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技术和适应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IIIa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疗效,评估术后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野范围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对照分析139例保乳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和88例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保乳术后全乳切线照射46~50Gy(平均剂量49.4Gy),瘤床追加电子束照射10Gy。原位癌均未照射锁骨上野,浸润癌除10例外皆照射锁骨上野(104例)。患侧锁骨上剂量:X线30Gy+电子束20Gy。改良根治术88例患者中,有20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有16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照射,其中有10例行腋下预防照射,剂量50Gy。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评估II-Ia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疗效及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野的疗效。结果:IIIa期保乳患者总生存时间与改良根治无明显差异(P〉0.05);全乳照射46Gy与50Gy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切线野肺受照射〈2.5cm,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受照射2.5~3cm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照射内乳野对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照射内乳野可明显增加心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瘤床放置银夹照射与未放置银夹照射的患者均未发生瘤床复发;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状态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在积极加强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IIIa期患者如有保乳要求,也可试作保乳治疗,但应严格掌握保乳的适应证;切线野照射时,在应受照射区域不漏照的基础上,肺受照射最好小于2~2.5cm;保乳一般不需要照射内乳及腋下;乳腺较小的患者,瘤床手术中放置银夹与否不影响放疗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结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40例,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术后结合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术后保证放疗和随访的跟进,综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保乳术后患者放射治疗内乳照射的必要性,肿瘤位置放置银夹与否及腋窝清扫后腋窝照射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远期转移率及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行内乳照射,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改善;肿瘤位置放置银夹与否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腋窝清扫患者行腋窝照射并不降低其复发率。 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结合放射治疗较改良根治术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术后放疗不必要行内乳房照射,肿瘤位置可不放置银夹,已行腋窝清扫患者不需要行腋窝照射。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的放疗适用于(1)无具体病灶的预防性放疗,如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根治性放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2)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如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诱导放疗;复发和转移病灶的解救放疗,姑息放疗等。1保留乳房治疗的放疗指征术后根治性放疗应尽早开始,一般采用6野照射,即乳腺局部两个切线野,同侧包括腋顶区的锁骨上野、内乳野以及为补充剂量加用的腋后野和乳腺切口野。保留乳房治疗区域淋巴结是否常现给予放疗尚有争议。目前多数认为,当肿瘤位于乳房外象限且腋淋巴结阴性者,仅行乳腺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依据其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等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4例Ⅰ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乳腺癌切除术,20例Ⅱ~Ⅲ期乳腺癌伴腋窝1、2组淋巴结肿大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9例伴腋窝1、2、3组淋巴结肿大者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Ⅲc期及6例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全乳房切除术。术后除Ⅰ期4例外,均行化、放疗等辅助治疗。随访5a观察存活率。结果 4例行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者均存活;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存活10例,生存率50.00%;49例行乳腺癌根治术者存活41例,生存率83.67%;7例行姑息性全乳房切除术者存活2例,生存率28.57%。60例肿瘤直径〈3cm者术后5a生存率(86.67%)高于20例直径〉3cm者(25.00%)(P〈0.05)。结论 Ⅱ期以上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提高患者5a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同步化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放疗组和同步化放疗组各30例。放疗组在行保乳术后仅行放疗,同步化放疗组在行保乳术后同时进行放、化疗。放疗采用放射总剂量为45~50Gy和原发灶及周围2cm范围电子线补充照射10~15Gy对全乳进行照射;化疗采用环磷酰胺500mg/m~2和阿霉素60mg/m~2。结果记录复发、转移例数及不良反应种类、例数,计算两组复发率、转移率。同步化放疗组的复发率、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放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放疗组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使用化放疗能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同时提高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保乳手术的120例按随机及患者意愿原则分为保乳手术组及改良根治手术组,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行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24~84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外形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术后两年间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 ①保乳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②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后遗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总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保乳组的乳房外形美容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对其乳房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患者在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感方面明显弱于改良根治手术组(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改良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保乳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比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和住院时间、并发症、乳房美容度评分以及3年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经过治疗,保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跟改良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度评分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保乳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改良组(P0.05);但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相似(P0.05)。结论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均有一定效果,其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相似,但保乳术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乳房美容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66-3267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每组50例,根治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保乳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随访3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保乳组和根治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分别为70.00%、46.