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昔在扬州,刘孝颖先生曾赠吴永著“庚子西狩丛谈”,该书备述“庚子西狩”、“辛丑回銮”之事甚详。盖两宫逃出北京后,入夜方抵怀来县,其时著者适长怀来,仓卒闻讯,旋即随之西行,直至“回銮”,未离咫尺,故于回忆记录中,述零星琐事甚详,虽未明言医药疾病之事,然于字里行间,流露有关故实甚详,可资参考。今钩稽其它史料,旁参实物,札记于下:  相似文献   

2.
视力疲劳又称眼疲劳,是从事精细工作最易发生的眼症状。上海眼病防治所曾对仪表、轻工、手工和纺织等4个系统调查,发现其中32个工厂视疲劳的发生率高达94%。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空气污染,视觉污染,噪音污染,长期的光电刺激,紧张的室内工作,繁重的劳动负荷,都会影响眼睛,造成视力疲劳。在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视疲劳的发生相当普遍,对产品质量、教学效果、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值得重视〔1〕。就眼科临床而言,详辨临床表现,给予合理施治;详辨诱发因素,进行积极预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1详辨临床表现给予合理施…  相似文献   

3.
中华是植物药王国,国际知名,这是我们竞争优势。时珍以后,研究中草药者,代有其人,或详于栽培,或详于鉴别,特别是详于临床实用,不出《中药大辞典》的范畴,能删繁就简,别树一帜者,实不多见。福建俞慎初教授于文革10年期间,以闲抛闲掷之身从事中草药研究,对于“北药南移”、“西药东种”从文献到实践做了大量的领导标新工作。其中草药栽培、认识、药效方集,如数家珍,瞭如指掌,始知“纸上得来  相似文献   

4.
关新军  顾武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77-2077,2105
尤氏治疗血证,必详辨病因、病机,使源流俱澈,而后治有所依。强调辨证论治,而不拘泥成见,如论吐血.则分为风热、郁热、暑毒、蓄热、气逆、劳伤、阳虚、伤胃等八种,详考前贤方论得失,参以己见。  相似文献   

5.
对《傅青主女科》带症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青主女科》是妇科之名著,其辨证精详,用药灵活,为后人之所推崇,尤其对带症的证治论述更为精详。本文就《女科》对带症的证治论述作一探析,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最早阐述外感热病的专书,全书虽详于寒而略于温,但对温病的病因、主证、治则等均有较详论述,后世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日臻完善而自成体系。本文就《伤寒论》对温病学说形成的贡献作以概述。一、对温病病名病因的阐述。温病之名最早见于《内经》,《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阐述较详,如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在《伤寒例》中说:“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至  相似文献   

7.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9,(8):1277-1278
通过临床实际病例,说明详辨咳、痰、喘性质,稔熟药性,整体辨治,做到方证相应是治疗肺系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外感热病的辨证,可分为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三大系列,其中《伤寒论》六经辨证详于寒而略于温,温病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则详温略寒。所以治外感热病,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辨证纲领的运用,而应系统掌握寒温的理论,并结合八纲、病因及脏腑辨证。下面对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春季节,乍暖犹寒,外感风寒颇为多见。若患者素有痰湿内蕴,最易形成客寒包火之证。叶天士对此类证候病因、病机、治法、护理的论述颇为精详,对临床有很大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导师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叶氏之论进行阐发,以期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应用。另外,叶天士对深秋季节外感凉燥邪气所导致的发热咳嗽之证论述亦颇精详。对凉燥与风温的鉴别,尤具临床指导意义,文中一并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0.
汪机,号石山,明中期著名医家,医术卓著,著述等身。本文据现有文献详考汪机事迹、现存著作及其弃儒从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1.
何海晏 《中药材》1996,19(6):277-280
本文对渔游蛇的骨骼系统作大体解剖,并对脑颅各骨描述较详。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老年便秘为本虚标实,要详辨五脏、虚实、阴阳、表里、寒热。治宜补兼消,强调勿攻下,灵活用药,合理摄养。  相似文献   

13.
感冒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的治疗必须详辨病机、温凉并用,表里双解、治疗变证,着眼整体、标本兼治,善后调理、防止后患。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方可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4.
介绍双向调节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经验。认为人体阴阳逆乱是肺癌发病的内在基础,治疗上应遵循"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的原则,即以双向调节法治疗。提出详辨脉以明确邪正关系与预后、病证详参以辨证为主、抗癌必先顾护脾胃等治疗原则,同时以软坚散结法贯穿始终,寒热并用、表里双解、升降并施以调节脏腑机能,平调阴阳。  相似文献   

15.
周筱斋教授是新中国首批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大家,擅长诊治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他诊治外感热病经验丰富,卓有成效。认为治外感热病首先详辨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将"温热顾阴"、"透邪外达"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他治疗恶性疟疾,辨证结合辨病,制定十一种临床类型并自创和化裁古方;治疗天花险症,详辨虚实寒热,早期表里双解,后期祛邪与扶正。文中附验案3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原与《伤寒论》合编,名《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所撰。本书以辨证详而不繁、论治精辟、用药精专而著称于世,是一部既有基础理论的阐述,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总结的古典名著。它对后世内科杂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辨证详而不繁全书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以四诊为基本诊法、以八纲为纲领,对四十多个内科常见病证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13,(4):835-835
医之始 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 更洋洋 越汉季 有南阳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有关血证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诸方面内容甚详,千百年来,它有效地指导着医者的临床实践,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如清·唐容川著《血证论》,其有关血证的不少论述,即是明显地受此书启发而成。故讨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血证的部分原文,于今天仲景学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运用,无疑会有所裨益。仲景论血证的病变和诊断方法甚详,本文仅就其辨证治疗和临床预后而论之。  相似文献   

19.
世谓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然东垣之论,详于脾而略于胃,详于阳而略于阴。香岩叶氏,独具慧眼,力倡养胃阴之说,补东垣之不逮,却详于胃阴而略于脾阴,遂使后之学者泾渭不分,混以脾阳统胃阳,以胃阴统脾阴。愚以为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截然有别,不容混淆。遂不揣浅陋,试探脾阴胃阴之殊,不当之处,望明哲者正之。一、言生理,脾胃之阴有别《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凡脏腑均有阴阳二方面,脾胃也然。脾者,太阴湿土,主升主运,喜燥而恶湿,胃者,阳明燥土,主降  相似文献   

20.
咳嗽一证,临床常见而多发,但辨证不当,失治、误治,往往变生他病,迁延难愈。故治疗此疾,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顽咳久咳,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宣收共投,方可收效满意。1 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 1.1温法:温化、温润之法。适用于咳嗽痰湿偏盛者。咳嗽一病,不论寒热、虚实、新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