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难免流产的关系,以期降低和预防难免流产的发生.方法 对65例难免流产者(观察组)和73例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采用PCR检测方法对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Uu、Ct感染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官颈分泌物Uu感染率为38.46%,对照组Uu感染率为10.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宫颈分泌物Ct感染率为29.23%,对照组Ct感染率为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宫颈分泌物Uu+ Ct混合感染率为12.31%,对照组混合感染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u、Ct感染与难免流产有相关性,是引起难免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孕前妇女进行Uu、Ct检测并积极治疗,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再次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反复性自然流产宫颈分泌物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以降低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52例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在医院行人工流产的50例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 对照组Uu感染6例,感染率12.00%,Ct感染5例,感染率10.00%,两者复合感染2例,感染率4.00%,试验组Uu感染23例,感染率44.23%,Ct感染19例,感染率36.54%,两者复合感染12例,感染率23.08%;试验组Uu、Ct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次数在2次的患者Uu、Ct、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34.29%、34.29%、17.14%,自然流产次数≥3次的患者Uu、Ct、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64.71%、41.18%、35.29%,自然流产≥3次的患者Uu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P<0.05).结论 生殖道Uu及Ct感染是造成反复性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Uu的感染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扬州市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阴道加特纳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男性STD患者病灶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n)、鹦鹉热衣原体(Cps)、淋病奈瑟菌(Ng)和阴道加特纳菌(GV)等12种病原体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并对Ng阳性者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检测。结果 Un、Mh、Mpn和Mg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4.5%、27.6%、26.3%、18.4%,Mf和Mpe为2.6%,Mpi未检出;Ct为31.6%,Cpn和Cps无阳性病例检出;Ng为36.8%,其中PPNG占14.3%;GV阳性率为15.8%。淋球菌阳性的男性STD者与淋球菌阴性者中支原体核酸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3.848,P<0.05)。结论 扬州市男性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纳菌感染率较高。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和阴道加特纳菌的检测,使患者能获得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检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揭西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205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以PCR检测Uu、Ct,分析Uu、Ct感染情况、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及治疗后Uu、Ct和Uu+Ct阳性率情况。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Ct感染率为68.78%,其中单独Uu感染率高达52.20%,高于单独Ct感染率(3.90%)、Uu+Ct感染率(1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女性生殖道Uu、Ct和Uu+Ct感染率最高,分别为58.54%、6.10%和18.29%,年龄50岁女性生殖道Uu、Ct和Uu+Ct感染率最低,分别为23.08%、0.00%和0.00%,女性生殖道Uu、Ct和Uu+Ct感染率各年龄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05例患者Uu、Ct和Uu+Ct阳性率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Uu感染率高于Ct感染率,≤30岁女性是Uu、Ct感染的高发人群,Uu、Ct感染有随女性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PCR能够对Uu、Ct感染进行动态监测,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阴道加德纳菌(GV)目前被认为是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病原体,感染率高,并可经性传播,且与早产、妇产科手术后感染、子宫颈癌等密切有关。为了解不同人群妇女GV感染情况,对272名妇女进行了GV感染的初步调查。调查对象为新收容的性罪错妇女76名、STD门诊患者63例、妇科门诊患者61例、产科门诊孕妇38名、健康体检妇女(均系已婚)34名,年龄17~46岁,平均24.6岁。结果共52例检出GV。阳性率:STD患者30.2%,性罪错妇女26.3%,妇科门诊患者问.5%,孕妇7.9%,体检妇女8.8%,总阳性率19.1%。本研究表明:STD患者及性罪措妇…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发生与沙眼衣原体 (Ct)的关系。 方法 利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 (IFA)对 5 3例宫颈癌患者、47例非宫颈癌患者、77例健康妇女的宫颈组织上皮细胞进行Ct检查。 结果 IFA检测宫颈癌患者、非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妇女的Ct阳性率分别是 3 9.6%、2 1.3 %和 6.5 %。宫颈癌组Ct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 (P <0 .0 5 )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太原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512例为不孕组,选择同期体检且已生育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对两组宫颈分泌物进行Uu-DNA和Ct-DNA定量检测。结果 1感染率:不孕症患者中,Uu感染、Ct感染、Uu合并Ct感染率分别为53.91%、29.69%、13.28%,对照组的Uu感染、Ct感染、Uu合并Ct感染率分别为23.50%、16.50%、4.50%,不孕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不孕症主要原因:由输卵管相关因素造成的不孕比例最高,占47.85%,其余依次为排卵异常相关因素(32.03%)、免疫因素(8.20%)、子宫内膜异位症(4.88%)以及其他因素(3.52%);3年龄分布:Uu、Ct或Uu合并Ct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依次为26~30岁、31~35岁、20~25岁、36~40岁、41~45岁。