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洁华 《北方药学》2012,(10):56-5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多层螺旋C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64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4例,合并感染6例;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胰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周积液、胰腺坏死。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能协助临床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复查确诊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0。分析胰腺包膜、胰腺实质和胰外侵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34例(38%)。其中17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59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89例经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显显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多期扫描中的CT影像表现,探讨多期CT扫描技术及重建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均行CT多期薄层扫描并针对性进行重建。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表现为胰腺增大,胰腺轮廓不清,脂肪间隙模糊,间隙内出现积液等。在急性水肿型基础上,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腺组织内可出现含气坏死病灶,同时伴发假性囊肿、假性动脉瘤。结论多期CT扫描及重建能清晰显示急性胰腺炎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溢液范围,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虞隽 《首都医药》2011,(12):28-2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分析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69例急性胰腺炎中,40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肾前筋膜增厚,胰胆管扩张和胸腔积液。29例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内点状、斑片状、大片状坏死影,假性囊肿或脓肿形成和胰周积液,4例合并胰周蜂窝组织炎。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统计患者的病理类型、BalthazarCT分型及CT扫描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患者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5例。BalthazarCT分级A级4例,B级22例,C级26例,D级18例,E级10例。患者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58例,胰腺基本正常4例,胰头增大10例,胰体、尾增大8例;17例胰腺轮廓不规则;4例合并右侧胸腔积液,8例合并左侧胸腔积液;8例伴有少量腹水,7例双侧合并胸腔积液;7例胰周脂肪层模糊;19例增强扫描后胰腺实质见点状、小片状低密度灶;8例合并感染,其中3例胰腺脓肿形成,5例蜂窝织炎;6例胰管扩张;胰外渗液18例;15例肾后筋膜或锥侧筋膜水肿增厚,19例单侧或双侧肾前筋膜水肿增厚。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发现并发症以及判断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CT表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cT表现,观察其CT表现特征、病变范围。结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例,影像表现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时CT影像不均匀性强化,肾旁间隙积液以及胰周积液,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38例间质水肿胰腺炎,其中胰尾肿大4例,胰头肿大6例,胰体肿大4例,弥漫性肿大14例,而其中10例患者胰腺大小以及形态未见异常。结论 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增强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急性胰腺的坏死、出血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附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虎 《江西医药》2008,43(4):345-34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CT复查、手术证实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前期55例采用西门子单排螺旋CT扫描,后期23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扫描。全部病例平扫后均行动态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80~100ml,速率2.2~2.8ml/s。结果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5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0例。CT主要表现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密度降低,20例胰腺内不同程度坏死,其中伴出血4例。肾前筋膜增厚58例,胰外积液48例,胰周不同程度蜂窝积炎53例。结论螺旋CT检查是确诊急性胰腺炎有效的手段,增强CT扫描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并能及早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经CT诊断,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部分病例行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CT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不均匀,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形成等.结论:螺旋CT检查有助于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对并发症的判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临床表现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回顾性分析2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中12例使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排螺旋CT机进行上腹部三期增强扫描,8例使用西门子SOMATOM AR CT机进行扫描,观察结果。结果单纯性胰腺炎16例,坏死性胰腺炎4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漫性增大、密度降低,4例胰腺内有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3例有不规则低密度区。14例有胰周积液(1例仅见右侧结肠旁沟积液,胰头稍大)。所有病例均见周围筋膜增厚。结论CT扫描对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分型快速、准确,对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CT表现。结果 2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5例CT检查见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腺弥漫性肿大9例,胰头肿大5例,胰体肿大4例,胰尾肿大3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主要CT表现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坏死病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并发胰周积液、肾旁间隙积液及肾旁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及时诊断,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急性急性胰腺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及增强扫描典型影像学变化的比率以及CT分级差异。结果:胰腺周围渗出、肾前筋膜增厚、胆总管扩张、胰腺边缘模糊、胰腺内点片状坏死增强CT检出率高于平扫CT,增强CT扫描胰腺病变评级高于平扫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急性胰腺炎病变特点,为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志 《河北医药》2010,32(1):47-49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表现。方法对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复查确诊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管电流140mA·s,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0。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34例,占38%。其中17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59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显显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并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和CT复查确诊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做腹部平扫,5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胰腺边缘模糊及胰周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胰腺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灶和高密度出血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特征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可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新认识急性胰腺炎动态增强CT与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与临床对照。结果胰腺坏死22例且均表现有胰周渗液。12例表现胰腺正常而仅有胰周渗出。6例慢性胰腺炎急性复发,其中有5例表现胰腺周边渗出,1例胰腺坏死。结论动态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随着认识不断深入而发展,对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经临床证实的2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病变范围及CT表现特征。结果 1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3例CT检查见胰腺形态正常,胰腺弥漫性肿大7例,胰头肿大4例,胰体肿大3例,胰尾肿大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例,主要表现胰腺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坏死病灶,并发胰周及肾旁间隙积液,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结论 CT检查是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直接、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判断胰腺的坏死、出血及其程度,及时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强CT(MSCD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以及对胰腺坏死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P的CT影像表现,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时的胰腺实质密度变化。结果:8例单纯水肿型胰腺炎除体积增大、边缘轮廓模糊外,在增强CT扫描时有4例胰腺强化程度减低(均匀及不均匀性减低),动脉期胰腺密度稍高于肝脏,CT值52-81Hu,4例动脉期胰腺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2例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S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以较为理想的判断AP水肿坏死程度,是AP有效的诊断手段。有助于临床对胰腺炎病情及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进行CT平扫,其中12例患者做增强扫描,按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单纯性胰腺炎33例,坏死性胰腺炎5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漫性增大,密度降低,5例有不规则低密度区,35病例胰周有范围和程度不一的蜂窝织炎性积液,10例腹膜后纤维筋膜肿胀、增厚。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及时、准确、合理地运用CT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单纯性胰腺炎68例,坏死性胰腺炎57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散性增大,密度降低,有33例胰腺内见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24例见有不规则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见有胰周积液。其中73例作了CT增强扫描。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78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5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3例,其中坏死型17例,化脓型4例,出血型2例.结论 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方法,特别是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腺炎CT表现特征,试图就其CT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确诊的51例胰腺炎,急性胰腺炎44例,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例,慢性胰腺炎7例.结果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饱满,弥漫性增大者41例,胰周脂肪层模糊者36例,肾前筋膜增厚者20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胰腺周围见液体密度影.胰腺实质部分见不同程度坏死改变.结论 螺旋CT能显示胰腺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