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但对部分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或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需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由于此类病人多数病情重、病史长、年龄大、血管条件差、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者较多、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致使病死率明显增加[1].2006年2月-2007年6月对18例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5月—2010年3月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8.1±3.2岁。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1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3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成形术17例,合并心瓣膜置换术48例,其中合并带瓣人工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3例。平均每例作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1.96±0.85个。结果:术后早期病死8例(12.3%),共出现并发症17例(26.2%);住院病死患者中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重症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再次开胸止血3例。5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后随访48例,失访9例,随访时间1-67个月,平均随访32.2个月,随访期间病死2例,均为非心源性病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49例,其中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1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5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26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11例,双瓣膜置换10例,二尖瓣成形2例;移植旁路血管99支,平均2.02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发生低心排出量2例,肺不张1例,心包积液3例。49例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半年再次出现左房血栓,无死亡事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魏新  刘喜梅 《护理研究》2006,20(12):3163-3164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也随之增多。由于现代手术技术不断进步,监护技术日益提高,间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已列为常规手术.虽然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大,护理难度大,但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602-2603
选取60例接受治疗的心脏瓣膜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对其实施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与分析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死亡5例,顺利出院55例,对患者进行2~24个月的随访观察,6个月后,发生脑梗死1例,13个月后,因心脏功能不全死亡1例,其余53例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均具备基本活动与生活的能力。研究表明,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能够将瓣膜病变彻底解除,为患者心肌再血管化提供充分保障,有效保护患者心肌,尽可能缩短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强 《中国临床医学》1999,6(3):195-196
TheAdvanceofCardiacSurgeryintye90’sZhaoQiang(ShanghaiInstituteofCardiovascularDiseases,ZhongshanHospital,ShanghaiMedicalUniversity,200032)90年代心脏外科的;陆床、基础研究和医疗器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一些经典手术如ROSS、心肌成形术作了改进和重新评价;新的手术,如微创心脏手术、激光心肌打孔(TM)、左室减容术等得以开展;新的心脏瓣膜如无支架瓣膜、Silzone镀银瓣膜已有开发。1冠状动脉外科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减少与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所以引起了广…  相似文献   

7.
王伟玲 《全科护理》2011,9(32):2955-2956
[目的]探讨冠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对18例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联合心脏瓣膜病变同期手术风险极大,细致周到的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278例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278例手术共移植旁路血管392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36例,二尖瓣置换141例,二尖瓣成型63例,三尖瓣成型44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冠状动脉受累以单支受累最多,为123例,双支次之,为102例,多支血管受累53例.单支受累以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多见,回旋支次之.围术期注意心肌保护和心肌缺血预防与处理.结果 换瓣搭桥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96±21)min.围术期死亡18例(8.7%).围术期发生主要脏器并发症比例17.0%.术后IGU监护1.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7 d.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7±9.2)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8.2±10.6)mm,左心室射血分数32%~65%.手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3±7.1)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4±10.6)mm.Logistic Regression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与手术病死率相关.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性高于单一手术,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蓉  杨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327-132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对策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全年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瓣膜手术(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术)病例。结果:2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康复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冠脉搭桥同时施行瓣膜手术的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特殊护理。  相似文献   

10.
4路冠脉搭桥加二尖瓣置换术后1例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萌芽 《护理与康复》2009,8(10):890-892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心病能导致左心室功能受损,出现心源性休克。采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时,因患者术前心功能较差,手术复杂,体外循环和心肌缺血时间长,手术风险较单一手术明显增加,死亡率约为2%~16%。术后早期监护可使临床治疗及预后达到最佳化。2008年2月,本院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建平  熊为民  黄标通  汪更胜  杨彬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83-1584,1587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心脏瓣膜病人7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8~68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4例。二尖瓣置换39例,其中5例为再次手术,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5例,其中再次手术2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51例,左房血栓清除15例,左房成形12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6.9%),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并发症。【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应注重术前准备,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锦娜  李雪梅  谭妙娜  郑莹 《全科护理》2011,9(28):2560-2561
[目的]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病人的术后护理。[方法]对19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心病病人同期实施CABG+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加强术后心功能的维护、呼吸系统监测、康复锻炼、尿量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护、取血管(大隐静脉)患肢术后护理、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等。[结果]出现低心排综合征3例,心律失常5例,肾功能不全2例(应用血液透析1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出现精神症状2例;18例痊愈出院,1例因低心排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加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心病病人同期实施CABG+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8日至2014年6月28日于该院就诊的64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选择冠状动脉旁路术,并同期采用心脏瓣膜替换术进行治疗,分析心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1%;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61±2.84)h、(4.72±1.63)d、(13.31±2.32)d;术后随访得知,61例(95.31%)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心脏瓣膜替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解决心脏瓣膜病所致的心功能改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多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为成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危险性大,医疗费用高,瓣膜置换术后还要终生服用抗凝血药物,同时担心瓣膜本身的功能状况,所以,这类病人手术前后易产生忧虑,惶惶不安,甚至出现心理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5.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复杂的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与手术效果有着重要关系。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患病时间长,体质弱,全身一般情况差,心功能较差,甚至合并有其它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故对体外循环(CPB)的管理要求较高。作者自2003年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以来,共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79例,其中重症患者34例,现将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20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冠状动脉造影,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有无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近十年来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同期40例正常人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进行测量并做了比较。结果: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分析,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均无冠状动脉狭窄,且冠状劝脉直径均在正常或稍超出正常范围。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少见合并冠心病改变。  相似文献   

17.
齐敏克  张坤  陈桂花 《全科护理》2014,(10):882-883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51例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病人中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7.85%),存活47例病人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45例术后随访3个月~48个月,平均9.4个月;存活的病人心功能良好,恢复原工作和学习。[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细致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罗沙  陈满云  陈志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69-117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18例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合并二尖瓣替换8例、主动脉瓣替换6例、MVR+AVR4例。结果:除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外,其余均恢复良好,说明只要处理得当,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术麻醉可以达到平稳、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对29例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细致周到的术后监护即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等监测与维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促进病人疾病恢复的必要手段.结论高质量的护理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造影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我院1998—1~2004—03我院收住43岁以上心脏瓣膜病患,拟行瓣膜置换术前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心脏瓣膜病患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和年龄的发生率等一些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