结论与健康女性比较,太原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Uu感染、Ct感染以及Uu合并Ct感染率均显著提高,提示太原地区不孕症与Uu感染和Ct感染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中应将Uu检测和Ct检测纳入不育症的常规实验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非淋菌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沙眼农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025例非淋菌性感染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 1025例非淋菌性感染患者中单一Ct阳性为156例,阳性率为15.22%,单一Uu阳性505例,阳性率为49.27%,Ct、Uu混合感染217例,阳性率为21.17%,总检出率为85.66%;Uu感染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6,P<0.01),而Ct感染率女性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30例健康对照组中男性Ct和Uu结果全阴性;女性Uu结果5例阳性(16.67%),Ct结果全阴性.结论 NGU患者中Uu感染率最高同时女性感染较男性要高,其次为Ct感染但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非淋菌性感染时建议同时检测Ct和Uu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情况及常见病原体分布,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7例不孕妇女通过常规妇科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核酸鉴定,统计生殖道感染率及其主要病原体的感染率,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①227例不孕症妇女共检出生殖道感染116例,感染率为51.1%。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2.2%,念珠菌感染率为23.3%,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7.2%,滴虫感染率为8.6%,淋球菌感染率为6.0%,梅毒患病率为1.7%,淋病患病率为0.9%。②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重度妇女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且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感染检出率高于中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P<0.05)。③生殖道感染妇女血清AsAb、EmAb阳性率分别为31.9%(37/116)和26.7%(31/116),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组AsAb、EmAb阳性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组(P<0.05)。结论: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特别是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并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生、AsAb和EmAb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分析妇科门诊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患者的解脲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进一步了解Uu/Ct混合感染,以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医院就诊的诊断为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女性患者9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126例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取患者宫颈分泌物通过荧光定量PCR对Uu、Ct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Uu及Ct单独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率。结果Ct、Uu感染率试验组患者分别为16.67%、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患者Ct、Uu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35岁患者的Ct感染率显著升高为26.92%,≥35岁患者Uu感染率显著升高为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试验组患者Uu感染率、Uu+Ct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4.4%、1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5.7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单独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女性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进行评估时,应对临床表现较轻微的Uu+Ct混合感染多加关注,从而可以正确诊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6例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实施6个月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麻风足底溃疡治疗护理的程序化与标准化,溃疡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强,也减少了溃疡治疗中的焦虑紧张情绪。患者对于溃疡预防治疗知识知晓率实施前较高者仅有3例,6个月后16例患者均十分知晓相应的知识。16例麻风溃疡患者6个月临床护理路径完成后评价,溃疡愈合12例,显著进步4例,溃疡愈合率75%。其中的9例单纯性溃疡全部愈合。建议麻风病院在麻风溃疡治疗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管理,并进一步探索实践经验,完善溃疡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为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的麻风病院足底溃疡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s a path modeling, which examines the effect and magnitude of four socio-cultural indicators on adolescents' response to HIV/AIDS preventive practices in Nigerian setting.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generated from 316 fifth year students in 12 secondary schools in Cross River State, Nigeria. Result of data analysis, using path analyses procedures indicated that only three socio-cultural factors were effective in explaining adolescents' response to HIV/AIDS preventive practices. Cultural indicators and sexuality attitudes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response to HIV/AIDS preventive practices. In all, 56.5% of the total effect of the variables was direct, while 43.5% was indirec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低钾血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按照自制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并对2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28.23±2.07)分,对照组为(23.10±4.12)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6,P0.01);观察组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5)。