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其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PA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1年临床分离的2 521株PA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48.79%)。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和泛耐药PA的分离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也逐年上升。PA对亚胺培南6年总平均耐药率分别为21.07%;PA 2006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34%,2011年上升到41.98%。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应适当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以有效控制及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年共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61株、117株,两者80%以上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64.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比铜绿假单胞菌更为严重,此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23.4%外,其他均在7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2.8%和96.4%.相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却差异较大,16%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理.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株的增多.因此,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物,密切关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受不动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自2015年以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株数逐渐增多,且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也明显增加。本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ICU,占52.22%,其次为神经外科,占31.11%,其余各科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较少。进行四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的药敏试验:对四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药中需谨慎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控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亚胺培南耐药率逐渐增加;感染亚胺培南耐药菌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1].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07年至2011年间住院患者革兰阴性杆菌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同时对部分亚胺培南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以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定植、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年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1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检出率分别为5.36%、6.83%、11.69%、12.62%和5.80%、4.57%、14.84%、13.76%。鲍曼不动杆菌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痰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支冲液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多黏菌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耐药率<2%。结论结核病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可考虑多黏菌素治疗。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因治疗诱导耐药酶产生而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4%)、其次为美罗培南(20.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9.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1.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左右或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多重耐药性尤其显著,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王晓娜 《中外医疗》2011,30(25):122-123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中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院临床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国耐药监测网(CHINET)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第一季度我院共分离菌株212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5株。占分离金葡菌41.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占90%,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平均为33.3%和25.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5.0%和29.2%。结论我院细菌感染菌株分离率及耐药率与CHINET大致相同,但我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快速增长趋势,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阿米卡星仍保持较敏感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亦有良好抗菌作用,美罗培南略强于亚胺培南. 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的高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监测宁夏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WHONET 5.6软件,参考2020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对2018—2020年宁夏30家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03 188株非重复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45%(73 731株),革兰阳性菌占28.55%(29 457株)。排名前5位的细菌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11.9%~14.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9%~2.3%和1.1%~2.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48.3%~49.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6%~1.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8%~7.7%,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4.1%~4.8%;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9.2%~43.8%;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0~4.2%。结论宁夏地区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但多重耐药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威胁,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8—2020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5.6软件对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12 65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 630株,占28.7%;革兰阴性菌9 028株,占71.3%。居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8.9%)、肺炎克雷伯菌(10.2%)、金黄色葡萄球菌(9.5%)、铜绿假单胞菌(7.7%)、肺炎链球菌(5.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20.7%和72.4%,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约为70.0%。非脑脊液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敏感率很高。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小于8.0%和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约为64.0%和60.0%。结论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秀岭  黄文红 《海南医学》2012,23(10):103-104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67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7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比较广泛,呼吸内科(26%)、老干部病房(17.6%)、ICU(10.7%)的患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8.1%。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约8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保持在10%以下;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我们应继续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一12月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361株革兰阴性菌,包含大肠埃希菌(ECO)、铜绿假单胞菌(PAE)、肺炎克雷伯菌(KPN)和鲍氏不动杆菌(ABA)非重复菌株,采用相关仪器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361株革兰阴性菌中,ECO 1290株,占54.64%(1290/2361),PAE 348株,占14.74%(348/2361),KPN 536株,占22.70%(536/2361),ABA 187株,占7.92%(187/2361);PAE、KPN、ABA的分布主要在痰液中,ECO的分布主要在中段尿中;ECO中检出产ESBLs-ECO (超广谱β-内酰胺酶)536株,占41.55%(536/1290),KPN中检出产ESBLs-KPN 213株,占39.74%(213/536),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PAE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4.31%),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31.55%)。结论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医院感染中,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上应做好细菌耐药性检测,选择稳定高敏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  相似文献   

13.
何林林  李京明  刘双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39-2241
目的了解我院痰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离率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痰中PAE分离率及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1)2002—2005年4年间PAE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002年痰中PAE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04年入住ICU患者的PAE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与非入住ICU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05年ICU的患者PAE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率与非IC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E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较高,医务人员需监测PAE耐药特点及变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PAE的感染情况对分离的321株PAE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1株PAE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脑外科和消化内科的重症监护病房(ICU),PAE对13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90%、庆大霉素77.6%、头孢吡肟54.8%;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尚有较高的敏感率;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5.6%和1 6.2%。结论: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333株PAE中有175株来自痰液(52.6%),86株来自咽拭子(25.8%),40株来源于脓液(12.0%),分离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占38.1%、呼吸科占29.1%、神经外科占12.3%;药敏结果显示:PAE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有很高的耐药性,大部分耐药率在90%以上,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最低者是亚胺培南11.6%,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3%。结论:PAE分离株主要来自痰和咽拭子及ICU病房,并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7.
符琴  王成 《医学综述》2013,19(6):1151-1152
目的调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201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3878株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765株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483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2.5%,占肠杆菌科细菌的27.4%,大部分来自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标本检出269株(占55.7%),其次为尿标本,检出103株(占21.3%)。2011年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产ESBLs的为10.1%,不产ESBLs的为2.8%,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产ESBLs的为3.0%,不产ESBLs的为6.8%,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产ESBLs的为4.0%,不产ESBLs的为6.2%,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卡拉维酸和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分别为36.1%和37.1%,2010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菌株。结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明显。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Ab)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经细菌培养培养出Ab的临床标本共1 504例,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Ab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急诊病房的送检标本, ICU 665株(44.2%),急诊病房123株(8.2%),其他各科室普通病房716株(47.6%)。痰标本检出率最高,为1 304株(89.6%)。Ab对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亚胺培南(IPM)最为明显,IPM的耐药性于2009年已达71.8%,但仍是本院治疗Ab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敏感性为28%)。因2006年耐药性为100%而于2007年减少应用的头孢噻肟,在2008年重新应用时耐药性降低至33.3%,敏感性增至33.3%。已出现多重耐药Ab。 结论:Ab主要分布于ICU,碳青霉酶烯类抗生素是本院治疗Ab感染最敏感的药物。一定时期内停用某一耐药性高的药物可增强Ab对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CSICU)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359例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60株.G-菌160株(61.5%).其中,非发酵G-杆菌(NFGNB)126株,占G-菌的78.8%.主要为鲍鳗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碳青酶烯类对鲍鳗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最强,但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黄杆菌高度耐药.对多种NFGNB有较好活性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8.3%~36.2%.其他大多数广谱抗生素均高度耐药.G 球菌69株(26.5%),其中葡萄球菌61株,占G 菌的88.4%,主要是溶血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显示出高度抗菌活性.真菌31株(11.9%),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大扶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标本来源:下呼吸道分泌物(86.6%)、伤口分泌物(6.1%)、血(4.2%)和尿(3.1%).4年感染率为17.0%(61/359),病死率29.5%(18/61).二次开胸、糖尿病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心脏术后患者感染率较高,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NFGNB为重要致病菌.因此,必须完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操作,加强术后管理.此外还需加强病原菌的监测与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这些对控制医院感染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