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210调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免疫通路的新机制。方法:Hulth法构建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分离软骨细胞并进行鉴定。HE染色和番红O染色观察两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变化。IL-1β体外诱导软骨细胞并检测miR-210表达。细胞增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h-miR-210、NC-miR-210和mimics-miR-210分别转染软骨细胞后其增殖和凋亡变化。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IL-1β刺激及RNA转染后软骨细胞IL-6和MMP-13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胆固醇25-羟化酶(CH25H)表达。共同转染mimics-miR-210和CH25H过表达质粒及sh-miR-210和shRNACH25H质粒后观察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骨关节炎大鼠体内软骨组织和体外IL-1β刺激软骨细胞中miR-210表达均下调。软骨细胞增殖能力随着miR-210表达沉默而减弱,随着miR-210过表达而增强。miR-210抑制免疫细胞因子IL-6和MMP-13表达。CH25H在骨关节炎组软骨中表达显著增加,且CH25H随着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降解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黄素(20μmol/L)预处理SD大鼠软骨细胞2 h,IL-1β(10 ng/ml)孵育24 h。MTT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aggrecan、collagenⅡ、MMP-13、ADAMTS-4、NF-κB p65、IKK-β、IκB-α表达。结果:与IL-1β组相比,IL-1β+大黄素组大鼠软骨细胞aggrecan和COL2A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MMP-13、ADAMTS-4、NF-κB p65和IKK-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κB-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NF-κB途径抑制MMP和ADAMTS表达,从而发挥软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LPS诱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LPS诱导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分为4个组:对照组;川芎嗪(20μmol/L)组; LPS(100 ng/ml)组;川芎嗪(20μmol/L)+LPS(100 ng/ml)组。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蛋白印迹检测Ⅱ型胶原(collagen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川芎嗪(20μmol/L)可改善LPS诱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形态异常及细胞数量的减少。LP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川芎嗪可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的升高(P0. 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表达明显降低,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 05)。川芎嗪可抑制LPS诱导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表达水平的下降及MMP-13表达水平的上升(P0. 05)。LPS组NO、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LPS+川芎嗪组NO、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LPS组(P0. 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p-P65/P65比值明显升高(P0. 05)。川芎嗪可减弱LPS诱导的p-P65/P65比值的上升(P0. 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减轻LPS诱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分为模型组、玻璃酸钠(SH)组和PRP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6只兔。观察兔软骨大体形态,进行半定量评分;HE染色观察软骨病理形态并进行半定量评分;TUNEL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分离软骨细胞,分组处理后采用ELISA测定细胞NLRP3和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与模型组相比,SH组和PRP组的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05)。PRP组的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低于SH组,Bcl-2蛋白水平高于SH组(P0. 05)。细胞培养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及IL-1β表达显著降低(P0. 05),IL-1β抑制剂eucalyptol组NLRP3表达无明显变化(P0. 05),IL-1β表达显著降低(P0. 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骨关节炎模型兔受损软骨的修复,效果优于SH,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IL-1β通路并减少软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机制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脉冲电磁场组,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均构建膝骨关节炎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局部皮温、膝关节周径和Lequesne MG评分;采取甲苯胺蓝染色进行Mankins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水平;ELISA法测定滑膜IL-1β、MMP-13、TNF-α表达;并检测Wnt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检测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膝关节局部皮温、膝关节周径、Lequesne MG评分、Mankins评分、Wntβ-catenin表达以及滑膜IL-1β、MMP-13、TNF-α水平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脉冲电磁场组膝关节周径、Lequesne MG评分,Mankins评分、Wntβ-catenin表达以及滑膜IL-1β、MMP-13、TNF-α水平均下调(P<0.05)。相较于正常组,其余2组的关节软骨线粒体膜电位均有所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脉冲电磁场组线粒体膜电位有所上调,脉冲电磁场组优于模型组。结论:脉冲电磁场能抑制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有效修复软骨损伤,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和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kin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OL-Ⅱ)的表达;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和COL-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KOA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Hsp90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Ⅱ和Fn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KOA模型组相比,右归丸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和Hsp90α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Fn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中、高剂量组COL-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各干预组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通过下调Hsp90α的蛋白表达并上调Fn的蛋白表达来减缓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有效保护K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丹酚酸B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软骨组织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关节炎组[切断交叉韧带法(ACLT)]、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40 mg/kg)和低(10 mg/kg)剂量组及丹酚酸B+HIF-1激活组,每组12只。显微CT机检测关节处骨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HIF-1、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关节炎组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踝骨骨体积分数(BV/TV)降低,踝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值(BSA/BV)、血清中IL-6、TNF-α含量、iNOS活性、软骨HIF-1、VEGF、MMP-1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骨关节炎组相比,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微小RNA-502-5p(miR-502-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p53和miR-502-5p的表达;分离培养软骨,并分组处理细胞,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萤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02-5p对p53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OA患者软骨组织中miR-502-5p的水平显著降低,p53和TRAF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IL-1β处理软骨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IL-6、IL-8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和MMP-13等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iR-502-5p mimic转染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的这些作用。