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与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某公司463名噪声作业工人及对照组286人进行纯音电测听、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噪声组听力损伤发生率为41.7%,显著高于对照组(8.4%)。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接噪工龄≥5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噪声组的心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ST及T段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结论接触噪声对听力和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徐萍  张杰  李绍静  鲍瑞才  张兴元  张鹏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80-1581
目的了解廊坊市某制造企业接噪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职业性强噪声对已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的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该企业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对291名接噪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个检测点噪声强度均超过85dB(A);35人患高血压,占12.0%;38人心电图检查表现异常,占13.2%;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具有随工人接噪工龄增长而增加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长期接触强噪声对配戴个体防护用品的工人心血管系统仍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心率、血压的影响,从而保护噪声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控制噪声作业工人的噪声暴露量、预防噪声对作业工人造成的身体损害。方法选取乌海市某厂14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年龄范围在21~51岁之间,平均年龄35.9岁,进行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听力、心电图及血压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工种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检出率随工种噪声强度增强而递增,χ2值分别为6.15、7.15,P均小于0.05;不同接噪工龄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检出率随工龄延长而递增,χ2值分别为6.13、7.35,P均小于0.05;不同接噪工龄血压异常检出率随工龄增加而递增,χ2值为8.07,P小于0.05。结论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的检出率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血压异常检出率随着与接噪工龄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稳态噪声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某电厂40岁以上的接噪人员320名作为接噪组,该厂40岁以上不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生产环境噪声及测接噪组、对照组人员的静息状态下右臂血压、常规12导联心电图、肝脏B超和酶法测血脂。结果 接噪组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值均小于0.01。心电图异常以传导阻滞及ST-T改变为主。接噪组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结论 噪声对中老年的心血管系统和脂肪代谢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5):361-365
目的探讨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岗位男性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岗位2 608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双耳6个频段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耳科检查,并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及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听力、血压、心电图、肝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4.47%、2.80%、25.61%和5.06%。单因素分析显示,已婚、年龄25岁、接噪工龄10 a、接触噪声声级90 dB(A)及上白班工人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P0.05)。随着年龄(χ~2=15.316)及接噪工龄(χ~2=14.928)的增长,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的增长,工人的血压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9,P0.05);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及BMI的增长,工人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值分别为12.178、7.214及17.206,P0.05);随着年龄(χ~2=4.339)及接噪工龄(χ~2=7.202)的增长,工人肝功能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噪工龄、接触噪声声级和上班工作制白班是听力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是血压异常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BMI增长,发生血压异常(OR=1.158)及肝功能异常(OR=1.296)的患病风险越来越高(P0.01),心电图异常的患病风险越来越小(OR=0.940,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可造成听力损害,BMI可造成血压升高及肝功能异常改变,应完善噪声防护措施,加强个体防护,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洛阳市某热电厂噪声对其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一部门接触噪声作业的126名工人为接噪组,从事其他工种的81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 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5%,听力异常检出率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组不同工龄段工人的高血压检出率、听力异常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污染,对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均产生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心率改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对157家工厂14 396名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力、心电图和血压进行检测,以听力损伤和心率改变分别作为累计噪声暴露量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反映指标;经性别和接噪工龄分层后,分析调整年龄后听力损伤、心率改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1)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多数在35岁以下,从事噪声作业不足4年;(2)听力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和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加;接噪工龄较短的年轻人心率改变异常率较高;(3)男性感音性聋或窦性心动过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接噪工龄2.1~4年组感音性聋者和接噪工龄≤2年组窦性心动过速者患高血压相对风险OR(95%CI)分别为4.18(1.56,11.23)和5.64(3.22,9.88)。结论噪声作业严重听力损伤或窦性心动过速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关注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的噪声作业者的高血压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噪声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工厂企业中,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不仅可造成特异性的听觉损伤,还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产生非特异性影响。本研究探讨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华区2017-01-01-2017-12-31某企业1 008名噪声作业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以听力损失作为累积噪声暴露量的替代指标,经年龄和接噪工龄分层后,分析不同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的血压值及高血压患病率差异。结果年龄≤40岁的调查对象,听力正常组、高频听损组、语频及高频听损组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分别为(124.0±13.5)、(130.9±11.0)和(132.4±10.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11,P0.001;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分别为(75.6±8.7)、(79.2±7.8)和(81.3±6.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1,P0.001;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1%、26.7%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0,P=0.001。听力损失者的SBP、DBP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听力正常者。工龄5年的听力损失者SBP(F=9.068,P0.001)、DBP(F=5.676,P=0.004)和高血压患病率(χ2=8.834,P=0.012),以及工龄5~10年的听力损失者SBP(F=6.445,P=0.002)、DBP(F=8.015,P0.001)和高血压患病率(χ2=9.757,P=0.008),均高于听力正常者。随着听力由正常到高频受损再到累及语频受损,SBP、DBP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有升高趋势。结论年龄≤40岁、接噪工龄≤10年的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血压及高血压有关,需重点关注职业性噪声对年轻工人血压及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达州市某水泥厂工人接触噪声强度、接触噪声工龄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 2018年3—7月,以达州市某水泥厂的417名男性工人作为调查对象,逐一测定其血压,分别按照相同岗位不同接噪工龄、相同接噪工龄不同噪声强度进行分析。结果余热发电巡检、水泥磨巡检、生料磨巡检及包装装运插袋岗位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52%~18.75%、3.45%~26.67%、8.33%~42.86%和17.65%~66.67%,相同岗位劳动者高血压检出率与接触噪声工龄呈正相关(均P0.01);10、10~14、15~19及≥20年接噪工龄劳动者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52%~17.65%、3.33%~26.67%、9.52%~45.45%和18.75%~66.67%,相同接噪工龄下工人高血压检出率与接触噪声强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达州市某水泥厂工人高血压检出率随接噪强度和工龄的升高而升高,应切实采取措施保护接触噪声劳动者的健康,降低其罹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长期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18 1例为接噪组,非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17 3例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结果接触噪声环境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2.2%,高血压检出率为9.