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静滴,1个月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MMSE积分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44-4145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我院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10-1011
选取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神经节苷酯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功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能通过重塑神经网络有效改善脑功能等,是治疗血管性痴呆最安全、最疗效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IVD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拉西坦,联合组加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  相似文献   

5.
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都可喜口服,2个月后运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都可喜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疗效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确诊的血管性痴呆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静脉滴注银杏达莫、吡拉西坦;高压氧组52例,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治疗前后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症状改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压氧组MMSE、ADL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ADL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有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吡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SE、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220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8w,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明显增加,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脑循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春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17-7117
目的 观察恩必普联合金纳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给予恩必普0.2 g、3次/d口服,金纳多80 mg、3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金纳多8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及治疗后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必普和金纳多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较单用金纳多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益智汤联合平肝熄风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老年患者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VD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智汤+平肝熄风颗粒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智汤联合平肝熄风颗粒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慢性脑缺血导致的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慢性脑缺血所致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分值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慢性脑缺血导致痴呆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血管性痴呆确诊患者平均分为奥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末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组内治疗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奥拉西坦组HDS评分和MMSE评分与吡拉西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拉西坦组与吡拉西坦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在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HDS评分和MMSE评分、改善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优于吡拉西坦,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5—2016年收治的V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40例)和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4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7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两组社会活动功能量表(Blessed-Ro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增智通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自拟增智通窍汤联合茴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茴拉西坦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2组治疗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较常规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控制和减轻痴呆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有效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奥拉西坦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奥拉西坦组加用奥拉西坦。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ADL等量表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奥拉西坦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奥拉西坦组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结论:奥拉西坦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l组50例、治疗Ⅱ组50例.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治疗l组采用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治疗Ⅱ组为传统针刺组.结果: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MMSE、BBS、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I组、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治疗I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只在MMSE评分、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方法 将48例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观察组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MMSE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的智力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组(观察组)与高压氧组(对照组),各50例.临床疗效按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优于高压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6月收治的80例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和A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与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期间两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与多奈哌齐治疗均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力状态和记忆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