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的遗传易感性与辐射致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家族性癌基因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与辐射致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所获得的证据,认为在人群中存在对特定肿瘤易感的遗传学亚群,该亚群可能对辐射致癌高敏感。  相似文献   

2.
辐射致癌危险预测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辐射致癌危险度的计算,足基于特定肿瘤的危险预测模型。最近,对原有模型中使用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改进,包括采用两种危险系数即死亡率危险系数和发病率危险系数、提出年龄和性别特异性的致癌危险系数等,应用这些改进的危险系数,计算并给出了不同核素和不同暴露方式下组织和器官的辐射致癌危险度估计值。  相似文献   

3.
对辐射致癌危险度的计算,是基于特定肿瘤的危险预测模型。最近,对原有模型中使用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改进,包括采用两种危险系数即死亡率危险系数和发病率危险系数、提出年龄和性别特异性的致癌危险系数等。应用这些改进的危险系数,计算并给出了不同核素和不同暴露方式下组织和器官的辐射致癌危险度估计值。  相似文献   

4.
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是辐射致癌的主要分子事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是辐射致癌的主要分子事件李刚吴德昌辐射致癌过程的细胞和分子本质的研究,对阐明辐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越来越具有深刻的影响,而后者是辐射危险度评价的基础;同时辐射作为致癌因子,因其具有详细的流行病资料,以及其肯定性,正被当作手段建立...  相似文献   

5.
辐射危害的阈值问题——纪念伦琴发现X射线100周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伦琴发现X射线一个世纪以来,核辐射和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促进了放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倍受重视,其中对辐射致癌的危险尤为关注。辐射致癌有无阈值,既涉及放射生物学理论,又关系辐射防护实践。辐射兴奋效应的研究获得了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对辐射致癌的“无阈”假说提出了疑问。已知低水平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这是辐射兴奋效应研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肿瘤的首位。肺癌的发生除吸烟外还与环境中其他致癌因素有着紧密关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电离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Ⅵ)预测,在居民肺癌中约10%是来自本底水平氡及其子体的照射。辐射致癌是人类接受低剂量照射得到证明的效应之一,现已成为评价辐射危害的重点。在相同致癌环境中生活的人是否能患肿瘤,取决于个体自身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肿瘤遗传易感性是辐射致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辐射危害的阈值问题──纪念伦琴发现X射线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伦琴发现X射线一个世纪以来,核辐射和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促进了放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倍受重视,其中对辐射致癌的危险尤为关注。辐射致癌有无阈值,既涉及放射生物学理论,又关系辐射防护实践。辐射兴奋效应的研究获得了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对辐射致癌的“无阈”假说提出了疑问。已知低水平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这是辐射兴奋效应研究中三个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从分子水平阐明三者的本质,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辐射致癌有无阈值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预照射对荷瘤大鼠抗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根据低剂量辐射诱导的兴奋效应,探讨低剂量辐射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及其局部照射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右腋前线皮下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作为肿瘤模型。在种植肿瘤第4天时联合照射组给予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照后24h给予10Gy肿瘤局部照射,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直径,建立肿瘤生长曲线,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及活性,用ELISA法检测了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同单纯局部照射组相比,联合照射组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直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均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和单纯局部照射组;联合照射组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细胞因子的含量较单纯局部照射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预照射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抑瘤作用并减轻局部照射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p53是一种抗癌基因,可能参与细胞生长的负调控,它的失活与肿瘤发生有关。辐射是一种尚缺乏深入了解的致癌因子,它可以引起肿瘤。现将辐射致癌分子机理尤其是与p53的关系根据文献报道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辐射致癌效应是放射医学和辐射的核心内容,皮肤是各种照射进入机体的途径,皮肤癌是人类认识到的第一个放射性肿瘤。本文综述了电离辐射与人类皮肤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同是简单介绍了辐射致皮肤癌的剂量反应关系,等,为制定放射防护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鼠皮肤致癌过程可分为诱发、促进和恶变三个阶段.业已证明:①电离辐射是一弱致癌因素;②1MeV电子分割照射可促进由化学制剂诱发的良性乳头状瘤向鳞状细胞癌的恶性转化.本文讨论了辐射诱发的小鼠皮肤肿瘤中显性转化基因、分化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化学制剂和辐射诱发的良性、恶性皮肤肿瘤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辐射诱发的二重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辐射诱发的二重癌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从辐射诱发二重癌的类型、潜伏期、影响辐射诱发二重癌的因素、家族性癌症征候群对辐射致癌的影响以及辐射诱发二重癌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研究辐射诱发小鼠肿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诱发的小鼠白血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辐射致癌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鉴定后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并与Gene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抑制差减杂交筛选得到102个阳性克隆,随机挑选30个克隆进行菌液PCR,扩增得到28个特异性插入片段,DNA测序结果经与GeneBank数据库比对发现代表了24个已知基因,其中3个为重复检出基因,暂未发现有未知序列基因。结论成功建立辐射致癌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初步筛选获得24条表达上调的差异片段,该结果将有助于充实完善辐射致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PC)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射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根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它非规范病例PC参考。本文作者还结合国内、外钚内污染人员的医学观察经验对钚致癌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辐射致癌效应是放射医学和辐射防护的核心内容,皮肤是各种照射进入机体的途径,皮肤癌是人类认识到的第一个放射性肿瘤。本文综述了电离辐射与人类皮肤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同时简单介绍了辐射致皮肤癌的剂量反应关系、时间响应关系等,为制定放射防护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淋巴细胞亚群微核检测方法、淋巴细胞亚群自发微核率和影响因素,以及关于电脑射效应的研究现状,为微核法用于辐射生物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7.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已有报道。作者就应激反应对年青飞行员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进行了两组研究。第一组是在以教员为对照的基础上对飞行员特定飞行训练前后的淋巴细胞进行研究,同时还检测了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皮质醇(第一组)。第二组研究对象是完成一套飞行训练课目的学员,按是否通过了最后考核进行分组研究。第一组研究结果发现,在一次特定飞行训练前后教员和学员的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亦无变化。然而对学员和教员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和百分率进行比较发现,学员CDI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比…  相似文献   

18.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了和^60Coγ射线照射后1d,其胸腺细胞数和胸腺重量指数的变化,都显示了对中子和γ射线有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的存在,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依次为0.64和0.34Gy,对γ射线的D0值则相应为0.83和0.87Gy。RBE值分别为1.30和2.56。照射后小鼠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表明,两种T细胞亚群的辐射敏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很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  相似文献   

20.
辐射致癌危险评估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辐射致癌危险评估的现状、问题及展望吴德昌辐射危害的评估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关辐射致癌的危险估计,本文将仅就辐射致癌危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提出些分析。现状自1977年基本建议书发表以来的数年中,出现了一些有关辐射在人群中诱发癌症危险的新资料,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