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先清肠、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保留灌肠法.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方式。结果:两组进行比较,发现灌肠液在肠道存留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延长,灌肠液外溢现象少见,提高患者舒适度,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良法优于传统法,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和观察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63例,痊愈33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有效率90.5%。对照组58例,痊愈18例,好转19例,无效21例,有效率63.8%。提示:参苓白术散配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具有抗炎、抗渗出、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加速了局部炎症的吸收与排泄,改善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对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8例。其中治疗组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灌肠法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其中对照组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对照组58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替硝唑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47例,治愈2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47例,治愈19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34%。结论:合理地选择灌肠液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少萍  康卫红 《陕西中医》2010,31(9):1143-114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中药配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需要灌肠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生地榆、败酱草、马齿苋、半枝莲、白及等)配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操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78%,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配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延长药液在肠腔的保留时间,增加肠壁对药液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诺氟沙星,并进行西药灌肠。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并配合中药煎汤灌肠。对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测定治疗后的临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综合总体有效率为75.51%(痊愈18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观察组综合总体有效率为91.84%(痊愈24例,有效21例,无效4例)。观察组综合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8例中复发8例,临床复发率为44.44%,观察组治疗后,痊愈24例中复发4例,临床复发率为16.6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总结辩证内服中药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方法:将辩证分型为肝旺脾虚、肠道湿热、脾胃虚弱、脾肾两虚型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辩证内服中药配合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组(31例),单纯内服中药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症状、肠粘膜、大便常规等方面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原则,辩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以中药成分为主的灌肠液保留灌肠,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汤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照组予以传统保留灌肠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7%),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液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改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方法:对照组单独采用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用思密达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57.1%;观察组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思密达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肠道黏膜水肿减轻时间、溃疡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许科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49-650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药物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法.结果 观察组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溃疡性结肠炎,能够使药物在肠腔保留时间延长,较快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在相同的中药灌肠液中观察组(30例)加入利多卡因胶浆、肛管插入深度增加及采用滴注法灌入,对照组(30例)按保留灌肠常规方法灌入.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常规保留灌肠方法药液保留时间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肠炎Ⅰ号、肠炎Ⅱ号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保留灌肠,即采用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神丸煎剂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四神丸煎剂并随证加减,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应用柳氮磺吡啶口服并予西药保留灌肠,4周1疗程。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肠镜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神丸煎剂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艳辉 《河南中医》2010,30(10):983-98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用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88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90例,显效7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88例,显效51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1.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内服加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沙拉嗪和美常安胶囊,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成本效果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成本效益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用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痊愈3例,好转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痊愈1例,好转3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活动指数为(1.68±0.27),对照组为(2.67±0.12),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景增 《河南中医》2009,29(6):581-58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采用六和汤加减内服,配合自拟溃结1号保留灌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变化情况。结果:痊愈75例,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5%。结论: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李曦  岳志平 《中医药导报》2007,13(6):98-98,116
对100例慢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灌肠法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灌肠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用改良法灌肠能使中药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显著延长,药液更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