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TB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是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自动化仪器。集中了微生物数值编码鉴定技术、微生物快速生化反应技术及反应结果自动检测查询技术 ,而且操作简便 ,鉴定准确 ,药敏结果可靠 ,深受广大微生物实验工作者的好评。整套ATB鉴定系统由数据读取部 (光电识别读取器 )、数据处理部 (微机数据检索及微生物生化、药敏、专家系统数据库 )、数据输出部 (打印 )构成。  数据读取部是影响到整套系统鉴定准确度与药敏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ATB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兼容自动读入(ATB试条 )与人工输…  相似文献   

2.
程素珍 《中外医疗》2016,(16):34-36
目的:分析比较临床血液检验中不同细菌鉴定法结果及与药敏结果的符合率。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检验科收治的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集的100份阳性血液标本,并依据鉴定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研究组中,采取直接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对比两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对于研究组中,临床经直接药敏试验,其细菌鉴定中对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细菌鉴定结果符合率较高,G-球菌中中度敏感﹑敏感﹑耐药符合率分别为97.4%﹑93.8%﹑42.6%;G+球菌中度敏感﹑敏感﹑耐药符合率分别为87.4%﹑92.0%﹑32.1%;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应用直接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提升鉴定结果与药敏结果的符合率,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有良好的检验结果,发挥积极检验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样本选取413例需行血液细菌检验患者其阳性血液标本,将每例样本分作两份,分别实施直接药敏实验与常规药敏试验,观察并分析两种试验结果 中细菌鉴定结果 、药物敏感度、试验所需时间等.结果研究表明,两种试验G+球菌与G-杆菌鉴定符合率达80.93%与89.47%;两种试验的G-杆菌与G+球菌在耐药、中度敏感、敏感等药物敏感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药敏试验操作平均时间可见明显长于直接药敏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均可获取相关病原菌药物特性等有效信息,但直接药敏试验能更快速地获取相应试验结果,可见在实际应用中可为患者针对性治疗与用药争取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4.
陈杏春  赵丽  林伟  农生洲 《广西医学》2007,29(10):1566-1568
目的 对广西微生物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两年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各参评实验室将完成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上报.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并总结.结果 2005~2006年各参评实验室的回报率分别为95.6%、92.8%,细菌鉴定合格率分别为94.4%、92.6%,药敏试验合格率分别为85.9%、83.7%.结论 各实验室对于细菌鉴定正确率比较高,但对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规则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5.
李祖新 《中外医疗》2013,32(6):185-186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方法采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及住院发烧并全身感染患者700份阳性血液标本,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细菌鉴定及药敏符合率。结果 700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427份阳性血液样本,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的总一致率为84.1%。两种检测方法药物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度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Bactec9240系统自动培养检测代替传统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短,有效节约等待药检出结果的时间,能快速将结果报告给医生,对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血液培养显示为阳性后进行细菌的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将结果作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的依据,可以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病死率。在水污染引发流行菌病时,为迅速获取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常常采取对一些阳性的标本直接开展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一般情况下最终的结果与标准法鉴定的结果符合率较高。为进一步探讨直接鉴定及药敏价值,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u’对血培养的阳性标本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开展直接细菌的鉴定与药敏前瞻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结果误判原因。方法运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检出的菌株进行鉴定,仪器鉴定结果与其他检测技术不符,将菌株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传代2代后仪器检测结果与其他检测技术相同。结果细菌的菌龄、菌液浓度和损伤修复直接影响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结果。结论专业人员只有掌握较全面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检验技术,熟悉仪器的操作流程、性能特点,才能快速准确地作出可靠的诊断,发挥自动化仪器在细菌鉴定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套细菌室管理系统,实现报告中文化并与HIS的数据共享.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选用PowerBuilder9.0开发上作界面,利用计算机串口自动接收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的数据.结果 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的细菌名称、药敏名称数据库,实现了报告的规范化管理及与WHONET软件的数据交换.结论 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细菌室的管理水平和为临床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药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对130株临床分离菌株所测的药敏结果作比较。结果肠杆菌科细菌所测15种抗菌药物中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与K-B法有3种完全符合,11种无显著性差异p〉0.05,1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发酵菌所测13种抗菌药物中有2种完全符合,10种无显著性差异p〉0.05,1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的药敏结果基本可靠,但不能完全取代纸片扩散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Sceptor细菌药敏/鉴定仪对1132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8~24 小时内该仪器能对98.6%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该方法比传统手工法及时、准确,且具细菌耐药性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420份血液标本,经血培养仪培养后,同时分别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直接法)和常规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常规检测法)对阳性的169份标本进行比较。结果:对169例阳性标本,其中用常规检测法鉴定出革兰阳性菌杆菌130株,革兰阳性菌球菌39株,直接法鉴定出革兰阳性菌杆菌112株,革兰阳性菌球菌29株。两种方法细菌鉴定的总符合率为85.3%,其中革兰阳性菌球菌符合率76.9%,肠杆菌科鉴定的符合率为86.3%,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所有报警阳性标本的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亦较高,革兰阴性菌杆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分别为94.7%,91.3%,96.3%,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球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分别为96.7%,93.6%,98.9%,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直接法的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报告时间较常规检测方法的报告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与常规检测法一样,其检测结果是可靠、准确的,但更加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性血液标本690份,对每份样本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间G+球菌敏感度无明显差异(Z=-0.217,P>0.05)。两种方法间G-杆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符合率亦无明显差异(Z=-1.109,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符合率较高,直接药敏试验且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临床血液检验。  相似文献   

