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每日服20与1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B组30例,每晚口服10mg。治疗8wk。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60例均完成试验。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TC、TG、LDL-C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安全且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和辛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周末,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但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6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4个月(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进一步降低降低IMT(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60例AMI患者于入院24h内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平均住院(15.3±2.6)d。对出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mmol/L,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患者服用剂量减半,即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萍乡市中医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IM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AMI患者7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26例,分别于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40mg、60mg每天1次,共14d。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TC、LDL-C、CK均下降,高剂量组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中剂量组为88.3%;低剂量组为82.1%;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P〈0.05)。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并且随着治疗剂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统计血脂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方草  陈武 《中国药房》2013,(40):3773-377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比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观察Ⅰ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qd;观察Ⅱ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qd;对照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 mg/d,qd。8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治疗1~3个疗程。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3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Ⅱ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Ⅰ组及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Ⅰ组患者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Ⅱ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Ⅰ组及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Ⅰ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且对剂量有显著依赖性,适当增大剂量,治疗效果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总胆固醇(T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G、hs-CRP、LDL-C、sOX40L、TC、MMP-9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不良反应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为每天40mg时,对患者抗炎、降脂效果最佳,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92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观察12周,监测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并观察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2周后的血浆TC、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及转氨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更强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服用,对照组每晚给予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服用,连续21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变化和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安全情况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CS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0mg组)及20mg/d(20mg组),并于服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肾功,并记录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再次住院,血管重建及心血管死亡等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d及20mg/d,1次/d口服,均能有效降低ACS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有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三酰甘油(TG)有逐渐下降趋势,且20mg/d组优于10mg/d组。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ACS患者均能安全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20mg/d的阿托伐他汀调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10mg/d)阿托伐他汀,观察组予以高剂量(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8.24%(45/51)高于对照组的72.55%(37/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低剂量,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刘翔宇 《药品评价》2021,(5):301-304
目的:探究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焦作市人民医院EH并AS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颈动脉斑块分级、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清道夫受体-B(CD3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CD3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EH并AS患者,可降低血清MCP-1、CD36水平,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延缓AS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HT5"H方法 从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依折麦布联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各抽取60 例病例,对其治疗12周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血脂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值均分别低于A组(PWTBZ均<0.05);C组治疗后 TC、TG、LDL-C均分别低于A组(P均<0.05);C组治疗后TC、LDL-C低于B组(P<0.05).C组治疗后TC、LDL-C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均<0.01);C组治疗后TC、LDL-C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WTBX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TC、TG、CRP、LDL-C和HDL-C。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DL-C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LDL-C、TC、TG以及CR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1)。同时,患者治疗后,只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食欲下降,未经处理,患者的症状自行好转,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应率低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7,(35):4963-4966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7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78例)。所有患者均调整生活习惯,给予抗血小板和调整血压药物等基础治疗。同时,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po,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po,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和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D),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IMT、Crouse积分和Gensin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DL-C和D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TC、TG、LDL-C、Crouse积分和Gensini评分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D值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DL-C和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瑞舒伐他汀组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后自行缓解;两组各有4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经护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瑞舒伐他汀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改善AS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方面较阿托伐他汀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TC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G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DL-C、TC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LDL-C、TC水平,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剂量(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11.12±1.23)U/L、hs-CRP(11.58±1.6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57±2.49)U/L、(17.84±1.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C、HDL-C、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影响,以便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HDL-C、LDL-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V、LVESV、LVEF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LVEDV(98.2±10.3)ml、LVESV(59.4±7.5)ml、LVEF(63.7±8.6)%优于对照组的(115.2±12.3)ml、(64.6±8.7)ml、(5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对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显著改善,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达到显著降脂与改善心室重构的效果,促使患者心功能的快速恢复,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