理关怀服务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病人不同的心里状态及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98例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观察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护理.结果 98例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老朽末日感、孤独寂寞感、焦虑恐惧感、惶恐遗弃感、被动依赖等心里状态.结论 针对不同的心里状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