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BPH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9,自引:7,他引:72  
为寻找更安全而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BPH32例。结果患均在术后24h内恢复正常排尿。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30.8±1.1分下降至术后14.3±1.0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5.9±1.5ml/s上升至术后14.6±2.1ml/s,膀胱残余尿由术前178.3±53.7ml降至术后44.7±13.1ml。  相似文献   

2.
脾脏肿瘤(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3~1995年期间,我院共收治脾脏肿瘤12例。9例原发性脾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左上腹部疼痛,其中4例脾恶性肿瘤伴有乏力、贫血、体重减轻。B超和CT检查显示脾脏均有不同程度肿大;并有单个或多个占位病灶。9例脾原发性肿瘤,采用脾切除术。5例脾血管瘤术后存活(1~13年)。2例脾恶性淋巴瘤术后合并化疗已分别存活3年和8年。2例脾血管肉瘤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3例脾转移性肿瘤:1例结肠脾曲癌肿侵入脾脏,行左半结肠切除、脾切除术,术后合并化疗,已存活6个月;1例贲门癌术后脾转移,行脾切除术后发现肝转移,经介入化疗后2年死亡;1例右结肠癌术后脾肝转移,单用化疗6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3.
残胃复发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残胃复发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切除率的估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5 年2 月至1998 年4 月22 例残胃复发癌进行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6 例(27-3% ),姑息性切除7 例(31-8 %) ,残胃空肠吻合4 例(18-2 %) ,空肠造瘘2 例(9-1% ),单纯探查3 例(13-6% ),无手术死亡。单纯探查和减状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 个月和11-4 个月;切除的13 例中随访9 例,5 例分别于1 年、2 年、3 年(2 例)和5 年内死亡。4 例健在,分别满1 年、2 年(2 例) 和3 年。结论 影响残胃复发癌早期诊断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对本病早期症状认识不足。对于术后数月或数年又出现上腹不适,疼痛等症状或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者特别要警惕,尽早作胃镜检查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前估计残胃复发癌能否行手术切除,主要依据首次手术的基本情况和本次B超、CT检查结果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7年12月~1998年11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共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4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年龄56~84岁,平均72-5岁。病程1~11年,平均4-2年。均有严重的排尿困难,有尿潴留者23例,术前行膀胱造瘘者11例。IPSS(31-2±1-2)分,QOL(5-1±0-4)分;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为(44-7±9-5)ml;最大体积为98-3ml,最大尿流率(MFR)为(6-2±16)ml/s,剩余尿(R)为(131±41-6…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肺栓塞的发生,提高其诊治水平总结分析了1986年1月-1997年10月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360例,术后发生肺栓塞6例,占1.67%,肺栓塞发生的时间为前列切除后4-13d,平均6.7d,死亡4例,存活2例,并结合文献就其病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认为前列切除术后前列环素与血栓比例失衡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睾丸恶性淋巴瘤(附1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84~1996年共收治12例睾丸恶性淋巴瘤,占同期睾丸恶性肿瘤的5.6%,其中双侧2例(16.6%)。主要症状为无痛性睾丸肿块,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全部患者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3例行化疗和放疗,8例单纯化疗。7例2年内死亡(63.6%)。对睾丸恶性淋巴瘤应采用积极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小儿睾丸内胚窦瘤九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告9例小儿睾丸内胚窦瘤,患儿年龄7个月~5岁。9例均行经腹沟根治性患侧睾丸切除术,1例腹膜后转移者加作腹膜后肿块探查活检,4例术后进行了不规则化疗。术后预访1.5-7年,尚健存者5例,均为临床I期患者;另4例随访期间死于肿瘤转移。由于内胚窦瘤有合成甲胎蛋白(AFP)的生物学特性,所以测定血清AFP水平对确定肿瘤性质,监视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作者主张对临床I期患者行睾丸切除术加短期化疗,不必常  相似文献   

8.
肝癌根治术后区域化疗预防复发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肝脏区域化疗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105例。全部病例均在术后4~6周经肝动脉或联合门静脉行术后肝脏区域化疗,此后每隔2~4个月重复一次。结果随访4~40(x=22.7±9.7)个月。105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12、13个月时死于重症肝炎,但无肝癌复发。103例存活者13例复发,其中余肝复发11例,肺和腹腔转移各1例。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15%和18%。复发距手术时间为10—22(X=15.3±2.9)个月。结论术后肝脏区域化疗可明显降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颅内转移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58例颅内转移瘤,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1.7岁,占同期住院脑肿瘤的9.8%。50例手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近期疗产治愈22例,好转24例,恶化4例。随访22例,平均生存期13.5个月,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13.6%和4.5%。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997年9月~1998年6月共46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评价。患者平均年龄68岁,前列腺癌分期为T1c~T2b,Gleason评分均为7以下,术前PSA平均为7ng/ml。所有患者均采用125I行永久放射源间质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前列腺癌治疗后功能评价表(FACTP),尿路症状评价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为问卷形式。在术前(T0)、术后1个月(T1)和术后3个月(T3)各评估一次。3次FACTP的平均分T0为138-9,T1为128-6,T3为136-7,…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