此外,p53与miR-502-5p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同时miR-502-5p能够靶向抑制TRAF2的水平。TRAF2沉默同样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以及EC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调节p53/miR-502-5p/TRAF2通路能够减轻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13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抑制软骨细胞的合成修复能力,引起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在骨关节炎的发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采用改良伸直位固定6周,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能流密度0.1 mJ/mm2,冲击次数1 000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兔于治疗后4周处死,取膝关节液和关节软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膝关节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和模型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果可见体外冲击波能下调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从而对膝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ESW)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刺激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5月龄30只大白兔,体质量2.0~2.8 kg。随机分为研究组、模型组与对照组,各10只。研究组与模型组采用石膏固定6周成功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未建模;其中研究组采用0.1 m J/mm2 ESW治疗1 000次,余2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做Moran评分、Mankin法评分,实验室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和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4周后,研究组兔膝骨关节软骨变薄,表面见少量疏松纤维组织,软骨表面部分修复;模型组兔膝骨关节呈典型关节炎改变;对照组兔膝骨关节光滑,软骨结构清晰。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模型组Moran评分明显降低,Mankin法评分和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软骨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关节滑液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骨关节Moran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Mankin法评分和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软骨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通过降低软骨MMP与关节滑液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修复能力和重塑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r)对NF-κB活性的影响及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基质降解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设立CIA模型组、Quer治疗组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AI指数和足趾容积;ELISA检测关节腔液中IL-1β、MMP-13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p-p65、MMP-13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组织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处理组,检测软骨组织培养液中MMP-13、Hyp和蛋白多糖含量。将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分为3组:control组、IL-1β组、IL-1β+Quer组,检测软骨细胞内p-p65、MMP-13、COL2A1蛋白表达,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IA组大鼠AI指数和足趾容积明显增加,关节腔液中IL-1β、MMP-13含量以及软骨组织中p-p65、MMP-1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给予Quer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的AI指数和足趾容积,使软骨组织内p-p65、MMP-13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关节腔液中IL-1β、MMP-13含量明显降低。IL-1β处理可明显升高软骨组织培养基中MMP-13、Hyp含量,使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IL-1β处理明显上调软骨细胞内p-p65、MMP-13蛋白表达,使COL2A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软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给予Quer处理则明显抑制软骨细胞内p-p65、MMP-13蛋白表达,使COL2A1表达量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 Quer可通过抑制NF-κB激活,减弱炎症环境下软骨细胞内MMP-13产生、基质降解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Runx2和Osteocalcin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细胞凋亡水平升高,Runx2、Osteocalcin、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改善软骨组织形态,降低软骨组织细胞凋亡、Runx2、Osteocalcin、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促进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采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冲击刺激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生长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上游细胞内MAPK通路蛋白ERK、JUK的表达而抑制MMPS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降低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的破坏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大新西兰兔分三组各10只。处理组与模型组采用hunt法切断兔膝关节内半月板后前交叉韧带以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未给予如何处理;其中处理组采用0.16 Mpa/次,每侧1200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一周一次,余2组不采用任何处理措施,检测软骨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并分析组织细胞内MMPs蛋白、关节滑液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MAPK通路蛋白ERK、JUK蛋白的表达。结果处理组兔膝关节软骨变薄、表面纤维增生呈修复反应,而模型组可见典型骨关节炎的膝关节改变;模型组Manki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处理组软骨MMP-1和MMP-13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滑液炎性因子IL-1β、TNF-α亦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ERK、JUK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最高,处理组在治疗后其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刺激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可以降低关节MMP蛋白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上游细胞内MAPK通路蛋白ERK、JUK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香叶木素对IL-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软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香叶木素(20μmol/L)组; IL-1β(50 ng/ml)组; Diosm(20μmol/L)+IL-1β(50 ng/ml)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分析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聚糖、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ELISA检测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F-κB P65细胞定位。结果:香叶木素可改善IL-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变形及细胞数目的下降。IL-1β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与IL-1β组相比,Diosm+IL-1β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 05)。