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为划分标准,探讨QCVMI→Ⅳ期上下颌骨垂直向生长量、相对生长速率和生长完成百分比的变化特点。方法:对901名中小学生,每年定期拍摄正中位头颅侧位片及手腕骨片,连续6年,资料完整者87名(女55名,男32名),组成8~18岁正常青少年的混合纵向资料。按照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观察各期上下颌骨垂直向的变化。结果:①.上下颌骨垂直向各参数最大平均生长量均处于QCVM第Ⅱ期,最小生长量均处于QCVM第Ⅳ期;第二大生长量下颌处于第Ⅲ期,上颌处于第Ⅰ期;②.相对生长速率的快慢与生长量的大小并非完全一致。上颌前后部高度最大相对速率均处于QCVM第Ⅰ期,而下颌高度最大相对生长速率发生在第Ⅱ期,第Ⅰ期次之;③.下颌骨高度在QCVM第Ⅱ期结束时仍有约30%的生长潜力,而上颌骨前后高度在QCVM第Ⅱ期完成生长约85%,男女性别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能评估上下颌骨高度在不同的骨龄发育阶段的生长量、相对生长速率、生长完成百分比,对正畸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口腔医学》2017,(3):227-232
目的基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探讨应用CICE-下颌前移器治疗下颌骨发育不足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畸科就诊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表现为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参照陈莉莉、林久祥等创建的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根据患者开始矫治时的骨龄阶段将患者分为3组:QCVMⅠ期(加速期)组、QCVMⅡ期(高峰期)组、QCVMⅢ期(减速期)组,每组20例共60例患者入选,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12.5岁。所有患者均为非拔牙矫治,固定矫治之前先采用由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畸科自行研制的CICE-下颌前移器进行功能矫治6个月,恢复上下颌骨正常的矢状关系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X线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颌骨矫形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面型均有明显的改善,面部突度变小,侧貌变成直面型,颏唇肌紧张症状减轻,前牙建立基本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达到或接近安氏Ⅰ类关系。治疗前后参数的变化值和牙、骨性变化比例共同提示我们下颌骨增长的速度与颈椎骨龄分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QCVMⅡ期组>QCVMⅠ期组>QCVMⅢ期组。结论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类错畸形,具有舒适、隐形、简洁、高效的效果,但是矫治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为划分标准,探讨QCVM Ⅰ至Ⅳ期前后面高生长发育的纵向变化特点.方法 从901位中小学生中挑选87位(女55,男32)正常(牙合)个体,每年定期拍摄正中(牙合)位头颅侧位片及手腕骨片,连续6年,组成8-18岁混合纵向资料,比较QCVM Ⅰ至Ⅳ期前后面高的生长量、相对生长速率和生长完成百分比.结果 ①所有面高参数最大平均生长量均处于高峰期(第Ⅱ期),最小生长量均处于结束期(第Ⅳ期);第二大生长量除下颌升支高度及男性后面高处于减速期(第Ⅲ期),其余均为加速期(第Ⅰ期);②所有参数从QCVM Ⅰ至Ⅳ期呈现加速→高峰→减速→结束的生长趋势,最大相对生长速率均发生在第Ⅱ期(高峰期),第Ⅰ期(加速期)次之;③虽然在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速率上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男女在颈椎发育的不同阶段完成相似的生长百分比.结论 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能评估前后面高的发育阶段、估计生长速率、预测生长剩余百分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观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上气道生长发育特点.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头颅侧位定位片,根据QCVM将患者分为4期,Ⅰ:QCVM<1.7404,Ⅱ:1.740 4<QCVM <2.623 0,Ⅲ:2.623 0<QCVM<3.519 9,Ⅳ:QCVM >3.519 9(n =30),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不同颈椎骨龄分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比较.结果:SNA、SNB、后鼻棘-咽顶点距离(PNS-R)、后鼻棘-上咽壁点距离(PNS-UPW)在QCVMⅡ期较Ⅰ期有明显增加(P<0.05),腭垂尖-中咽壁点距离(U-MPW)在QCVMⅢ期较Ⅱ期、QCVM Ⅱ期较Ⅰ期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能较精确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骨及上气道生长发育潜力,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青少年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以Fishman手腕骨龄分期法为金标准,将口腔正畸门诊正常青少年患者分为4期,每期30例,共120例患者入选。再在双盲的情况下,由专家组和研究生组(初学组)分别根据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对患者进行骨龄分组。比较2组观察者用QCVM法进行分期和手腕骨龄分期的一致性,从而检验QCVM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结果从QCVM准确性来看,专家组与初学组对总样本的颈椎骨龄分组与手腕骨分组结果高度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QCVM的重复性来看,专家组与初学组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专家组重复性相对优于初学者,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QCVM的应用,专家组与初学组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同时重复性良好。QCVM简便快速,能够为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客观可靠的依据,同时减少手腕部X线辐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三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期),生长高峰期组(颈椎成熟度Ⅱ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Ⅲ-Ⅴ期)。结果(1)生长加速期及高峰期患者的上颌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减速期患者的前移量较小;(2)生长减速期患者牙槽反应明显;(3)三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3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Ⅱ期),生长峰值期组(颈椎成熟度Ⅲ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Ⅳ~Ⅵ期)。