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接噪组中,因工龄段不同的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长期作业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通辽市地区接触煤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数据,对2021年接触煤尘在岗职工16 252人、接触噪声18 519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整理数据,并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工龄、性别、行业、企业规模间高仟伏/DR胸片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671、272.705、406.28、388.495、49.024,均P<0.001),通过卡方趋势检验异常率随年龄、工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阈测试提示3 440人(18.58%)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接噪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异常率在不同工龄、性别、企业规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813、270.558、156.349,均P<0.001),通过χ2趋势检验异常率随着工龄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 通辽市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煤尘、噪声的作业工人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观察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2005年3月,在青岛市某电缆厂,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对144名接触稳态噪声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接噪组为5.6%,对照组为0.9%(P〈0.01);心电图异常率接噪组为22.2%,对照组为3.5Z(P〈0.01)。接噪组不同工龄者心电图异常率不同(P〈0.01),11~15年组高达62.5%。[结论]电缆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与心电图异常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郑惠东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63-1465
目的通过对某家具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功能指标测定,了解噪声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某家具厂噪声作业工龄1年以上的197名工人作为接触组,以该厂非噪声工作者200名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环境噪声暴露水平与工人体检,探讨环境噪声与工人的血压、心电图异常患病率的关系。结果接触露组高血压患病率与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血压患病率跟累积噪声暴露量有剂量-反应关系(P〈0.05)。结论噪声可以对心血管功能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机械加工行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企业加强噪声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某机械加工厂9 44例噪声作业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作为观察组,46 8例同期进行岗前体检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接触过噪声及其他毒物),分析血压、心电图和纯音气导听阈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压增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纯音气导听阈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 d B、观察对象、轻度噪声聋、中度噪声聋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工龄≤20年组中观察对象的检出率与工龄≤10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20年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 d B之间、轻度噪声聋、中度噪声聋的检出率与工龄≤10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较大;接噪工人听力的损失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加重,但重度聋和全聋的较少,而接噪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 9d B之间者检出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建议企业加强噪声危害控制及个人防护,避免发展为职业性噪声聋。  相似文献   

15.
轨枕生产噪声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了解噪声对轨枕生产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选择168名噪声作业工人为接噪组,86名不接触噪声的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接噪组的高频听损率、语频听损率、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和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经累积噪声暴露量分析发现,接噪组的高频和语频听损率均随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接噪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和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与累积噪声暴露量无关联,无剂量-反应关系。接噪组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较为明显。提示:轨枕厂的高强度噪声不仅对工人的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失、心率改变及高血压患病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职业健康检查中76家单位3 023名噪声接触工人的纯音听力、心电图和血压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工龄组的异常情况及听力损失、心率改变和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结果此次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7.43%),30岁年龄组(57.10%)及工龄5年(67.81%)者所占比例较高;听力损失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率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和≥15年工龄组听力异常率较高,5年工龄组中严重听力损失及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听力正常者(OR=2.050,2.043);30岁年龄组和5年工龄组心率异常率较高,5年和5~9年工龄组中窦性心动过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心电图正常者(OR=2.690,2.995)。结论噪声作业致听力损失或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是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噪声对年轻及工龄较短者高血压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噪声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的造纸厂工人心血管系统状况。 方法 选取某造纸厂290名接触噪声和高温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同时选取250名其他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员2012-2014年连续3年的血压和心电图结果,以及造纸厂作业场所高温WBGT指数和噪声强度。 结果 造纸厂2012-2014年噪声检测超标率分别为44.83%、22.50%、18.18%,高温检测超标率分别为11.11%、7.69%、38.46%。接触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7.640&14.446,P<0.01),2014年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0.00%、14.8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3.963,P<0.05),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趋势χ2=11.879、5.655,P<0.05)。 结论 噪声和高温是造纸厂职业性有害因素关键控制点,长期噪声和高温作业对工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产性噪声对钨钼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某钨钼厂接触噪声作业的393人为接触组,另选非噪声作业工人386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两组检查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噪声接触组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的噪声接触组的血压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年龄及工龄的增加,血压异常率有增加的趋势;年龄在20 ~ 30岁及工龄在0~10a的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年龄组及工龄组间的噪声接触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噪声对钨钼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受损情况及采取应对措施。方法对611例热电系统噪声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受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热电系统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接触组心电图异常主要见于窦性心率不齐、ST—T段异常、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热电系统噪声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受损明显,在搞好噪声作业工人定期健康监护检查工作时,应注重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与防护。  相似文献   

20.
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噪声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至今国内外报道仍不一致,多数显示噪声与心血管疾病有阳性关系。为加深了解认识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我们对某纺织集团1023名接噪纺织工人做了血压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汇总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某纺织集团布机、细纱等车间作业工人,1023名为接噪组。其中男性258人,女性765人;年龄20~55岁,平均33.5岁;工龄1~35 a,平均14.0a;接触噪声在85~104 dB(A)之间。同时选年龄、工龄、性别构成等情况与接触组相似,不接触噪声的486名工人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