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及党参代人参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的药效。方法:采用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研究和比较白术、山药等药物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对小鼠小肠推进率、腹泻指数、脾虚指数和RBC-C3b-RR、RBC-IC-R、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变化的影响。结果:由人参与白术、山药均为生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组可明显提高RBC-C3b-RR及降低RBC-IC-R,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土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明显降低脾虚小鼠的腹泻指数及提高脾虚小鼠的脾虚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的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药对照组思密达组对上述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思密达虽有止泻作用,但没有提高脾虚小鼠免疫机能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用于脾虚泄泻引起的腹泻便溏、纳呆,组方时白术、山药应用土炒品;用于脾胃不和,食少胀满,运化失常时,白术、山药应用麸炒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时,白术、山药应用生品。并确证参苓白术散用于补脾健胃和健脾止泻时,在组方时,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汤对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气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汤,疗程为30d,观察两组肠镜积分、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肠镜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汤能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择56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丸口服,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临床治愈25例(占44.64%),显效16例(占28.57%),有效12例(占21.43%),无效3例(占5.36%),总有效率为94.64%。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娥 《陕西中医》1998,19(7):312-312
采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炒扁豆、山药、炒苡米、莲肉等)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总有效率96.2%。提示本法具有培土治本、健脾止泻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养胃舒软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举涛  陈明  刘丛彬  刘金旗 《中成药》2008,30(2):309-310
养胃舒软胶囊原方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收载,由党参、陈皮、白术(炒)、黄精(蒸)、山药、干姜、菟丝子、北沙参、玄参、山楂、乌梅等11味药组成。具有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之功效。主要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  相似文献   

6.
周敏 《中医研究》1998,11(3):52-52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炒桔梗、炒白扁豆、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研未冲服。现临床多改用汤剂煎服。析其方义,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山药、扁豆、莲肉补脾;砂仁和胃理气;薏苡仁理脾渗湿;桔梗...  相似文献   

7.
唐仕勇 《光明中医》1996,11(1):25-26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的机理及体会唐仕勇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550008)参苓白术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甘草等10味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和胃的功用。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  相似文献   

8.
脾胃虚弱证用党参、焦白术、茯苓各10g,砂仁、木香、炙甘草各5g,制半夏、陈皮、炒枳壳、葛根各12g。肝胃阴虚证用生地、北沙参、麦冬、枸杞子、川楝子、赤芍、川石斛、丹皮、焦栀子各12g,炙甘草5g,胃阴不足证用沙参、麦冬、石斛、白芍、天花粉、黄连、甘草、枳壳各10g,麦芽20g。肝胃不和证用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焦三仙、川芎各15g,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米、小米、糯米3类米炒制参苓白术散君药,对原方健脾渗湿止泻作用的增强效果。方法 将小鼠模型分为6组进行药物干预。空白组照常饲养。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原方组给予参苓白术散药液(含生药1 g/m L)灌胃,大米组给予大米炒参苓白术散君药药液(含生药1 g/m L)灌胃、小米组给予小米炒参苓白术散君药药液(含生药1 g/m L)灌胃、糯米组给予糯米炒参苓白术散君药药液(含生药1 g/m L)灌胃,以上5组小鼠每次灌胃量为1.4 m L/kg,每次灌胃间隔12 h。用药10 d之后,测得小鼠脾脏重与胸腺重。计算得出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给药前后体质量增长率。结果 应用参苓白术散能有效促进脾虚泄泻小鼠恢复正常。大米炒君药后,更能增强参苓白术散的健脾渗湿功效,大米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脾脏重指数和胸腺指数均高于原方组、小米组和糯米组。结论 相较于应用小米、糯米,大米炮制参苓白术散君药对原方渗湿止泻功效增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对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影响。方法:小鼠用lOO%大黄水浸液灌胃造脾虚证模型,然后用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煎液。结果:模型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及类杆菌等厌氧菌含量显著下降(P〈0.01),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灌胃后,3种厌氧菌含量均恢复正常,且双歧杆菌明显超过造模前水平(P〈0.05)。需氧菌菌群中,肠球菌含量造模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后则下降了1个数量级。大肠杆菌在造模完成时含量明显上升(P〈0.01),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后含量恢复造模前水平。造模后及用中药后葡萄球菌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能促进双歧杆菌并抑制肠球菌,并且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党参、土炒白术、土炒山药等组成的参苓白术散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参苓白术颗粒由人参、茯苓、白术(麸炒)、甘草、桔梗等药材精制而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多酶片,观察组口服多酶片及参苓白术丸,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九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见效快、疗效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表里之剂     
《光明中医》2014,(7):1384-1384
麻黄白术汤 属性:青皮 陈皮 黄连(酒炒)黄柏(酒炒)甘草(炙)升麻二分柴胡桂枝人参黄浓朴苍术(泔浸)白术(土炒)猪苓三分茯苓泽泻吴萸四分白蔻炒曲各五分麻黄(不去节)六分杏仁四粒  相似文献   

1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死率较高,手术治疗易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康复。本文对此等并发症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脾阳不足、阳明腑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四型,选用附子理中、桃仁承气、参苓白术、沙参麦冬等汤方加减进治,收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渗湿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汤(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炒扁豆、炒薏苡仁、莲子肉等)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3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28例对比,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主要症状,大便涂片及肠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及大便涂片及肠镜的变化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有健脾益气、渗湿和胃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考察樟帮特色米泔水漂法对白术及其麸炒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白术生品、麸炒品及二者米泔水制品的挥发性成分,GC条件为程序升温(起始柱温50℃,以10℃·min-1升至140℃,维持5 min;以4℃·min-1升至210℃),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氦气,溶剂延迟时间3 min;MS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碰撞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m/z 20~650。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运用SIMCA 14.1软件对所得样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和P<0.05筛选得到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白术53种、漂白术50种、麸炒白术51种、麸炒漂白术44种。OPLS-DA结果表明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产地间白术样品的差异不明显。白术与漂...  相似文献   

17.
临证精华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方术来源]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证效验[华刚、管爱芬、杨志红.光明中医,2008(12).1953][适应病症]小儿急性腹泻。[方术内容]①参苓白术散加减:山药、苡米、炒扁豆、泽泻、板兰根各10g,党参、云苓、白术、葛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     
胃痛临床以寒凝气滞、饮食停滞、肝胃不和、脾胃阳虚多见,往往忽视胃阴不足、邪热犯胃所致的胃痛,其临床表现以胃痛隐隐为主,有的疼痛较剧,甚而难忍,呈阵发性,不吐酸不烧心为其鉴别要点,伴口燥咽干,四肢乏力,脉细缓或细数,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西医诊断多为胃窦炎,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常用药物:石斛、白术、茯苓、山药、木香、蔻仁、陈皮、厚朴、双花、白芍、郁金、青皮、鸡内金、炒山楂、炙甘草。如胃阴不足较甚,脉细数,苔薄黄,而热象明显者,重用石斛、双花,可加生石膏;若脉细缓,苔白,胃阴不足而兼脾阳不健者,重用白术、茯苓、山药,当去双花、白芍,减石斛量,可加薏米、炒扁豆;腹胀甚者重用厚朴,加枳壳、大腹皮;疼痛严重者,重用白芍、郁金,加檀香、佛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5人,对照组只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口服。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补肾健脾酒(《药酒汇编》) 原料:白术(土炒)、青皮、生地黄、厚朴(姜炒)、杜仲(姜炒)、破故纸(微炒)、广陈皮、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各30g,青盐15g,黑豆(炒香)60g,白酒15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