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工作。方法:总结106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1063例患者在相应的术前与术后护理下治愈康复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22-12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其他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等发现,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腹部穿刺口均甲级愈合。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均无异常。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52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术后患者的感染率为0,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十分满意的50例,占96.15%;满意2例,占3.85%,总满意率为100%。结论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心理护理方法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艳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22-12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帮助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4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17d,平均住院时间7.8d,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2例),经适当处理后均痊愈,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十分重要,临床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使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方法对263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的手术能顺利完成。结果 263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都能顺利完成。结论做好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张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06-307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2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12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腹腔镜仪器设备的使用,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清洗保养,术中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护理经验,探讨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和意义。方法以44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护理过程,总结经验。结果4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较严重并发症,手术创口均愈合良好。结论患者术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和生理准备以及术后护理和病情、并发症监控等都是腹腔镜手术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王党利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00-1702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加强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0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d,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腹胀8例,恶心、呕吐9例,呼吸道感染2例,出血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08-108
目的:加强腹腔镜手术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9例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指导几方面的配合手术的护理体会。结果:119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腹腔镜手术,促进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疾病患者152例,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结果152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后均预后良好。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通过围术期采取妥当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彭丹晖  黎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24-352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麻对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80例,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瑞芬太尼-依托咪酯组(RE组)各4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维持麻醉R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R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术后24h内观察并评估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程度;记录需要昂丹司酮止吐治疗的病人例数。结果:RP组术后PONV发生率为20.0%,RE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能降低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王淑娟 《黑龙江医药》2009,22(5):727-728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到2008年7月,245例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采用术前心理辅导,对症处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同时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各方面精心的护理下,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工作在腹腔镜手术圉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痊愈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瑜佳 《北方药学》2012,(11):101-101
目的:总结腹腔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60例妇科腹腔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科60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护理措施得当,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并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术前在病区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由手术室护士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d相比,对照组入室后5min的心率及血压显著升高,而心理干预组除心率加快外,血压变化并不显著。结论:不孕症人群心理状况的整体水平较正常人低,不良情绪以抑郁、焦虑等为主。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症腹腔镜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手术患者围术期血压及心率具有稳定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87例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提供专业的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而严密、有效、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提供了保障。本组患者良好的恢复,进一步说明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不同使用方式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12月妇产科二病区符合条件的Ⅱ类切口手术1 051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12月妇产科一病区符合条件的Ⅱ类切口手术1 014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对比分析,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长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与恰当的短期预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妇产科手术存在术后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的问题。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术前0.5~2 h给药或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术后48 h内停药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会阴切开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剖宫产手术、双附件切除术病历各40份,回顾性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该院妇产科200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有190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5.00%;平均预防性用药疗程为(3.77±1.37)d;选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疗程偏长、溶剂用量偏大、选药不当等。结论:该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的比例较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捷 《北方药学》2011,8(11):40-4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