结果:生长加速期及生长峰值期2组间患者的上颌骨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生长减速期患者上颌骨前移量减小,但其牙槽反应增加;3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三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期),生长高峰期组(颈椎成熟度Ⅱ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Ⅲ-Ⅴ期)。结果(1)生长加速期及高峰期患者的上颌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减速期患者的前移量较小;(2)生长减速期患者牙槽反应明显;(3)三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固定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按Baccetti骨龄分期将其分为生长高峰期(CVMⅡ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生长高峰后期(CVMⅢ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共4组,每组男女各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软硬组织均有改变,其中CVMⅡ期非拔牙组治疗后骨组织变化较CVMⅢ期非拔牙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大部分牙组织与软组织变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VMⅡ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非拔牙正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颌的生长,促进下颌和颏部的发育,故临床上应该在CVMⅡ期的早期阶段给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骨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固定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影响.方法 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按Baccetti骨龄分期将其分为生长高峰期(CVM Ⅱ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生长高峰后期(CVM Ⅲ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共4组,每组男女各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后软硬组织均有改变,其中CVM Ⅱ期非拔牙组治疗后骨组织变化较CVM Ⅲ期非拔牙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大部分牙组织与软组织变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VM Ⅱ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畸形患者,非拔牙正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颌的生长,促进下颌和颏部的发育,故临床上应该在CVM Ⅱ期的早期阶段给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骨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未治疗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颈椎骨龄CS1-CS6期下颌骨的生长旋转特点,为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生长改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29例,男144例,女185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按性别和颈椎CVM分期分组,应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测量下颌角(ArGo'Me)、[牙合]平面角(Occlusalp1.to SN)、下颌平面角(Go—Gnto SN)和面高比(S—Go/N—Me)值,数据采用SPSS16.0方差分析后进行组间多重对比(LSD—t检验)。结果:男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SN—OP呈现先升后降趋势,CS3和CS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4-CS6期,ArGo’Me逐渐减小,S-Go/N—Me逐渐增加,CS4和CS6组间差异明显(P分别为0.041和0.009)。女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SN—OP、SN—GoGn和ArGo'Me均在CS4-CS5有明显减小(P〈0.05);S-Go/N—Me在CS4-CS5期增加(P=0.006)。结论:安氏Ⅲ类错骀患者下颌骨生长总体上呈向前上旋转趋势,在CS4期之后旋转明显。提示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生长改向治疗时,应考虑到生长发育高峰期之后下颌骨的前上旋转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3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Ⅱ期),生长峰值期组(颈椎成熟度Ⅲ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Ⅳ~Ⅵ期)。结果:生长加速期及生长峰值期2组间患者的上颌骨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生长减速期患者上颌骨前移量减小,但其牙槽反应增加;3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为临床上安氏Ⅰ类错(牙合)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氏Ⅰ类错(牙合)病例909例,按性别和颈椎骨龄(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CVM)分期分组,通过头影测量片测量不同性别不同颈椎分期患者下颌骨的长度及高度变化,方差分析后进行组间多重对比。结果无论男女SNB、SND角均逐渐增大,但差值并无统计学意义。在CS1-CS2和CS3-CS4期男性下颌骨升支生长量分别为3.54mm、3.70mm,下颌骨水平部生长量分别为3.86mm和4.27mm,下颌骨总长度生长量为6.46mm和6.22mm,增长都很显著(P〈0.01)。女性CS1-CS2和CS3-CS4期间下颌升支生长量为3.42mm和3.00Hun,下颌骨总长度生长为5.94mm和3.69mm,下颌骨水平部在CS1-CS4出现持续增长(P〈0.05)。下面高在CS1-CS4期间出现明显的增长(P〈0.05),但女性在CS4期之后增长缓慢。结论男女性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高峰期均出现在CS1-CS2和CS3-CS4期,女性下颌水平部在CS1-CS4期呈持续增长。下前面高生长较早,后面高增长较下前面高快,导致下颌平面角减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女性患者18人,成人组10人,青少年组(S2-3期)8人,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上下颌骨及面高的19项测量项目作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发现青少年组下颌骨长长,颏前点下移,前全面高及前下面高增加,而成人组颌骨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青春生长进发期使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女性患者可使下颌骨向前下方生长,提高矫治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颈椎骨龄为标准,建立适合本地区青春期女性下颌骨生长发育的百分位数曲线图,并对下颌骨生长发育进行预测。