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考察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外释放与在beagle犬体内吸收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溶片体外释放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eagle犬口服给药后的体内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其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释放的相关性。结果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释放速率ft的关系为:fa=0.812 2ft–9.874 6,r=0.956 8。结论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外释放与在犬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兰索拉唑肠溶片稳定性和溶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贺  孙备  李姜晖  刘羽 《中国药业》2010,19(14):32-33
目的研究不同处方因素对兰索拉唑肠溶片的溶出行为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溶出曲线和加速10 d有关物质含量为指标,对影响兰索拉唑肠溶片的各处方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得出了用于控制兰索拉唑片质量的关键处方工艺参数。结论所得处方参数合理,可用于兰索拉唑肠溶片的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3.
兰索拉唑肠溶片及肠溶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并考察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溶出度的差异。方法 :建立兰索拉唑肠溶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测定并比较兰索拉唑两种不同剂型的溶出度 ,提取溶出参数及方差分析。结果 :(1)各肠溶片及肠胶囊在30min时累积溶出量均>80 % ;(2)A组间Weibull参数T50、Td 和m值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0 05) ,B组亦然 (P均>0 05) ;(3)A组与B组比较T50、Td 间差异极显著 (P均<0 001) ,B组溶出50 %及63 2 %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 ,m比较差异不显著 (P>0 05) ,两组所拟合方程的斜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法作为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重现性好 ,稳定可行 ;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溶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兰索拉唑及兰索拉唑肠溶片中主药及有关物质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Shim-pack C18(5 μm,250 mm×4.6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磷酸(620∶380∶5∶1.5);检测波长为UV 284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 兰索拉唑在16~320 μg·mL-1(r=0.999 9)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注射用兰索拉唑和兰索拉唑肠溶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9.63%, RSD为分别为1.08%和1.03%(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适用于分离和测定注射用兰索拉唑及肠溶片中有关物质及主药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门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布、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日均费用、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药物利用指数大多接近1;处方合格率为96.05%,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结论 该院门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片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2例健康志愿受试者交叉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和兰索拉唑胶囊剂各30 mg,以非那西丁为内标,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结果与结论:健康志愿者口服两种制剂各30 mg后,Cm ax分别为(1 057.26±230.42)ng.mL-1和(1 336.35±288.88)ng.mL-1;tm ax分别为(2.6±0.6)h和(2.1±0.6)h;t1/2分别为(1.85±0.28)h和(1.75±0.34)h;AUC0-12分别为(3 565.34±1 233.03)h.ng.mL-1和(3 951.22±1 375.82)h.ng.mL-1。各参数经统计学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兰索拉唑肠溶片与兰索拉唑胶囊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丸芯上依次包以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备成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制成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胶囊,并考察3批制剂的载药率及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所制微丸圆整度高,外观亮泽,载药均匀、载药率高(平均值在96%以上),包衣效果好;其在人工肠液中45min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大于(94.3±0.76)%,在人工胃液中2h的释放量小于(6.2±1.6)%。结论:所制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现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和耐酸力。  相似文献   

8.