13.
裴军芳 《大家健康》2013,(21):83-84
目的:探讨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价值。方法:对近年来的药敏报告进行分析,所有细菌均采用半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并采用ATB配套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并同时接受专家的建议,以及时更正和修正纸片扩散法,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根据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临床分析发现,对500株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监控,发现其中200株细胞药敏结果均得到纠正;另外,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中检测出的44株广谱内酰胺酶菌中,其中,有30例经纸片确证为阳性,同时,专家系统还从64件葡萄株中检测出5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传统的药敏检测结果增加了5株,但是经过纸片法检测,其仍旧漏检了4株细菌株。结论: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药敏结果的错误和漏检率,使得检测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高的临床价值,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集的129份细菌检测阳性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检测与鉴定,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药物敏感度结果与菌株分布鉴定结果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鉴定出G-杆菌符合率、G+杆菌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敏感度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G+杆菌抗生素敏感度符合率和G+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89.09%、78.95%、90.48%、89.29%、81.82%和66.67%;直接药敏试验所需平均时间为(9.9±1.2)h,明显短于常规药敏试验的(63.7±8.3)h(P0.01)。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符合率均高,但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更为简单,检验结果更快,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其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8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需要进行血液细菌检验的患者标本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均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其中A份使用常规药敏试验,B份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菌鉴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常规药敏试验作为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检验结果中,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验所需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无明显差别,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旋转恒温箱进行细菌培养的实用性及直接利用阳性培养瓶内细菌进行鉴定和快速药敏试验。方法比较旋转培养箱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显示阳性所需时间,并从阳性培养瓶中提取菌体后,直接进行细菌鉴定和显色快速药敏试验,同时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进行分纯,再进行常规(标准)的细菌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比较符合率。结果利用旋转培养箱和BACTEC9120同时平行培养了105份模拟标本和52份临床标本的细菌,阳性显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直接鉴定细菌与常规法对照,肠杆菌科细菌符合率97.83%,非发酵菌的符合率为72.41%,葡萄球菌符合率90.00%,链球菌符合率68.18%。快速药敏法与K-B法对照符合率为96.82%。结论利用旋转培养箱进行细菌培养可以代替BACTECX3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来缩短血液细菌培养时间;直接法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结果可靠,可养菌不理想;直接显色快速药敏法结果既快速又可靠。  相似文献   

17.
VITEK 2 COMPACT是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快速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全自动分析仪,带有专家分析系统,使用简单、方便,在细菌的鉴定及药敏传统方法上缩小了孵育时间,快速地给临床提供细菌鉴定结果和用药情况,但其鉴定的细菌种类数相对较窄,不是绝对的无菌操作所以我们必须从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步骤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所用试剂和仪器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汪定成  刘树林 《医学争鸣》2004,25(20):1867-1869
目的:比较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一致率.方法:将BacT9050型血培养仪报警的阳性标本,直接上机进行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同时将阳性标本转种平板分离培养,分纯后的菌落按常规法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肠杆菌科的鉴定一致率为95%,对非发酵菌、弧菌科及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一致率分别为75%, 67%, 77%. 两种方法药敏试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Z=-1.002, P=0.316). 结论: 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与常规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而报告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应用Sceptor细菌药敏/鉴定仪对1132株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8~24小时内该仪器能对98.6%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该方法比传统手工法及时,准确,且具细菌耐药性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即细菌培养基成分进行科学配比研究,促使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同一体系内同时对细菌进行鉴定防止耐药菌株泛滥作了初步探讨^[1,2]。方法 采用V型板体系内培养,并同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细菌鉴定报告时间缩短至4~8小时,与常规方法对比其中标准菌株符合率为100%,临床分离株符合率为98%。结论 初步建立了细菌检验的快速常规程序,使临床细菌学检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正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