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多卡因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通常用曲克芦丁治疗 ,但部分患者使用曲克芦丁治疗疗效不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利多卡因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门诊收治眩晕患者68例 ,随机分两组。利多卡因合用川芎嗪组 (治疗组 ) 3 6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7例 ,年龄 ( 4 8± 10 )岁。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5例 ,梅尼埃病 8例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例。曲克芦丁组 (对照组 ) 3 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 4 6± 11)岁。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3例 ,梅尼埃病 6例 …  相似文献   

2.
黎发本  何光明 《临床荟萃》1997,12(17):807-807
椎动脉型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为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我们测定了55例颈椎病椎动脉型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患者组 诊断标准:①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②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颈椎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④除外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其它疾病,共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42~73岁,平均52.0±7.1岁。 1.2 正常对照组 体检正常,无慢性病史,近期无急性病,颈椎X光片正常者。共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5岁,平均56.4±6.8岁。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治疗眩晕盛举成,张桂仙新药与临床,1995,14(3):118作者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眩晕3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53±22岁。梅尼埃病13例,脑血栓形成10例,头部外伤性眩晕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肺原性心脏病3例。用法,盐酸纳洛酮0...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一般通过患者主诉来诊断,缺乏客观的依据。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95例临床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患者进行颅外段的椎动脉走向、管径及血流进行检测,旨在评价彩超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999至2004年我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95例患者的椎动脉彩超资料,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56~82岁,平均76.3岁。多数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短暂发作性眩晕,患者转动体位或头颈过度伸、头颅侧转时更容易诱发…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眩晕症中常见原因之一 ,故选择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 1年来用前列腺素 E1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诉 ,全部符合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 [1] 。其中 ,男 2 4例 ,女 3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年龄(6 3 .1± 9.4 2 )岁 ,对照组 3 0例 ,年龄 4 2~ 77岁 ,平均年龄(6 8.8± 7.99)岁。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 E13 0 0 μg+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 0 0 ml静脉滴注 ,每天 1…  相似文献   

6.
小脑出血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可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 ,易误诊 ,我们曾遇 5例本病患者 ,病初均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38~ 6 7岁 ,平均 5 6 .5岁。有高血压病史 3例 ,高脂血症 1例。误诊时间 2~ 13天。1.2 临床表现  5例均以眩晕伴恶心、呕吐起病 ,不同程度头痛 5例 ,眼震 3例 ,入院时意识清楚 3例、嗜睡 2例 ,言语欠流利、声音轻 3例 ,强迫体位 1例 ,共济失调 3例 ,同向凝视 1例 ,巴氏征阳性 2例。 5例均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扩血管治疗 ,病情不但无好转 ,反而…  相似文献   

7.
刘家瑞 《中国康复》2010,25(2):105-105
2007年9月~2009年6月我科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58例,均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痉挛,行走扭曲,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眩晕;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4岁,平均43.6岁;病程5d~10年。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8.2岁;病程3d~1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中奎  王治英 《临床医学》2012,32(6):121-122
目的探讨病毒性前庭神经炎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二者临床不同特点。方法对125例眩晕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其中筛选出31例有明确病毒感染者作为A组,同期94例无病毒感染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作为B组,两组对比。结果 31例病毒感染患者前庭周围性眩晕发生率低于前庭中枢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表现周围性眩晕亦极少。A组经颅多普勒(TCD)异常率低(22.6%),B组异常率高(77.7%)。结论病毒感染后前庭中枢性眩晕容易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眩晕相混淆。TCD对于二者有较好的鉴别意义,应是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患者60例,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扫描,证实有双侧或单侧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并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临床表现。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0~75岁,平均68岁;双侧椎动脉狭窄为12例,单侧椎动脉狭窄18例。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53~76岁,平均67.5岁;双侧椎动脉狭窄14例,单侧椎动脉狭窄16例。 对照组:丹参 10~20 ml+ 10%葡萄糖250 ml, 1次/d静脉点滴;敏使朗6mg,尼莫地平20 mg,3次/d…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919-2920
对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连续检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10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恶心、复视或伴有一过性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1.
眩晕症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东莨菪碱合用苯海拉明治疗眩晕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对象:本组52例患者,男30例,女22例;病程在3天以内;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45岁;临床诊断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9例,美尼尔氏综合征22例,外伤性眩晕6例,药物中毒性眩晕6例,首发眩晕者16例,既往有发作史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眩晕的血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共33例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29—75岁,平均(56.2±6.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于1周内行TCD和DSA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9例(87.88%),DSA显示椎基底动脉异常12例(36.7%),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4例(42.4%),无血管异常7例(21.2%)。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也可能是前循环缺血的表现或功能性因素,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均为2000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凡符合下述条件的病人入选:(1)眩晕多因头和(或)体位变动而诱发,有旋转感及视物晃动或不稳定感。(2)同时至少有一种椎基底动脉发作的其他症状,如眼震、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4)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缓慢、供血不足的表现。入选的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0岁,平均52.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8~69岁,平均51.5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70.85)×109,(210.07±70.45)×109,(201.53±96.76)×109,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82)fl,(9.40±1.76)fl,(9.51±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收集我院住院门诊晕眩发作患者,结合经颅彩色多谱勒(TCD)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52~81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纯表现为眩晕的脑干梗塞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是神经科常见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是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脑干病变的典型表现是交叉征。单纯表现为眩晕的脑干梗塞容易误诊漏诊 ,现将我们遇到的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5 .3岁。原有高血压病 4例 ,糖尿病 1例 ,高血压并发糖尿病 1例。持续性眩晕4例 ,发作性眩晕 2例 ,眩晕严重时有呕吐。伴头痛 2例 ,视物模糊 3例。均无耳鸣耳聋。查体 :1例复视 ,2例水平眼震 ,无其他颅神经损害 ,无锥体束征及躯体感觉障碍。首诊均被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本组 5例头颅 CT仅 1例显示桥脑低…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开展光量子血氧疗法后治疗眩晕症4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19~72岁,平均42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例,外伤后眩晕5例,瓦斯气和煤气中毒4例,药物中毒及严重感染各3例。美尼尔氏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8.
眩晕症在急诊患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较急,因主要有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突发性前庭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作者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通过对110例眩晕症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发现胞二磷胆碱在治疗眩晕症患者有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眩晕发作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颈椎病、高血压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次之.抗胆碱类药物、丁咯地尔、尼莫地平等对症治疗的有效率为91.2%.对部分眩晕反复发作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复杂,确定病因、对症、对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其他多种疾病相混淆,造成临床误诊。2001年6月-2006年10月本院收治小脑梗死13例,首次就诊时均被误诊,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41~77岁,平均6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梅尼埃病3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