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鲍葳  朱平  贾敏江  潘力 《心脏杂志》2003,15(6):572-573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特点 ,有利于尽早准确地诊断与有效治疗。作者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 1998~2 0 0 2年期间收治的 57例 70岁以上老年男性 AMI患者的临床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2 0 0 2年住院 ,年龄 70以上的 AMI患者57例 ,入选条件均符合 WHO规定的 AMI诊断标准 ,年龄为70~ 92 (平均 76.5)岁 ,根据年龄分为 70~ 79岁组 (n=3 7)及≥ 80岁组 (n=2 0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 57例老年 AMI患者 :1冠心病史 ;2发病时临床首发症状 ;3危险因素 ;4AMI急性期并发症。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χ2检验 ,P…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70岁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与远期结果,并与<70岁非Q波AMI及≥70岁的Q波AMI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共261人,均为1989年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AMI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以上。AMI诊断依据典型的缺血型胸痛持续≥30min及典型的AMI酶学改变和/或心电图变化。凡一个以上导联新出现病理性Q波,V_(1-2)导联新出现病理性R波(R>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单中心10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构成比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医院病案登记系统,收集我院1995—2004年首次AMI发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计算例数、均数±标准差和构成比,并做显著性检验。结果10年中首次AMI住院的患者共2590例,病例数逐年增加,从1995年143例增至2004年369例;患者平均年龄逐年增长,1995年为(61.7±11.5)岁,2004年为(65.3±12.6)岁(P<0.01);60岁以上老年人在AMI患者中的构成比逐年增高,1995年为64.3%,2004年69.6%(P<0.05);女性AMI患者中70岁以上老年人构成比呈明显增高趋势(25.0%对58.1%)。结论近10年来首次AMI患者例数持续增加,发病年龄有增长趋势;老年患者构成比明显增高,尤其是女性患者中老年人明显增多值得注意。老年人AMI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8例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以下2个或2个以上标准:1典型的心绞痛病史;2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倍或2倍以上;3心电图动态变化。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龄70~91岁,(平均75.2±3.7)岁。梗塞部位分布: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26例,前壁6例,高侧壁3例,下壁33例,下壁 后壁9例,下壁 广泛前壁5例,下壁 右室梗塞25例,多部位…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按WHO(1978)标准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70例,男65例,女5例;年龄60~79岁,平均63岁;其中高血压病Ⅰ期13例,Ⅱ期51例,Ⅲ期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诊治原则与经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增加,由于老年AMI 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低,仅占43%,而漏诊率高达25%.AMI 在≥70岁者,男女比例为0.9:1.7,<70岁为2.77:1.在英国AMI 住院者中几乎6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测在今后的10年中,患者可能将增加(?)%.1 老年AMI 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AMI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较少出现,无痛者可达15~60%.国外老年AMI 典型胸痛者仅  相似文献   

7.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63例 75岁以上老年 AMI进行临床分析 ,并与同期 161例 60~ 74岁和 176例 60岁以下 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75岁以上老年女性 AMI患者明显增多 ,无痛性 AMI多 ( 34.9% ) ,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死亡率均比其他两年龄组多见 ,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75岁以上老年无痛性 AMI多见 ,病情严重程度高 ,并发症发生率高 ,死亡率高 ,而性别对 AMI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使心率加快或血管痉挛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甚至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和猝死。为做好老年保健,本文观察电视录像片中惊险镜头对老年人,尤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一、观察对象老年组:为60岁以上老年疗养员100名,男80例,女20例。其中冠心病组50例,无冠心病组(含其他慢性病及健康疗养员)50例,年龄60~69岁87例,70~79岁12例,83岁1例,平均年龄64.57岁。非老年组,随意取同期59岁以下疗养员72例,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O)时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 9例老年AMI患者及 2 5例非老年AMI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学和磁共振成像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 70岁组合并MO的比例 (2 4,50 % )高于 <60岁组 (6 2 5 ,2 4 % ;P =0 .30 )。②≥ 60岁组合并MO的患者共有5例 ,血清肌酸激酶 (CK)峰值为 (778.4± 2 69.8)U L ,明显低于合并MO的 <60岁组 6例为 (1 92 4 .2± 1 0 94.2 )U 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4 9)。③≥ 60岁组合并MO的心肌梗死面积为 2 8.3 %± 5 .9% ,低于 <60岁组的36 .1 %± 1 1 .0 % (P =0 .1 88) ,但高于≥ 60岁不合并MO的患者的 2 3 .8%± 1 0 .5 % (P =0 .387)。结论 高龄老年人AMI合并MO的可能性较大 ,老年患者合并MO时 ,虽然梗死面积明显增大 ,但心肌酶的峰值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 (≥ 60岁 )甚至高龄 (>7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2 81例 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 (1 1 8例 )、60~ 70岁 (99例 )、>70岁 (64例 )〕3组 ,并对其中 1 63例老年 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 (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 46例老年 AMI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随年龄增加 ,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 (P >0 .0 5) ,而病死率和出血反应有升高趋势 (P >0 .0 5) ;对老年 AMI患者慎用 UK 2 0 0万 IU以免诱发脑出血 ;老年 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 (P <0 .0 5或 <0 .0 1 )。结论 :老年甚至高龄 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 ,但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美国70岁以上老年人有1,500万人,而70岁平均可期望寿命为13.1年,80岁为8.2年。由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要求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亦增多。据观察,非切除的老年肺癌一年生存率仅7%。由于长寿者增多,手术治疗老年肺癌与年轻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近来报道证明,老年肺癌切除术后可获长期存活,但死亡率高达14~20%。本文总结本组10年来为70岁以上老年人行开胸术的经验表明,本组死亡率较低。病例本组自1969~1978年为218例70岁以上老年病人行218次开胸术。其中男149例,女64例,年龄为70~93岁。原发癌和转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测定 46例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值 ,探讨 A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AMI组 46例 ,男 2 8例 ,女 1 8例 ,年龄 44~ 70(平均 56.7)岁。均符合 WHO制定的 AMI诊断标准。对照组 43例 ,男 2 6例 ,女 1 7例 ,年龄 45~ 68(平均 55.3)岁 ,均为健康者。两组均排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近期亦未服用对甲状腺激素有影响的药物。1 .2   方法所有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 ,AMI组患者于入院后第 2天及经治疗症状消失 ,病情好转住院第 1 4天作甲状腺激素测定。血…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口腔疾病高发,口腔健康知识缺乏[1],为了探索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规律,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研究,本文就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社区老年人,根据年龄分组,45 ~ 59岁为老年前期,≥60岁为老年期[1].本调查共631人,其中男452人,占71.63%;女179人,占28.37%.老年期208人,其中60~64岁87人,65~69岁105人,70~74岁11人,75岁以上5人;老年前期423人,其中45~49岁220人,50~54岁121人,55~ 59岁82人.  相似文献   

