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长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99+101-99,10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及好转的患者分别为37、1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愈及好转的患者分别为24、15例,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伴多途径给药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10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2组,I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II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伴多途径给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57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3.68%;治疗组63例,显效4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多途径给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14 d,共治疗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标本兼治,两者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戈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626-6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哮喘提供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救治的156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7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以一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26%,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率为41.02%,总有效率为70.51%,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经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显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烧伤后湿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湿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虎门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中西医结合门诊收治的114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57例,痊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5.96%。单纯西医治疗组患者57例,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47.3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较大,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在本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7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24例资料为观察组,单纯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的23例资料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学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5.8%,总有效率82.3%,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组间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配合精细的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给予口服强的松5-10mg/次,3次/d;柳氮磺胺吡啶,1-2g/次,4次/d;黄连素片,4片/次,3次/d。疗程10d,共治疗3-6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并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标本兼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石巍  李英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7):1076+1099-1076,109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总结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方法临床跟踪分析2009~2012年该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32例患者中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14例,显效和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2%(29/3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西医治疗的用药疗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曹静 《中国医药》2013,(12):1698-1699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4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2:1的比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采用健脾化痰辅以西医治疗及单纯西医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9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41例,有效3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90/96);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9.6%(32/4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通过西药抗炎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6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复发率。结果通过观察疗效,对照组痊愈9例,治愈率为23.68%,总有效率76.32%;治疗组痊愈23例,治愈率为60.53%,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中药治疗。然后分别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6.9%,显效率90.6%;对照组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75.0%,显效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总病程缩短2 d左右。结论中西医结合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和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疗程为(6±1.5)d,总治疗有效率为97.72%;比对组的平均疗程为(8±2.5)d,治疗总有效率为59.0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4例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34例中,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葡萄膜炎患者110例12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61眼)和中西医结合组(55例64眼),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阿托品滴眼液扩瞳,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并给与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眼,有效28眼,无效22眼,临床治疗总有效眼数为39眼,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9%;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中显效37眼,有效25眼,无效2眼,临床治疗总有效眼数为62眼,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分别为0.17±0.04,0.28±0.06;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视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显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1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仅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疗程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5例;实验组痊愈6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韦玮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95-296
目的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别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35例;以西医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疗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中西医治疗为主的治疗组有效率为(85.48%),总有效率为(96.77%),且患者视力均达到有效改善;采用以西医治疗为主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76.66%),两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功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无复发。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仅在临床疗效上效果显著,而且还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低复发的优点,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79例小儿腹泻住院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8例观察组患儿当中,显效25例,临床显效率约为65.79%;有效12例,临床有效率约为31.58%;无效1例,临床无效率约为2.63%;观察组患儿总有效37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7.37%;在41例对照组患儿当中,显效17例,临床显效率约为41.46%;有效15例,临床有效率约为36.59%;无效9例,临床无效率约为21.9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32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78.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儿均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将中医与西医的治疗特色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相对于单独应用西医治疗方法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腹泻患儿有着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