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95.6%;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3个月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2.2%,观察组复发率1.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4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11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骏 《海峡药学》2013,(6):129-130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凝分析、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1周及2周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缓解疼痛速度较快,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评价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治疗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能有效地缓减患者的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推应用。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和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使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40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有效35例,总有效率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巴氯芬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凌源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高于对照组的84.61%(P<0.05);治疗后7 d、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慧蓉 《海峡药学》2012,24(9):112-113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奥卡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基础、心理、治疗护理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B组只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所得结果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爿。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只给予卡马西平与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两组相比,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87.5%,联合用药比单用卡马西平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率高,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一病房就诊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为试验组(51例)与卡马西平治疗为对照组(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2周、4周疼痛程度。结果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比卡马西平组指标优异,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松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91-1092
目的探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及第4,8、12周分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P〈0.05)。结论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又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2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巴氯芬+卡马西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胡媛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47-148
目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卡马西平与拉莫三嗪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诊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消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拉莫三嗪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患者疼痛症状予以有效缓解,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肿痛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给予甲钴胺+肿痛安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2,4周时疼痛程度,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VAS值均显著下降(P<0.01),用药后2组间VA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62.9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5.36%)低于对照组(22.22%),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肿痛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胡进  胡旻雷  陈宁 《中国药业》2012,21(9):54-54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VA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14.29%)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能降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立  张友章  陈刚 《中国医药》2014,(10):1519-1521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片(0.1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对比2组患者治疗2、4、8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程度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8周V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4.0±1.8)、(2.4±0.7)、(1.0±1.1)分,对照组:(4.3±1.7)、(3.1±0.8)、(1.8±0.9)分,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8.9%(62/90)和54.4%(49/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食欲、兴趣爱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0.3)分比(4.3±0.9)分、(2.7±0.9)分比(7.1±1.4)分、(2.4±0.2)分比(6.3±0.6)分、(2.9±0.5)分比(6.9±1.1)分](均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90)比8.9%(8/90),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可枢性疼痛(CPSP)的疗效。方法:70例CPSP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卡马西平组各35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卡马西平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普瑞巴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颖 《北方药学》2018,(3):110-11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单纯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VAS评分为(1.88±0.71)分,ADL评分为(38.39±4.88)分,研究组VAS评分为(0.44±0.16)分,ADL评分为(21.91±4.49)分,研究组VA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还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卡马西平联合腺苷钴胺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2.5%,疗效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使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