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贫血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化验血红蛋白正常就不可能患贫血,这是很不全面的。目前我们国家诊断贫血的指征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低于正常值者即为贫血。国内八省13个地区通过采集手指血同时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两项指标调查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现儿童营养性贫血中,单纯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红细胞比积正常的贫血,仅占调查  相似文献   

2.
小陆是一名大学生。近来常感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经医院检查,她患了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生血物质,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长受到障碍,从而造成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浓度减少的疾病。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贫血主要是营养性贫血,多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吸收不良所造成。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营养性贫血与现时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逊  王美丽 《中国校医》1997,11(1):61-62
小学生营养性贫血包括三种情况,即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红细胞性贫血及混合性贫血。这三种性质的贫血与患者的现实营养状况有何关系,对儿童营养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以往已有报道血红蛋白(Hb)一项指标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但没能全面反映营养性贫血调查结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沈阳市和平区4所小学二年级与五年级学生490人,年龄8~11岁,获营养调查有效卡片484张。1.2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血红蛋白(Hb),超微量法测红细胞比积(PCV),计算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营养性贫血三种性质及原因的初步诊断指标如表…  相似文献   

4.
徐凤珠  王莉恩 《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06-206,208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系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纽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称为小儿营养性贫血。小儿营养性贫血多为缺铁引起,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不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营养性贫血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很常见。笔者对我院儿保门诊2004至2005年出生的511名婴儿营养性贫血监测资料和成因进行分析,为在儿保门诊开展营养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6.
儿童营养性贫血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 导致造血物质相对或绝对减少, 使红细胞生成或血红蛋白合成减低所致的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物质缺乏。当这些物质同时缺乏时, 可发生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于1988~1990年对新金县地区8~17岁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性贫血检测,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用超微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共检测5902人,检出营养性贫血1340人,贫血率为22.70%。  相似文献   

9.
孕晚期贫血状况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淑玲  李秀琴 《中国公共卫生》1990,6(5):216-217,224
本文用Hb(血红蛋白)和PCV(红细胞比积)两项指标检查了沈阳市223名孕晚期妇女贫血状况。结果表明,贫血患病率为44.8%,贫血性质82.0%为低色素(缺铁)性,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值为31.3%,轻度贫血占78.0%,中度贫血占19.0%,重度贫血占3.0%,说明孕期贫血较为普遍,主要为病理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健康》2009,(2):49-49
问:贫血都是缺铁造成的吗?答: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但贫血并不都是缺铁造成的。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背景贫血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不能满足生理功能需求而产生的一类疾病。贫血会影响疾病治疗的预后,增加妇女、儿童的死亡率及患病率,影响儿童的认知发育,造成劳动能力下降并影响高风险地区的经济增长,导致贫困[1-3]。贫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其中营养性贫血较为普遍。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参与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形成的营养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及铜等营养素不足而产生的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7~18岁青少年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我们于1989年10月至1992年10月对大连市842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调查对象和内容:采取整群抽样的办法,对大连市内有代表性的14所中小学共8428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128名,女生4300名,年龄在7~18岁之间。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PCV),再根据两者比值求得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相似文献   

13.
甘氨酸亚铁改善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甘氨酸亚铁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7~12岁之间的贫血儿童(选择指血血红蛋白含量<120g/L),按血红蛋白含量随机将其分成安慰剂对照组(60人)和补充甘氨酸铁试食组(60人),观察期为1个月。结果儿童试食甘氨酸亚铁30天后的结果表明,口服甘氨酸亚铁一个月能使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显著降低,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平均升高幅度>10g/L,并且试食组试验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甘氨酸亚铁具有改善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血红蛋白等三项指标对诊断营养性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贫血的调查多采用测定血红蛋白(Hb)一项指标,而不能对营养性贫血(简称营贫)性质和原因做诊断。儿童青少年群体贫血调查时,检测Hb的同时检测红细胞比积(Packed-Cell Volume,PCV),再据二者比值求得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可依据Hb、PCV和MCH C三项指标诊断贫血並对营贫的性质和原因做初步诊断。现将初诊方法及治疗性回顾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  相似文献   

15.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现代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柴静媛沈阳市河区第七医院魏兵缺铁性贫血(IDA)是指因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红细胞的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1诊断1.1诊断步...  相似文献   

16.
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所谓“贫血”,临床上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量减少,不能满足正常造血需要的一种疾病,铁为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缺铁可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因此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营养性贫血的状况,我们于1987、1985年对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对象和方法对象 1987、1988年从城乡中小学随机抽取的4461名学生,进行贫血检测,形态指标、发锌、膳食情况的调查。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微量比积方法分别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0例门诊体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婴幼儿中确诊为营养性缺血性贫血27例(22.5%),<1岁、1~2岁及2~3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5%、5.3%,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26例(96.3%)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1例患儿由于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发生降低。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为<1岁;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体内铁质缺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而引起的,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调查了象山县城区幼儿园儿童2007—2011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旨在分析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展趋势、发病高峰以及患病特征,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多糖铁复合物对营养性贫血大鼠的疗效,为多糖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给予低铁饲料结合定期少量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检测给药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结果]25、50、150 mg/kg·bw剂量组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501、50 mg/kg·bw剂量组动物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与低铁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多糖铁胶囊具有良好的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