12个月末,实验组病情复发累计11例,对照组复发2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及对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和健康理念形成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path to dieting behavior in Japanese preadolesc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dieting behavior among 5,244 preadolescents (2,452 boys and 2,792 girls aged 12–13) born in Toyama prefecture. Results While increasing with body mass index (BMI),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who had tried dieting was higher in those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fat than in those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thin or average. Of those who wanted to be thinner, 16.1% of boys and 26.8% of girls had tried dieting. Path analysis in nonobese subjects (2,116 boys and 2,334 girls) showed that (1) body image was primarily based on BMI, (2) body image led to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3) body dissatisfaction led to dieting behavior. Pubertal chang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dy image (path coefficient <0)for boys and body satisfaction (path coefficient >0) for girls, in addition to that on BMI. Maternal BMI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MI but not on body image, body satisfaction, or dieting behavior. Conclusions Body image and body satisfactio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 to dieting behavior in Japanese preadolescents. Pubertal changes may reinforce dieting behavior, but the mechanism may differ by sex.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4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量表评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进行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抑郁间关系及作用模式的分析。结果9.2%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55.1%的大学生存在抑郁情绪。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受惩罚和客观支持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其他事件、消极应对和健康适应问题为抑郁的危险因素。路径分析发现学习压力可直接导致抑郁,路径系数为0.195,人际关系仅通过间接途径作用于抑郁,路径系数为-0.005,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对抑郁有直接的缓解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44和-0.159。结论抑郁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在探讨抑郁的发生机制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ole of ownership form for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German acute care hospitals over time. We measur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by a hospital-specific yearly probability of default (PD) trying to mirror the ability of hospitals to survive in the market in the long run.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vate ownership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PDs than public ownership. Moreover, path dependence in the PD is substantial but far from 100%, indicating a large number of improvements and deteriorations in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ver time. Yet, the general public hospitals have the highest path dependence. Overall, this indicates that public hospitals, which are in a poor financial standing, remain in that state or even deteriorate over time, which may be conflicting with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住院期间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为改善和促进患儿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3年1-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2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 按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5.52±1.26)d]比对照组[(6.53±1.29) d]明显缩短, 吸入方法得分干预组(7.00±1.84)比对照组(5.90±1.98)明显提高, 精神状况(38%)比对照组(25%)有所改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52%)好于对照组(18%)、护理满意度(80%)亦高于对照组(6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31,自引:6,他引:12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行甲状腺腺瘤(甲瘤)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全切除术的病人进行CNP的对比研究。结果 介入CNP管理的实验组,其平均住院日缩短,术前等待天数减少,平均住院费用下降。甲瘤病人的满意度上升2.18%,达98.96%;子宫肌瘤病人的满意度上升2.87%,为99.55%,同时,CNP管理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满足感。结论 将CNP管理模式运用于我国的临床护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制定低磷饮食宣教计划表的统一要求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的血磷浓度和血磷浓度达标率。结果干预后6个月、 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某院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产生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查找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策。方法:对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间完成路径病例的31604项变异明细进行分析,比较变异类型、变异原因的分布情况。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共有39597人次完成路径工作,有19923人次产生变异31604项,系统变异率为50.31%;主要变异类型为“路径外医嘱超标”(49.50%)、“未按阶段要求执行”(31.00%);“临床路径设计与实际工作不符”(46.33%)、“变异识别错误”(18.46%)、“病情变化、出现并发症”(15.23%)。结论:某院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主要问题在于临床科室的重视程度不足、系统设计存在遗漏、与个性化诊疗的矛盾。对策上可以从“落实考核,优化指标”、“转变观念,优化文本”、“收集意见,优化系统”三方面着手,降低变异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路径的执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