方法:选择10.0-17.9岁288名健康女性的数字化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依据颈椎C3、C4椎体的测量指标由计算机得出颈椎骨龄值(CBAYK),按骨龄进行分组,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出随CBAYK变化的下颌骨长度、下颌支高度、下颌体长度的生长发育百分位数曲线图,探讨本地区女性下颌骨在10.0~17.9岁整个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青春期女性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从10.0岁已经开始进入加速期,增长速度达最大的时间在11~12岁,15岁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其中下颌骨长度增长最多(10.0~17.9岁增长20.98cm)。结论:以颈椎骨龄为标准的青春期女性下颌骨生长发育百分位数曲线图是一种对下颌骨生长进行预测的合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椎的增龄性指标并将其定量化,建立第三、四颈椎的定量化增龄指标与骨龄之间的相关回归方程,为正畸临床上判定患者的骨龄及成熟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华中地区青少年研究样本158例(男80例,女78例)。根据颈椎体与骨龄相关的增龄性变化,提出第三和第四颈椎体相关的十二个指标,对纳入样本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颈椎影像进行定量化测量,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增龄性定量指标与骨龄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学显示骨龄和颈椎定量化指标呈高度相关,同时具有性别差异。获得不同性别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男性:Age=-0.528+4.534PH/AP3+I.463AH/H4+5.364AH/AP3—1.894AH/PH4+3.345AH/H3;女性:Age=1.679+5.503AH/AP3+3.432AH/H4+3.528H/PH3—3.278PH/AP4+2.502AH/H3(其中男性r2=0.96;女性r2=0.97)。结论:华中地区青少年人群颈椎发育上存在性别差异,提示在进行骨龄判断时应考虑性别因素。利用定量的颈椎增龄性指标判定骨龄精确性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不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8例平均年龄为12.3岁7/7未萌出的牙弓狭窄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病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扩弓与推上磨牙向后相结合的方法的不拔牙矫治。结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比较显示,治疗后上颌中切牙的突度与轴倾度明显改善,上下颌骨关系相对协调,侧貌 明显改善,前牙覆He正常正常,磨牙He关系Ⅰ类。结论:在一定的适应证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的不拔牙矫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阳飞  徐宏志  吴更  周玭 《口腔医学》2011,31(12):748-745
目的 探讨女性儿童下颌后缩患者的骨成熟度与Ⅰ类骨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分析下颌后缩与骨发育成熟的早晚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下颌后缩28例和Ⅰ类骨型错牙合患者47例,均为女性,年龄10~12.9岁,测量其颈椎骨龄,比较两组间颈椎骨龄以及颈椎骨龄年龄差有无差异性。结果 下颌后缩组平均颈椎骨龄为11.40,平均年龄骨龄差为0.35,Ⅰ类骨型组平均颈椎骨龄为11.78,平均年龄骨龄差为0.56,两组间颈椎骨龄和年龄骨龄差均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后缩组患者的颈椎骨发育相对于Ⅰ类骨型组患者有轻微推后的趋势。结论 下颌后缩与Ⅰ类骨型错牙合畸形女童的骨龄没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后缩与骨骼发育的早晚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女性患者18人,成人组10人,青少年组(S2~3期)8人,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上下颌骨及面高的19项测量项目作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发现青少年组下颌骨长长,颏前点下移,前全面高及前下面高增加,而成人组颌骨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青春生长迸发期使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女性患者可使下颌骨向前下方生长,提高矫治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使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并探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中的变量与矫治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进行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的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并将矫治效果与QCVM中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较于矫治前,矫治后测量结果中SNA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FMA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和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交角),以及Co-A(髁顶点到上齿槽座点的距离)、A-Y(上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U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PNS-X(后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B-X(下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Co-Gn(髁顶点到颏顶点的距离)、ANS-Me(通过前鼻棘点和颏下点做水平参考平面的平行线间距离)、Wits值增大,SNB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IMPA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和L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矫治前后A-X(上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ANS-X(前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和B-Y(下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4/W4(第四颈椎颈椎体上缘中点到最前下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与第四颈椎颈椎体前缘中点到最后上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的比值)与矫治前后A-Y、U1-Y的变化量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对于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能有效促进上颌骨生长;患者第四颈椎越细长,矫治难度越大,前方牵引上颌骨的效果可能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