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ADF+FC)及单用阿德福韦酯(A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CBM、Medline、Web of Knowledge以及Elsevier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1月。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采用RevMan4.3.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4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Ⅲ型原胶原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用组(SMD=-0.98,95%CI(-1.26,-0.71));层黏蛋白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用组(SMD=-0.69,95%CI(-0.88,-0.50));Ⅳ型胶原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用组(SMD=-0.50,95%CI(-0.93,-0.0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用组(SMD=-0.69,95%CI(-0.97,-0.41));门静脉直径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用组(SMD=-0.50,95%CI(-0.74,-0.26))。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但受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以上结论需高质量大范围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认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HBV-DNA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35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42例,采用一般护肝及时症治疗,疗程6个月;阿德福韦酯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疗程为6个月;联合组48例,在阿德福韦酯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血清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阿德福韦酯组及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阿德福韦酯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欢  何惠芳  刘丽萍  王燕平  赵艳玲  谢进 《中草药》2017,48(18):3876-3884
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 Med、Cochrane、Embase等数据库,搜集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3项研究,1 40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阿德福韦酯相比,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不仅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MD=-99.66,CI=-129.94~-69.37,P0.000 01]、LN[MD=-40.99,CI=-58.56~-23.41,P0.000 01]、PCIII[MD=-76.40,CI=-108.15~-44.66,P0.000 01]、IV-C[MD=-55.24,CI=-79.19~-31.29,P0.000 01];还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ALT[MD=-21.05,CI=-22.58~-19.52,P0.000 01]、AST[MD=-16.74,CI=-25.14~-8.33,P0.000 1]、TBIL[MD=-10.38,CI=-14.17~-6.59,P0.000 01]、ALB[MD=4.35,CI=-3.48~5.23,P0.000 01],改善B超影像学结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且不良反应少,但尚需通过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肢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定量(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使患者HBV-DNA阴转,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和秋芬 《光明中医》2012,27(7):1401-140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定量(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使患者HBV-DNA阴转,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联合抗病毒西药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慢乙肝30例,同期设单纯西药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治疗1年观察病情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76.3%(P〈0.01)。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西药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抗病毒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鳖甲煎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及HbeAg阴转情况及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鳖甲煎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片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及阿德福韦酯片组,每月查肝功等生化指标,每3个月检测HBV—M、HBV-DNA,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放射免疫法各检测一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N,HA,Ⅳ—C,PC-Ⅲ)。结果:1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及阿德福韦酯片组肝功能均明显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联合治疗组纤维化程度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片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在抗纤维化程度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片组。  相似文献   

9.
系统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参考。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已发表的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提取数据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后,使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要求治疗组接受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最终19篇文献,共计1 776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A、IV-C、LN、PCIII、ALT、AST、TBIL水平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SMD=-1.72,95%CI(-2.26,-1.17),P=0.000 01];IV-C[SMD=-1.10,95%CI(-1.66,-0.54),P=0.000 10];LN[SMD=-1.18,95%CI(-1.64,-0.73),P=0.000 01];PCIII[SMD=-1.52,95%CI(-1.97,-1.07),P=0.000 01];ALT[SMD=-0.48,95%CI(-0.68,-0.28),P=0.000 01];AST[SMD=-1.19,95%CI(-2.08,-0.29),P=0.010 00];TBIL[SMD=-0.98,95%CI(-1.38,-0.58),P=0.000 01];血清HBV DNA、HBe Ag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转阴率[RR=1.21,95%CI(0.97,1.50),P=0.09];HBe Ag转阴率[RR=1.05,95%CI(0.82,1.34),P=0.70]。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1.15,1.36),P=0.000 0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相比,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类中药配伍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汤。[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改善、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强抗HBV作用,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健脾中药联合化疗改善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脾中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WangfangData),收集有关健脾中药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血清CD3、CD4/CD8、NK水平的研究分别为5、7、5个。所有入选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C级。与单用化疗比较,健脾中药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大肠癌患者血清CD3(SMD=0.53,95%CI:0.33~0.73,P〈0.0001)、CD4/CD8(SMD=0.50,95%CI:0.33~0.67,P〈0.0001)和NK(SMD=1.29,95%CI:0.95~1.62,P〈0.0001)水平。结论目前有关健脾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在方法学应用方面仍有差距。本评价显示健脾中药联合化疗可能改善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但结论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万方数据库、CBM、中医药在线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12年9月,搜索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对比单纯铂类一线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所采用的化疗方案都是以铂类为基础的三代化疗药物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检索范围包括任何语言的文献,由两名评价者单独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标准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铂类一线化疗方案相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治疗NSCLC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OR=1.57,95%CI(1.12,2.20),P=0.008),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OR=3.19,95% CI(2.22,4.60),P〈0.00001);增强免疫功能,即提高NK细胞活性(SMD =6.03,95% CI(5.09,6.96),P〈0.00001)、CD3^+细胞活性(SMD=12.28,95% CI(11.29,13.27),P〈0.00001)、CD4+细胞活性(SMD=12.18,95% CI(11.41,12.95),P〈0.00001)、CD8+细胞活性(SMD=8.59,95% CI(7.84,9.34),P〈0.00001),但不能提高CD4^+/CD8^+水平(SMD=0.02,95% CI(-0.04,0.08),P=0.48);不良反应方面,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能减少血小板下降(RR=0.62,95% CI(0.40,0.97),P=0.04),同时虽然能减少白细胞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RR=0.60,95% CI(0.36,1.01),P=0.05),但不能减少血红蛋白下降(RR=0.67,95% CI(0.44,1.04),P=0.07);亦不能减轻恶心呕吐症状(OR=0.70,95% CI(0.37,1.33),P=0.28).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治疗NSCLC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力,并能减轻血小板下降.