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拔火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芝萍 《中医研究》2008,21(8):54-5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之人,常因反复感冒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COPD呈上升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2005-07-2007-08,我科采用拔火罐加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0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求玉屏风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的疗效及其改善肺功能的证据。方法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病例63例随机分为玉屏风散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开放试验。结果玉屏风散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Ⅰ级)肺气虚证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级)肺气虚证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亦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级)肺气虚证无明显疗效,且难以阻止处在这一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继续减损。结论提示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的轻浅阶段介入使用玉屏风散治疗,可令大多数患者获益,凸现了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发展的肺部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居世界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1],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是形成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主要原因。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本院内科采用阿魏酸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现将其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宏慈 《河南中医》2007,27(9):26-2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用14d;B组(36例)仅予常规治疗。结果:A组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示全血高切与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其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B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是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定义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采用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患病率及病死率高,笔者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8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我们采用固金汤治疗COPD4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来,笔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采用肺康复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Ⅱ~Ⅲ级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疗程7~14d。结果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I~床有效率58%,细菌清除率86%,同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术来源】旬邑县医院“强心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0例临床观察”(胡智华,等.陕西中医,1992;(11):410/益阳地区卫校吴万能选介)。【适应病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术内容】①基本方:人参、天冬、麦冬、白前、黄芩、甘草...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常见病,在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人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是引起COPD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为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选择治疗的最佳时机是COPD的稳定期。目前,对COPD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甚多。我国2007年最新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指出。吸人糖皮质激素和LABA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治疗是一个有效治疗方法。西医治疗能缓解症状。但不能减少因机体防御功能减弱导致的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COPD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中医药辨证施治可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产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2004年5月美国胸科协会(AX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正式颁布的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定义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且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虽然COPD累及肺,但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根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中医学往往将其列入“咳嗽”、“喘证”、“痰饮”和或“肺胀”等范畴。  相似文献   

17.
朱晓红 《光明中医》2014,(6):1200-1201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案实施,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汤剂,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气、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1.5%)优于对照组(53.4%)(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或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欣英 《国医论坛》2009,24(4):33-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自2002年10月~2009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1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71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肺功能进行性减退,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因此易并发肺血栓(PTE),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和误诊率极高,因而造成的死亡率升高,现将我院3例误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及鉴别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异常9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4例出现低钠血症者42例(44.68%),治愈及好转率66.67%;出现低钾患者28例(29.79%),治愈及好转率78.57%;出现低氯血症患者44例(46.81%)和低钙者4例(4.26%)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均为1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最为常见。常规监测电解质,并对异常电解质及时纠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