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蛋白水平下降,MMP-13蛋白水平上升(P0. 05)。与IL-1β组相比,Diosm+IL-1β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蛋白水平升高,MMP-13蛋白水平降低(P0. 05)。而且,IL-1β组NO、PGE2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Diosm+IL-1β组NO、PGE2和TNF-α水平低于IL-1β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p-P65/P65上升(P 0. 05)。Diosm+IL-1β组p-P65/P65低于IL-1β组(P0. 05)。另外,香叶木素会降低IL-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NF-κB P65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运。结论:香叶木素通过抑制NF-κB通路活化缓解IL-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厚朴酚的体外抗炎活性和对碘乙酸单钠(MIA)诱导的骨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处理的RAW264.7细胞中体外评价厚朴酚的抗炎作用,设立LPS组、厚朴酚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Griess试剂测量培养基中NO的累积;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NOS、COX-2蛋白的表达。MIA诱导OA的SD大鼠模型,分为MIA组、厚朴酚不同浓度组(5、10、20 mg/kg),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取大鼠膝关节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实时PCR分析大鼠IL-1β、TNF-α、IL-6、MMP-2、MMP-9和COX-2的mRNA表达;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PGE 2、IL-6及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厚朴酚抑制LPS处理的RAW264.7细胞中的NO、PGE2和IL-6的产生(P0.05)。此外,厚朴酚抑制MIA诱导OA大鼠模型的IL-1β、TNF-α和IL-6的升高及MMP-2、MMP-9和COX-2的合成(P0.05)。结论厚朴酚在OA大鼠模型中发挥有效的抗炎活性并保护软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两步顺序消化法消化SD大鼠关节软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橄榄苦苷对软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实验进行评估。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50或100μmol/L的橄榄苦苷预先处理,随后用IL-1β刺激细胞24 h,所生成的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量分别用格里斯重氮化反应和酶联反应吸附实验进行评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活化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培养24 h后,其生存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橄榄苦苷可以显著降低IL-1β刺激下软骨细胞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及NO、PGE2的生成。橄榄苦苷通过减少IκB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IL-1β介导的NF-κB通路的活化。结论:橄榄苦苷可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炎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橄榄苦苷对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白细胞介素家族在OA中表达失衡可加速骨关节软骨破坏,且与临床症状及预后密切相关。该家族主要包括IL-1家族、结合含γc受体的细胞因子(IL-2、IL-4等)、IL-6、IL-10、IL-17。这些家族因子的表达对关节软骨起着破坏、保护或调节等多种作用。本文就这些细胞因子在OA中的表达进行综述后发现:(1)IL-1β可通过对软骨破坏酶如MMP、ADAMTS-5蛋白聚糖酶等的调节,与IL-6、TNF-α等相互协同加速关节软骨损伤;(2)IL-18可通过诱导并上调IL-18Rα在软骨表面刺激过量合成MMP-1、MMP-3和MMP-13而增加软骨降解酶浓度,使软骨细胞进入凋亡状态而加速OA进展;(3)IL-12、IL-15和IL-21主要通过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调节来诱导或加速对关节软骨的破坏;(4)IL-6可与IL-1β等相互协同促进关节软骨破坏;(5)IL-7可刺激关节软骨细胞分泌MMP-13而促进关节软骨破坏;(6)IL-4、IL-10和IL-1Ra可通过抑制或拮抗IL-1生物效应起到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7)IL-15、IL-17与关节疼痛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n=50),利用改良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素低剂量组(25 mg/kg)、蛇床子素高剂量组(50 mg/kg)及美洛昔康组(0.78 mg/kg),每组10只.模型制备成功6周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8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HE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及Mankin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a、IL-6、MMP-3、MMP-9及MMP-1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鼠软骨组织中MMP-3、MMP-9、MMP-13、PI3K、Akt、p-Akt、NF-κB及p-NF-K B蛋白的表达.结果 蛇床子素低、高剂量组及美洛昔康组大鼠Mankin评分显著降低,IL-1β、TNF-o、IL-6、MMP-3、MMP-9及MMP-13水平显著降低,且MMP-3、MMP-9、MMP-13、PI3K、p-Akt及p-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蛇床子素改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症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建立KOA大鼠模型,另外10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组。六周后模型制作成功。2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火针组。火针组选取膝前穴、阿是穴和阳陵泉穴,进行火针治疗,每3 d行一次针,共治疗6次。治疗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Lequesne MG评分评估,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后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TNF-α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模型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肥大,表层细胞坏死,巢状增生,潮线消失,呈明显退行性病变。(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5)。(4)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火针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较光滑,细胞排列规则,表层细胞轻度增生,潮线较完整。(6)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火针治疗可有效减轻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降低血清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水平,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微小RNA-7(microRNA-7, miR-7)基因敲减(knock down, KD)对LPS诱导的脑部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课题组用LPS腹腔注射(2.5mg/kg体质量)WT小鼠建立脑部炎性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探针法检测脑组织中miR-7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用LPS腹腔注射(2.5mg/kg体质量)WT小鼠和miR-7KD小鼠;12h后,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TGF-β的mRNA变化水平;ELISA检测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TGF-β的变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通路Akt和p-Akt以及炎性信号通路NF-κB和p-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小鼠炎性损伤模型脑组织中,HE示WT小鼠在注射LPS后,脑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多且miR-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HE结果示miR-7 KD小鼠脑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较WT小鼠显著增多;real-time PCR结果示促炎细胞因子IL-6(P0.01)和TNF-α(P0.0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抑炎细胞因子TGF-β(P0.0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促炎细胞因子IL-6(P0.01)和TNF-α(P0.0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抑炎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miR-7 KD模型小鼠脑组织Akt和p-Akt表达没有明显变化,NF-κB(P0.05)和p-NF-κB(P0.01)表达均明显增加。由此miR-7基因敲减显著促进了脑组织炎性损伤的发生,与NF-κB信号通路传递改变相关,本研究为后续深入探讨miR-7在脑部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