然而,以上结果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背景]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疗效评价指标不一,临床研究多为小样本,影响结果可信度,疗效系统综述较少。[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检索策略]以主题词"活血化瘀"、"逐瘀"、"通瘀"、"通脉"、"通络"、"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和"真心痛",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病例资料完整;各文献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相似,组间均衡性较好。[资料提取与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计算95%可信区间(CI)。纳入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然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检测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对≥5篇分析结果,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活血化瘀法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OR=3.96,95%CI(2.62,5.98),(P0.001)];心电图改善率[OR=2.20,95%CI(1.64,2.95),(P0.001)];硝酸甘油停减率[OR=6.11,95%CI(3.68,10.13),(P0.001)];红细胞压积[WMD=-5.14,95%CI(-10.35,-0.07),(P0.001)];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高切黏度[WMD=-0.42,95%CI(-0.72,-0.12),(P0.001)];全血低切黏度[WMD=-0.13,95%CI(-0.47,-0.22),(P0.001)];血浆黏度[WMD=-0.13,95%CI(-0.20,-0.06),(P0.001)];血脂中的甘油三酯[WMD=-0.26,95%CI(-0.48,-0.04),(P0.001)];总胆固醇[WMD=-0.62,95%CI(-1.58,-0.35),(P0.001)];高密度脂蛋白[WMD=0.12,95%CI(0.03,0.22),(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症状较轻。[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问题与展望]前期研究质量不高,实验结果存在发表偏倚;目前对疗效尚不能得出最终结沦,有待于高质量临床研究,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随访时间充足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弦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运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出版时间不限。由2名评价者根据有关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iew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51例病例。Meta分析显示:近期效果中,WOMAC指数变化量SDE.chenge=-9.59,95% CI -15.53,-3.65 ,VAS变化量SDE.change=-16.64,95%CI -22.15,-11.12 ;远期效果中,WOMAC指数变化量SD e.change=-0.50,95%CI -0.79,-0.21 ,VAS变化量SDE.change=-8.29,95%C1 -15.70,-0.88 。结论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缓解膝骨关节疼痛、提高膝骨关节总体功能等作用,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及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初始治疗,第2个月时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次,1次/d,口服。2组均行维生素B、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水煎分服,1剂/d。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3例,占95.6%;部分有效1例,占2.2%;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显效28例,占62.2%:部分有效8例,占17.8%;无效9例,占20.0%;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e抗原转阴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耐药率、TBIL等指标2组治疗前后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及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头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头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3篇中文文献139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均为低质量试验.纳入的5个试验Meta分析结果提示头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RR=1.27,95% CI 1.06,1.51);3个试验Meta分析结果提示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较药物治疗明显(WMD=-2.96,95%CI-4.00,-1.92);5个试验Meta分析结果提示头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可能优于体针治疗(RR=1.10,95% CI 0.93,1.28).结论:从纳入的13个RCTs的Meta分析结果看,头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疗效肯定.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上的缺陷,尤其是缺乏远期指标,使本研究结论的可靠程度较低,因此需更多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大规模、多中心的RCT试验证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关于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所有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2年5月25日。由2名系统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64篇RCT文献,涉及628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在临床症状总体改善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RR=1.10,95%CI为-1.03~-1.18)、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RR=1.14,95%CI为1.10~1.18),P〈0.00,试验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退热时间,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RR=-4.26,95%CI为-8.15~-0.37)、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RR=-0.97,95%CI为-1.27~-0.66),P〈0.00,试验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基本吸收时间方面试验组均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不良反应高于中药组。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及双盲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四种抗病毒方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及经济学效益。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LAM+ADV)组、恩替卡韦(ETV)组,观察四种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根据药物经济学进行经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LAM+ADV)组和ETV组的肝功能复常、HBV-DNA定量、转阴率及Child-Pugh评分均较LAM组和ADV组有明显差异(P<0.05);经济成本-效果分析,LAM+ADV组明显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作为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M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学位及会议论文数据库 (1985-2012年),PubMed数据库(1966-2012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所有检索时间截止到2012年2月。收集所有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非血管性痴呆(VMCI)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价认知能力的量表。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地进行文献的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的效应指标为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或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RR),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示。结果 纳入12篇RCT共691例,所有文献质量均为B级。9篇为针刺结合其他疗法与其他疗法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认知功能训练,电针(MD 1.59, 95%CI 0.69~2.48, P=0.0005,3项研究)或体针(MD 3.26, 95%CI 1.69~4.83, P〈0.01, 1项研究)结合认知功能训练能明显增加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的评分。针刺与西药比较可增加认知功能量表评分(MD 2.16, 95%CI 1.36~2.95, P〈0.01,3项研究)。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论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认知功能,针刺疗法本身也似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FD)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全面搜集有关FD治疗UAP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Cochrane 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通过RevMan5.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研究,共计受试者1156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①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FD+常规治疗(WM)对W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2,95%CI(1.21,1.43), P<0.01];FD+低分子肝素+WM对W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9,95%CI(1.17,1.42), P<0.01],均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余干预措施,FD+WM对低分子肝素+WM与FD对WM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FD+WM对W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 CI(1.14,1.57),P<0.01];FD对W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9,95%CI(1.13,1.96),P<0.01],表明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③心绞痛发作次数:FD+WM对W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7,95% CI(0.48,1.66),P<0.01]。其他分析未见组间差异。④不良反应:4篇文献明确表示无不良反应发生,4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多为头痛、恶心、面色潮红等,不影响治疗。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对照组9例。结论 FD用于治疗UAP具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相对可靠。但因纳入文献质量不高且存在偏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