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腹刺豚的食用安全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开展对棕腹刺豚的含毒状况食用安全性调查和营养分析,为棕腹刺豚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生物试验法测定各组织毒性;调查居民对河豚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参照食品检验国标方法测定棕腹刺豚的营养成分。结果 棕腹刺豚各组织均未检出毒性;沿海原居民认为棕腹刺豚皮肤、肌肉、肝脏无毒性并有长期食用史;肌肉含蛋白质19.3%,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4.52%,肝脏含二十碳五烯酸(EPA)0.674g/kg、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881g/kg,肝组织锌含量103.5mg/kg。结论 深圳大鹏湾海域的棕腹刺豚无毒性,含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脂肪酸和锌元素,是一种可以安全食用的河豚鱼种。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常见河豚鱼含毒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河豚鱼的带毒状况,于1996年4-12月采集了广东省沿海捕捞的4个常见品种天然河豚鱼共64尾,用ELISA检测法对河豚鱼不同组织部位进行河豚毒素(TIX)含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河豚鱼肝脏带毒率为0-21.5%,肝脏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05~9.92Mu/g,其中横纹东方豚肝脏毒力最大值为106.6Mu/g,属于强毒;4种河豚鱼性腺带毒率为0-16.67%,性腺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2~34.1Mu/g,其中横纹东方豚性腺最大毒力属于强毒;鱼皮和肌肉的平均毒力均属无毒。本次研究初步确定黄鳍东方豚、棕斑腹刺豚和暗鳍腹刺豚3种天然河豚鱼属肌肉无毒品种,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豚鱼的带毒状况,于1996年4-12月采集了广东省沿海捕捞的4个常见品种天然河豚鱼共64尾,用ELISA检测法对河豚鱼不同组织部位进行河豚毒素(TFX)含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河豚鱼肝脏带毒率为0-21.5%,肝脏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05-9.92Mu/g,其中横纹东方豚肝脏毒力最大值为106.6Mu/g,属于强毒;4种河豚鱼性腺带毒率为0-16.67%,性腺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2-34.1Mu/g,其中横纹东方豚性腺最大毒力属于强毒;鱼皮和肌肉的平均毒力均属无毒。本次研究初步确定黄鳍东方豚、棕斑腹刺豚和暗鳍胺刺豚3种天然河豚鱼属肌肉无毒品种,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4.
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深圳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方法 采集渔民在大鹏湾海域捕获的河豚鱼鲜活或冰鲜 ,采用小鼠生物试验法测定样本鱼不同组织的河豚鱼毒素 (TTX)含量。结果 共检测了五种河豚鱼样本 ,92份棕腹刺豚和 5份暗鳍腹刺豚样本鱼均未检出毒性 ;1份园斑腹刺豚、9份星点东方豚和 2 6份弓斑东方豚样本鱼各组织均检出毒性 ,肝脏毒力均值范围为 1 83 0 0~ 5 1 1 75MU/g,卵巢毒力均值范围为 2 1 2 84~ 35 4 1 0MU/g ,皮肤毒力均值范围为 9 2 1~ 38 31MU/g ,精巢毒力均值范围为 1 1 4 0~ 2 5 6 4MU/g,肌肉毒力均值范围为 7 2 3~ 9 1 7MU/g。弓斑东方豚卵巢的毒力在 3~ 4月份明显高于 9~ 1 0月份并高于其他组织。结论 本次检测的大鹏湾产的园斑腹刺豚、星点东方豚和弓斑东方豚均为有毒鱼种 ,可认为棕腹刺豚是一种可以安全利用的无毒河豚鱼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棕腹刺豚肝脏Cu、Zn、Mn营养价值。方法:用INQ法进行棕腹刺豚肝脏Cu、Mn、Zn含量的营养评价。结果:棕腹刺豚肝脏Mn、Cu的INQ值均低于1,而Zn的INQ值大于1。结论:棕腹刺豚肝脏是人体补充Zn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林静  方少瑛  张风雷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15-2816,2819
[目的]评价棕腹刺豚(L.wheeleri)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为棕腹刺豚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食品检验国标方法测定5尾棕腹刺豚肌肉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 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并与全鸡蛋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棕腹刺豚肌肉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30%,粗脂肪质量分数1.94%,水分质量分数78.50%,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26%。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18.49%(质量分数,鲜样),其中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52%,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W HO/FAO的标准。棕腹刺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Met+Cy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1.00,5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86%。[结论]棕腹刺豚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沿海河豚鱼生态分布和毒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省沿海河豚鱼毒性分布情况。为控制和降低中毒事件发生,合理开发河豚鱼资源。方法 采用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测量体长、体重、性腺识别和称重、观察鱼体的斑纹(斑点)等鉴定鱼种。采用直接竞争抑制ELISA法,测定河豚鱼肌肉、性腺、肝、皮的带毒情况。结果 采集的河豚鱼种类共有9种,以黄鳍东方豚为主,占63.02%;季节分布以4、5、6月获得的标本为多,占总数的54.62%。带毒检测中,8份TTX含量较高的标本分别为菊黄东方豚的肝、皮部位,分别达445鼠单位,按东方河豚毒素毒力单位判定,可判为“强毒”等级;黄鳍东方豚其TTX含量较低。结论 菊黄东方豚是我省常见的河豚鱼种类之一,毒素检测显示其皮及肝脏为强毒,应加强对这一鱼种的识别和控制食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部分食品中N—亚硝胺含量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检测啤酒、鱼露、鱼、肉制品中N-亚硝胺,啤酒中检出N-业硝基二甲胺含量范围0.9~9.5μg/L;鱼露中检出N-亚硝基二甲胺含量范围0。1~0.43μg/L;肉制品100%检出N-亚硝胺,其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0.08~2.6μg/kg。N-亚硝基二乙胺(NDEA)0.13~1.7μg/kg.N--亚硝基二丙胺(NDPA)0.18~8.78μg/kg,N-亚硝基吡咯(NPYR)0.21~27.34μg/kg。咸鱼和风干海产品100%检出亚硝基二甲胺、含量在0.12~0.18μg/kg。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啤酒样品采自福建省各啤酒厂.鱼露采自福州、长…  相似文献   

9.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利用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凋亡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30和45μg/ml的EPA或DHA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P〈0.001);Hoechst33258染色和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G0/G1细胞明显增加,G2/M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在G0/G1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朱悦  张红  王正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239-1239
河豚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其毒性很强。河豚鱼毒性与河豚鱼品种、产地(海域)、捕捞季节及食用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上述危害因素我们在试食试验中,检测河豚鱼毒力并分析明确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品种:确定本省海域,非产卵期的红鳍东方豚为试食试验品种,限定食用部位为肌肉和真皮。(2)方法:采用通用的河豚鱼毒力测判定方法即<10个鼠单位/g为无毒级。结果(1)红鳍东方豚毒力检测:共检测48尾红鳍东方豚,其真皮毒力最高值为7·9鼠单位/g,最低值为0·1鼠单位/g,平均2·8鼠单位/g;肌肉毒力最高值为5·9鼠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