14.
α-羟丁酸脱氢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对AMI的诊断意义临床研究较少,为了探讨α-HBDH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4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与112例同期非AMI患者血清α-HBDH进行检测比较,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6年1月~1998年5月住院的24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被定为A组,同期住院的非AMI患者112例被定为B组(上消化道出血组)32例,C组(肺部感染组)47例,D组(脑血管意外组)33例;A组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1~81岁,平均66.79±9.12岁,非AMI组男性70例,女性42例,年龄50~80岁,平均66.56±9.1岁;A组与B、C、D组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主要研究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并给予以老年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同时观察护理效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达到理想的状况后,并且年龄≤70岁。若7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对这些部分患者采取容栓疗法,对特别严重的老年急性梗塞患者分别发生于术前备皮时,麻醉复苏时、术后5 h及术后5天,采取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AMI心电图、CPK-MB(CPK同工酶)有30例达到理想改变水平,4例明显有效,6例患者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达8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的临床特点和特殊情况,在仔细观察患者急性心梗发生、突发情况、该病情变化的基础之上,给以患者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促进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将我院从1974~1980年5月间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心电图与血清酶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的34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尽管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但是感染性疾病仍然在病态和死亡中有很大比重。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老年感染性疾病的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对象与方法入选标准:年龄超过60岁的住院患者。研究对象:近8年间我院收治感染性疾病人4287例,其中老年人466例,占10.9%。男性358例(76.8%)。女性108例(23.2%)。60~65岁组251例(53.9%),66~70岁组114例(24.5%)、71~75岁组51例(10.9%),76~80岁组43例(9.2%),80岁以上7例(1.5%)。平均年龄66.4岁。研究方法:回顾性病历分析结果1、疾病谱住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21种,但老年患者发生的感…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MINC)发病机制可能与冠脉痉挛、凝血功能障碍及内膜功能障碍有关[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老年MINC 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AMI(符合<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且做CAG正常的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0~70(平均66)岁.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5例CAG前均予抗凝、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等治疗.  相似文献   

19.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据资料统计,北京28所医院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数,1991年为1972年的2.47倍,上海10所医院的病例数1989年为1970年的3.84倍,显示本病在增多。老年人AMI有其自身特点,由于老年人患AMI时常伴有多种疾病,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于非老年人,故AMI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本文对70岁以上老年AMI与非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宋霄  田建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209-1210
本文对伴有和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AMI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 对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4年 1月期间就诊的两类AMI资料进行统计整理 ,对年龄≥ 60岁资料齐全的196例收入本研究。分为AMI组和糖尿病AMI组。1 2  AMI的诊断 对疑诊AMI的患者在入院后常规给予心电图监测 ,住院的开始 2 4h每 4h复查血肌酸激酶 (CK )及同工酶 (CK MB) ,以后根据病情定期复查心肌酶及心电图 ,对怀疑正后壁或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加做V7 V9及V3 R V5R导联心电图。AMI的诊断依据WHO的诊断标准 ,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