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73例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病例组)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体温、头部MRI、CT,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发热例数、血管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压偏低、血管狭窄、血糖异常、高纤维蛋白原、高脂血症、体温增高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基底动脉弯曲的比例,探讨基底动脉弯曲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934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Giang提出的诊断标准检出基底动脉弯曲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98例(10.5%)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诊断为基底动脉弯曲,其中基底动脉弯曲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人中有43例(17.1%),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人中有55例(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优势和基底动脉延长是造成基底动脉弯曲的主要原因.结论 基底动脉弯曲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基底动脉弯曲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椎动脉优势和基底动脉延长是后循环缺血病人发生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2例SIP患者及140例非SIP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92例患者中SIP 52例,发生率27.1%。单因素分析显示,SIP组的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显著高于非SIP组;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SIP组。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3 mg/L、Fg>4 g/L与缺血性卒中进展独立相关。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hs-CRP、Fg增高是缺血性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影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血管狭窄、脂代谢紊乱等。因此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发病1周内入院治疗的8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常规、血脂、颅内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彩超(TCD)、颈部动脉彩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收缩压过高或过低、血糖高、白细胞计数、内中膜增厚、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动脉狭窄均为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如果出现血压、血液流变学改变以及炎症反应,可能是脑梗死早期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进展性组和非进展性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的特点和支循环分级评分、梗死情况及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进展性组的支循环分级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性组(P0.05);进展性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脑干梗死发生率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组患者(P0.05);进展性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以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明显多于非进展性组患者(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脑动脉狭窄有关,对其进行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力军 《中医药研究》2009,(11):1300-1301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9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49例非进展性卒中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白细胞、尿素氮、血钠、头MRI/CT、MRA/CTA、早期发热、肺部感染、意识障碍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进展组的危险因素与急性期高血糖、早期白细胞增高、发热、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P〈0.05或P〈0.01),而与年龄、性别、高血脂等无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发热等是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分布特点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3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记录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脑血管病家族史等。根据是否共患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颅内动脉狭窄和(或)闭塞。结果:1共纳入290例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组121例,非糖尿病组169例。2两组患者均以前循环梗死为主,但是糖尿病组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3两组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和(或)闭塞均较多发生于前循环,以颈内动脉终末段及大脑中动脉最常发生;后循环以基底动脉为主。无论是在前循环,还是后循环,糖尿病组均较非糖尿病组大动脉病变发生率高(P0.05);但是在有病变血管中,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4糖尿病组患者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发生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风险增加,微血管病变可能是糖尿病性脑梗死主要的发生机制。但是糖尿病患者大动脉狭窄和(或)闭塞的风险不会增加。2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更易伴发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
正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动脉狭窄和闭塞、血栓形成及穿支小动脉病变等,从而引起的后循环TIA及脑梗死。而眩晕,是后循环缺血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07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进行判定,统计其梗死部位、病变血管。结果 207例患者以痰湿、气虚体质多见;CISS病因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居多;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湿热质易发生LAA型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7例患者以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病变最多;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易导致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常见中段梗死;在LAA型中以远段梗死多见,在穿支动脉疾病(PAD)型中以中段梗死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病变血管、梗死部位分布存在差异;痰湿质是LAA型脑梗死的高危体质,同时也是引起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病变的高危体质;CISS病因分型中,LAA型脑梗死多见远段梗死,PAD型脑梗死以中段梗死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其侧支循环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大卒中组、小卒中组、缺血发作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DSA所示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程度有无差异。结果大卒中组与缺血发作组患者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小卒中组与大卒中组、缺血发作组比较,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颅内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临床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的患者,大多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差,而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大多侧支循环开放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门诊用药,观察组(45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添加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5.0%)相互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国内常指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1],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其致死率和远期致残率较高,故提高认识,早期预测及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率,降低医患纠纷。我们就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360例,其中男215例,女145例。入选标准为: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2)发病后24h内入院。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完全性卒中  相似文献   

15.
徐杰 《新中医》2021,53(14):75-7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液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均大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和基底动脉PI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状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李卫华 《中医药研究》2014,(9):1100-110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比CT动脉血管成像对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于发病24h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用于评价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状况,以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颈内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99.2%、97.8%。椎-基底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6%、99.4%、96.0%。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相符率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96.0%、大脑前动脉94.1%、颈内动脉虹吸部100.0%、颈内动脉终末端94.4%、大脑后动脉81.8%、双侧椎动脉86.4%、基底动脉84.6%。结论颈内动脉检查时,可首选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检查时,可首选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可显著提高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百会穴压灸联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压灸组和悬灸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压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会压灸,悬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悬灸。观察并记录3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和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3组治疗前眩晕程度、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眩晕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压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灸组和悬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灸组优于针刺组和悬灸组(P0.05)。结论百会穴压灸联合针刺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及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在一般治疗基础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加用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Vm、基底动脉快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PI、基底动脉P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较好,可改善眩晕症状,改变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正>后循环缺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后循环缺血常常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症,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头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往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现已统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在中医学中属"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现把近年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概括如下。1病因病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眩晕以风、痰、火、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全脑血管造影的情况。方法经过对21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病例的MRI分析,其中11例经头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对比其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和TCD中基底动脉远端平均血流速度(BA)结果,了解脑循环障碍的情况。结果单椎病变2例,其中闭塞1例,双椎病变7例,双椎动脉狭窄4例,一侧狭窄伴对侧闭塞2例,基底动脉狭窄2例。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均有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不同程度的狭窄。行全脑血管造影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