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开灵口服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的疗效。方法:将78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及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清开灵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退热和手足口皮疹消退或溃疡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退热和手足口皮疹消退或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99.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口服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配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配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儿经规范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但治疗组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溃疡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值得信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11月收住院的240例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两组均给以水溶性维生素静滴,观察发热、皮疹消退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晓珍  王志奎 《中外医疗》2016,(22):129-130
目的:研究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该院接诊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及维生素B2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结论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症状消失较快,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应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81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巴韦林口服,观察组41例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hs-CRP、CD19~+水平及发热、疱疹、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CD3~+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有效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消除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6.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对照组2给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治疗5d后评估其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72.22%,66.66%,两者比较(p(o.05),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达原柴胡饮治疗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2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达原柴胡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6例患儿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例,治疗组给予达原柴胡饮口服1周,对照组给予静滴青霉素及利巴韦林1周,观察患儿手足口疱疹、体温及流涎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达原柴胡饮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8.
李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39-13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方法 把2005~2007年10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儿童手足口病2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例,采用静滴利巴韦林针10mg/(kg·d),同时加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8例,仅采用静滴利巴韦林针10mg/(kg·d),两组病例同时采用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在发热天数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儿童手足口病在使用西药抗病治疗时辅以中成药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可缩短发热时间及出疹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退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西瓜霜喷剂外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退热、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开喉剑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治愈时间短,恢复快,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治疗时间短.结论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愈时间短,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04%(6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3%(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利巴韦林相比,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治疗Ⅱ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Ⅲ组给予清开灵口服液口服;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Ⅰ组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表现为退热、口腔愈合、手足皮疹消退的时间明显缩短,总病程也明显缩短(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颗粒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1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以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降低体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手足疱疹、口腔黏膜疱疹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锡类散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退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西瓜霜喷剂外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退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锡类散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满玲 《吉林医学》2013,34(21):429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分析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一组为对照组,利巴韦林与蓝琴口服液联合治疗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快、病程短、痛苦小。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病程短、退热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减少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王凌飞  赵文雷 《吉林医学》2014,(9):1888-188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与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儿均口服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同时加用匹多莫德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病程、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可明显提高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范文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16-261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53例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同时口服B族维生素;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及痰热清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儿退热、退疹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极大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