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数亿人因食物污染而患病。夏季是食物中毒的多发期,以植物性中毒为主,同时随着气候的变化、气温的升高,细菌性食物中毒也会大量增多。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但被污染或有毒的食物通常在外观上与正常的食物没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家庭中最容易发生的是哪类食物中毒芽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各类食物中毒呢芽  相似文献   

2.
正食物中毒的事件在生活中实在是频繁的发生,我们又是否了解关于食物中毒的知识呢?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准确判断,又应该怎样及时处理?一、什么是食物中毒呢?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指食入细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所致的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它可进一步分为胃肠型和神经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主要根据病史,有进食化学毒物,如有机磷、砷、汞等污染食物史,或进食毒蕈、河豚史等。临床表现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  相似文献   

3.
夏季,细菌或病毒繁殖快,食物容易变质,极易发.生食物中毒,有的祸及全家。所以了解一些食物中毒的简易急救知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食物中毒抢救治疗的体会周文瑛(云南省昆明市结核病防治院,650301)食物中毒多为在无意中食用带有毒素的物质或食物引起,以发生于就餐于集体和大食堂者,特别是学校、厂矿的食堂为多见。发病多在食后10~20分钟,患者出现胃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欲吐,间或...  相似文献   

5.
盛夏时节,食物中毒仍是发病率最高的多发病,特别是吃剩饭菜引起食物中毒,医学上叫“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常见的中毒食物多见于剩米饭和熟肉类食品,此外还有奶制  相似文献   

6.
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对各种食物的制作、保存等就需要多操个心眼了,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大多数食物中毒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总有一个发病的过程,所以患者本人或其亲属如果能对食物中毒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能早—点发观,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把食物中毒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⒈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细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细菌可污染禽类、鸡蛋和肉类,引起沙门氏细菌中毒。食物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有害细菌可在煮熟的熟肉和鱼、奶制品中生长,用蛋黄酱制备饭菜最容易有细菌生长。罐制食物尤其是家庭罐…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知道,食物应该吃新鲜的,否则,色香味变差,严重的还会因陈旧变质而丧失食用价值,甚至引起食物中毒。但是,有些食物却不能吃新鲜的,否则,会使人中毒,或有害于健康。 新鲜黄花菜 刚采摘的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吃下后在体内会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据实验推算,只要吃进3毫克秋水仙碱就足以使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吃的量再大可出现血尿或便血,达到20毫克可致人死亡。而干品黄花菜是经蒸煮晾晒的食品,秋水仙碱已被溶出,故而无毒。 新鲜木耳 新鲜木耳含有一种  相似文献   

8.
在冰箱冷藏时问过长引起的食物中毒人们都以为,食物放在冰箱里冷藏,细菌不会生长,也就不会引起食物中毒。其实不然,冷藏的食物有时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虽然冰箱里的低温环境对许多致病菌和腐败菌有抑制作用,但对耐冷菌的作用却很小。如酵母菌及某些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正>食物中毒在平时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常由食用变质食物、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或食物混搭后出现,患者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甚至全身症状。本例患者是笔者见过的针刺效果最佳、最典型的1例。一般资料患者,女,50岁。自诉上午吃鸡蛋后又吃柿子,约1h后出现严重的腹痛、呕吐、腹泻。经过输液、止痛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虽然呕吐、腹泻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疑似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救治、现场处置等经验,积累类似事件处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结果:本次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于2009年4月29日患者全部治愈,无新发病例出现而结案。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本次事件为志贺氏茵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次,车辆2台次。结论: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快速果断的应急反应和科学高效的处置措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倡导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是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养生Q&A     
《养生大世界》2009,(6):65-65
Q前天我和同住的室友下班回家,因为都太累了不想去超市采购,所以就把放在冰箱里储存的食物吃掉了。从当天晚上开始,我们就相继呕吐腹泻,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实在扛不住,我们就去看了急诊,医生说是食物中毒。可是我们吃的都是仅隔一天的食物啊,这样也会食物中毒吗?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天气炎热,人体胃肠道屏障功能减退,食物易腐败变质,细菌生长繁殖能力旺盛,室内蚊蝇大量繁殖易致大量细菌污染食物,人们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生食物中毒。轻者会上吐下泻,影响工作;重者会因频繁呕吐、腹泻造成脱水,或大量细菌、毒素入血形成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那么什么是食物中毒呢?如何判断?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3.
徐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30-131
目的:查找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方法: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实验室检测项目,做出检测。结果:从剩余食物、病人肛拭及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起事件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菜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正>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多呈突发和集体爆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某种食用食物有明显关系。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食用有毒性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现就本科室2010年3月17~18日收治的11例食物中毒患者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鱼类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还含有脂肪、钙、锌、铁和各种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嗜好的食物。但是有些鱼在食用时,如果加工或烹调不当,会造成食物中毒,甚至致人于死地。现将常见的含有毒素的鱼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邹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19-119
目的:调查一起农村婚宴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病人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剩余食物凉拌猪头皮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证实此次食物中毒为鼠伤寒沙门菌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结论:农村婚宴多在家中举行,无冷藏条件,熟食品易污染变质引发食物中毒。应加强对农村家庭举办婚宴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而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每年全国2亿多人吃出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发生重大食物中毒现象,其中除少数人为的原因外,大多是由于从业人员缺乏卫生知识,专业素质低,操作不规范,设备条件差以及缺少预防措施等之故,因此,懂得一些食物中毒与解毒的知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饭后吃下的水果易被食物阻滞于胃中,产生发酵反应,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不良影响。吃水果的最佳时段是饭前1至2小时,这样才能将水果的精华吸收。因为肠胃消化食物并不是同时进行,而是按照食物的种类来分次消化,我们的胃需要约四小时来消化蛋白质,脂肪需要最少6小时,水果则只需要1小时。  相似文献   

20.
《本草纲目》自江户时代伊始东传日本后,引起日本学者的高度重视,随后围绕《本草纲目》展开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工作,食物本草书籍的编撰当列其中。食物本草类专书出现于江户时代早期,其中最具典范性的当推人见必大所著《本朝食鉴》。通过对是书的考察发现,人见必大对《本草纲目》知识的吸纳存在选择性,并非全盘接受,亦记载了大量日本独有的食物品种,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日本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体而言,《本朝食鉴》的编撰过程是日本学者群体对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本草学知识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缩影。作为个案研究,有助于从细节层面了解中国本草学知识在异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历经的改造过程,在方法和内容上可丰富《本草纲目》的传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