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乳组患者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可有效满足患者的乳房美容需求,且无增加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风险,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其中改良根治术组52例,保乳手术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1年和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行转移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保乳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改良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1年及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行转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年,保乳手术组SF-36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改良手术组(P<0.05).结论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但保乳手术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切除肿瘤,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切除肿瘤,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后、乳房美学效果及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外观美学优良率94.3%与对照组乳房外观美学优良率0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一般健康状况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且具有良好的乳房美学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IMRT(FF-IMRT组)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4例, 每组12例, 术后病理分期0~ⅡB期, 全乳放疗剂量46~50 Gy/23~25次。其中接受化疗者11例(45.8%), 接受内分泌治疗者18例(75%)。对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评估, 对放疗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与FF-IMRT组相比, 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105%、PTV110%高剂量区减少(P=0.000, P=0.023), 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改善(P=0.003, P=0.002)。患侧肺的V5、V20、Dmean(P=0.002, P=0.001, P=0.000), 双肺的V5、V20、Dmean(P=0.010, P=0.002, P=0.009)及心脏的V5、V20(P=0.033, P=0.030)等受量降低。H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0例(83.3%)、2例(16.7%), FF-IMR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1例(91.7%)、1例(8.3%);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HT组患者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2例(100%), FF-IMRT组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1例(91.7%)。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HT与FF-IMRT技术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 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房保留手术(保乳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26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改良根治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的581例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92.7%和84.5%,对照组则分别为91.4%和85.3%。研究组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8.2%和96.4%,对照组则分别为97.6%和95.3%。两组的DFS和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脉管无癌栓患者的3年和5年DFS分别为94.5%和92.1%,而脉管有癌栓患者的3年和5年DFS分别为90.2%和81.3%,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研究组患者中复发12例,其中>40岁的239例中复发5例,而≤40岁的87例中复发7例,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脉管无癌栓的278例患者中复发7例,脉管有癌栓的48例患者中复发5例,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保乳手术后的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为87.4%。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与行传统的乳房切除手术的预后无显著差异,脉管癌栓与保乳手术的预后相关,年龄≤40岁的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周琨 《中国临床医学》2014,21(4):431-43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3月—2010年3月行保乳手术治疗的3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相关性。结果:35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3(9~120)个月;其中14例(4.3%)患者出现同侧乳房局部复发,16例(4.9%)出现远处转移;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5.4%,5年总体生存率为99.1%,5年无病生存率为82.3%;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手术后2~3年是肿瘤局部复发的高峰时期,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及HER-2是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以及HER-2与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组,24例)与保留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治组,28例)治疗早期乳腺癌52例,术后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给予相应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10个月至5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乳组美容效果明显。【结论】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创伤小、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晏军 《华西医学》2009,(5):1178-1179
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国产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2例(5.88%),部分缓解16例(47.06%),总有效率为52.9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月,中位生存期为11.4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或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降期后手术优点.方法 2004年5月-2010年12月19例老年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2~10个月,进行疗效观察,降期后手术及术后同一有效内分泌药物继续治疗并随访,时间1~66个月.结果 自AI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保乳手术组(27例)采用保乳手术,改良手术组(3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均给予患侧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在近期手术并发症、无病生存分析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乳手术组美容效果评价优的患者(22/27,81.5%)显著优于改良手术组,且评价手术近期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组的近期不良反应、无病生存时间与改良手术组相似,但美容评价显著优于改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及副反应。方法42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术后联合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切线野照射46-50Gy/23—25次,后瘤床补量10—14Gy/5~7次。结果随访12~48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97.62%,3年局部复发率4.76%。近期美容效果满意和一般占92.86%。2例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出现3级放射性肺炎,3例Ⅲ度放射性皮肤反应,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近期生存率与乳腺癌根治术相同,近期美容效果满意,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可以接受。对符合条件的早期乳腺癌可推广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