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a-8a-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Ⅵ、Ⅶ、Ⅷ和Ⅸ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中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咖啡酸(caffeic  acid, Ⅰ),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 Ⅱ), 2, 6-二甲氧基对苯醌(2, 6-dimethoxy-1, 4-benzoquinone,Ⅲ),七叶内酯(aesculetin,Ⅳ),异落叶松树脂醇(isolarisiresinol, 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nicotiflorin,Ⅷ),水仙苷(narcissin,Ⅸ)和芦丁(rutin,Ⅹ)。除Ⅱ和Ⅵ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齐墩果烷-12-烯-28-醛-3β-羟基(Ⅶ)和乌索烷-12-烯-28-醛-3β-羟基(Ⅷ),以及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羟基(Ⅸ)和乌索烷-12-烯-3β,28-二羟基  相似文献   

4.
严泽群  胡幼华 《医学教育探索》1993,(11):567-569,605
从甘青蒿地上部分分得10种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I),a-香树脂醇(Ⅱ),a-香树脂醇醋酸酯(Ⅲ),β-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醋酸酯(V)和愈创木烷型倍半萜酯(Ⅵ-Ⅷ),按烷型倍半萜内酯(Ⅸ)和按烷型倍萜本乡(X)。  相似文献   

5.
从弯锥香茶菜Isodonloxothyrsa地上部分首次分得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正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Ⅰ),正三十四烷酸(tetratriacontanoicacid,Ⅱ),正二十烷酸(triacontanoicacid,Ⅲ),正二十七烷酸(heptacosanoicacid,Ⅳ),乌发醇(uvaol,Ⅴ),β-谷甾醇(Ⅵ),紫云英甙(astragalin,Ⅶ),阿福豆甙(afzelin,Ⅷ)和异槲皮素甙(quercetin-3-O-glucoside,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乙酸乙酯层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Ⅰ)、豆甾醇(Ⅱ)、羽扇豆醇(Ⅲ)、环桉烯酮(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Ⅴ)、羽扇豆醇乙酸酯(Ⅵ)、木犀草素(Ⅶ)、熊果酸(Ⅷ)、α-菠甾醇(Ⅸ)、蒙花苷(Ⅹ)。  结论  Ⅰ,Ⅱ,Ⅲ,Ⅴ,Ⅷ为首次从密蒙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降糖活性成分,利用多种层析技术,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果实的醇提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包括2D-NMR在内的各种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苦瓜脑苷(momor-cerebroside,Ⅰ)、大豆脑苷Ⅰ(soya-cerebrosideⅠ,Ⅱ)、苦瓜亭(charantin,Ⅲ)、尿嘧啶(uracil,Ⅳ)及β-谷甾醇。其中化合物Ⅰ、Ⅱ为本属中首次分得;化合物Ⅲ为文献报道的降  相似文献   

8.
从糙苏Phlomis umbrosa全草的脂溶性部位共分得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b-葡萄糖-2-O-顺-二十碳烯-9-酸-甘油酯(1),甘油酸甘油三酯(Ⅱ),齐墩果酸(Ⅲ),马斯里酸(Ⅳ),熊果酸(Ⅴ),2α-羟基-熊果酸(Ⅵ),3α-羟基0熊果酸(Ⅶ),β-谷甾醇葡萄糖苷(Ⅷ),2,6-二聚果糖(Ⅸ),D-果糖(Ⅹ),D-吡喃葡萄糖(Ⅺ),豆甾醇(Ⅻ),β-谷旮醇(Ⅻ),油酸(028  相似文献   

9.
从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的根和根茎中分得42个化合物结晶(晶Ⅰ~ⅩⅩⅩⅩⅡ)。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其中的晶Ⅷ是新化合物,为3β-hydroxy-oeleana-11,13(18)-diene-30-oic acid,命名为刺果甘草酸。晶Ⅲ是后莫紫檀素,文献报道有抗癌活性。晶Ⅸ是大豆皂醇B。晶Ⅲ、Ⅸ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中药密蒙花(Buddleiaofficinalis)的抗菌消炎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对花蕾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齐墩果-13(18)-烯-3-酮(1),δ-香树脂醇(2),大戟烷-8,24-二烯-3-醇乙酸酯(3),α-菠甾醇(4),半乳糖醇(5)和香豆酸(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界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