兰索拉唑肠溶片处方及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性质稳定的兰索拉唑肠溶片.方法 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处方和工艺.结果 所制兰索拉唑肠溶片与市售片比较,对湿热、光线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优良的外观.结论 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能明显提高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厂家兰索拉唑口服制剂释放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国内不同厂家兰索拉唑口服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84nm,测定不同厂家的5个品种的体外释放度。结果兰索拉唑浓度线性范围为1.5~18.0mg·mL-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100.1%(RSD为0.20%~0.31%),各个品种的释放度都大于75%。结论不同厂家兰索拉唑口服制制释放度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敏  陈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511-2517
目的 对2012-2016年西安市第一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2-2016年西安市第一医院PPIs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PPIs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门诊和住院患者PPIs的销售金额、DDDs整体呈增加趋势;口服PPIs的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占24.4%、71.3%;注射用PPIs的销售金额和DDDs占比分别为75.6%、28.7%;5年来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注射用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DDDs排名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和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的DDC在5年中均小于10元。注射用兰索拉唑和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5年的B/A均小于1.00。消化科PPIs的用药金额始终为第1位。结论 西安市第一医院注射用泮托拉唑的用量相对较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双脉冲片。方法:采用混合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3层片芯(2层速释层和1层阻滞层),采用干压包衣技术制备杯形片,以时滞时间和累积释药率为指标,评价杯形片的顶层阻滞层辅料、用量以及压片硬度对释放行为的影响,确定片芯速释层和阻滞层处方及用量。结果:顶层阻滞层的辅料、用量以及压片硬度对释药时滞和累积释药率都有影响。确定了片芯速释层和阻滞层的处方和硬度;顶层阻滞层的用量为0.12g,可达到4h的第1个脉冲效果;片芯阻滞层的用量为70mg,可达到8h的第2个脉冲效果。结论:研制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双脉冲片体外释放达到双脉冲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兰索拉唑肠溶片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兰聪贤  刘倩  周燕文 《中国药房》2007,18(8):588-590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30mg兰索拉唑肠溶片,血样加入内标(奥美拉唑)经预处理后用HPLC-UV法测定。结果: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在20.00~2 00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0%。主要药动学参数Cm ax为(876.14±278.11)ng.mL-1,tm ax为(3.81±0.70)h,t1/2为(1.68±0.70)h,AUC0~t为(2 925.04±1 110.88)ng.h.mL-1,AUC0~∞为(3 072.88±1 230.40)ng.h.m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无杂质峰干扰,测得的药动学参数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珐:将头孢丙烯与各辅料进行影响因素考察,选择合适辅料,单因素优化处方工艺,将制得的样品进行湿、热、光照影响因素实验和加速实验考察.结果:按优选处方制备的头孢丙烯口腔崩解片经加速实验考察,有关物质含量<1%,在水中30 min的累积溶出度>8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头孢丙烯口腔崩解片质量稳定,适合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并对自制片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选用适宜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对微丸压片,并将自制片与市售片进行药物体外药物释放度、耐酸力及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自制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结论:优选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处方工艺合理,重现性好,有效地解决了埃索美拉唑镁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该院2009-2011年PPI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PPI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泮托拉唑增长较快;3年中DDDs相对波动,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和泮托拉唑肠溶胶囊保持前3位;DDC则维持稳中有降水平。结论该院PPI使用基本合理,但对使用增长加快的品种应注意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Chen MM  Wang CR  Jin Y 《药学学报》2011,46(1):96-101
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制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 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泮托拉唑钠微丸型片剂。用体外释放度法及扫描电镜法观察压片前后药物的体外累计释放量及微丸形态。结果表明, 优化处方: 衣膜增重55%, 增塑剂含量20%, Eudragit L30D-55/ NE30D为8∶2, 肠溶微丸/辅料 (MCC/PPVP/PEG 6000, 2∶1∶1) 为5∶5时, 肠溶片在0.1 mol·L−1盐酸中2 h累积释放百分数<10%, 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 h累积释放百分数>85%。制备的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片的释药行为较好, 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经济、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病区口服PPI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病区口服PPI的用药量呈先升后降趋势。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均居首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MUPS,20 mg)排序居第2位;奥美拉唑肠溶片(10 mg)的DDDs呈稳步增长趋势,金额序号/DDDs序号为1.67,序号比最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DDC却相对较低;兰索拉唑肠溶片从2010到2011年呈快速增长趋势(137%)。结论:我院病区口服PPI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偏中性介质中不稳定及存在辅料干扰的情况,建立适宜的溶出度测定方法,考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参比制剂及不同厂家仿制药的溶出度,并对该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等吸收点-双波长吸收差值法测定参比制剂及国内A、B两个厂家仿制药在pH 1.2、pH 6.0、pH 6.8、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