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代的斗茶     
宋代饮茶风气极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梦梁录》云:“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的是南宋临安的情形,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俗语“开门七件事”,即便贫贱人家,一件也是少不得的。  相似文献   

2.
<正>初到土耳其,一次在用早餐的时候,宾馆的大妈用手来回比划着咖啡和茶,我连声用英语表示tea、tea、tea,生怕她听不懂给我端来那要命的咖啡(土国的咖啡特别苦)。没想到她随即脱口而出:"茶?""是的,是的,就是茶。"我喜出望外,这可是我在土耳其第一次听到人家土人讲汉语,尽管只是区区一个"茶"字,也足以让我感到亲切无  相似文献   

3.
<正>原以为,我今生与茶无缘。小时候我只知道茶是大老远运来的一种植物,也一定含有不小的运费,用它不划算。而我们的关东烟自产自销,且价格便宜。于是,我17岁开始抽烟,一抽就是40多年。偶尔也看到人家喝茶,多是书香门第,富贵人家。我曾好奇,想尝尝它到底有什么魅力。母亲说,"喝它干啥,刮肠子。"有人告诉她,"助消化。"母亲更有话在那儿等着:"好不容易吃点东西,巴不得在肚里多存一会  相似文献   

4.
鲜香角角鱼     
<正>"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先生在其小说《边城》的开篇,对边城茶峒就有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当我们站在清江边,以一种惊讶的表情打量茶峒时,觉得沈先生的描述并不夸张,也并非杜撰,这里的山、水、白  相似文献   

5.
正《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可谓"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品茶栊翠庵"中,妙玉为贾母捧出"老君眉",是产于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茶叶嫩绿似莲心,清香淡味。贾母喝着这象征长寿的茶,当然高兴。"寿怡红开夜宴"中,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更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小说第八十二回,黛玉叫紫鹃:"把我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散发清香的龙井茶盛满了黛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之大,各国饮茶习惯各不相同。笔者爱喝茶,但却不讲究,不管什么品种的茶,只是渴了,想喝时倒上水泡好就喝。到澳大利亚旅游,看到人家的茶分早茶、中茶、晚茶,方知这喝茶也有学问。我做海员到过世界多地,细细观察饮茶,各国有各自的习俗爱好,方法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在泰国,曾细细观察人家喝茶,他们常在一杯滚热的茶里放些小冰块,就像西方人喝酒加冰一样,这样很快就凉了。泰国气候炎热,饮这种茶使人感到凉快、舒适,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相似文献   

7.
陈芳 《健康天地》2009,(4):40-41
<正>"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有人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这首《古丈茶歌》飞出宋祖英的歌喉,传遍了全国,传向了海外。古丈的毛尖茶,也随着宋祖英的歌声,走出了湖南,走向了海外。  相似文献   

8.
我一生是个“急火性”,干啥事都恨不得一步到位。下班回家,还没进宿舍大院我就掏出了家门钥匙,吃饭我从没细嚼慢咽过,再好的茶我也不去细咂细品,拿起茶杯就“咕咚咕咚”地牛饮,连如厕我也恨不得每次都能“热情奔放”……至于交电话费在银行柜台前等人家按部就班、慢条斯理地敲电脑;跑批文看人家一边打情骂俏一边找资料,我更是火急火燎,大声催促。结果,没少换来人家的白眼或刁难。  相似文献   

9.
翻阅《红楼梦》 ,你会看到贾府上下有一个生活习惯 :喝茶。芳茶飘香在字里行间 ,把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充分展示出来。同时 ,也道出了茶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贾府这样的皇亲国戚和官宦人家 ,喝茶最讲名气 ,一般都是“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和“龙井茶”。这些茶在历史上都是献给皇帝的“贡茶”。茶的颜色清心和目 ,泡水后汤色明亮 ,品起来味道纯正 ,乃茶中之上品。至于警幻仙姑招待宝玉“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的“千红一窟”茶 ,那可算是茶中之稀世珍品了 ,恐怕凡间难寻。贾府中对茶具也是非常讲究的。在王夫…  相似文献   

10.
清雅茶膳     
正茶膳,即以茶入馔,形成茶粥、茶饭、茶菜、茶饮料等,从而创出全新的清雅保健食品。茶膳,是"吃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饮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翻开中华茶文化的历史书籍便会发现,将茶入馔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早在周朝,我国就有吃茶的记录了。据《诗经》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然而在以往,庄稼人却难得与茶沾边。 小时家境不好,终日辛劳,一家人难得温饱,一年到头难得喝上几杯香茶。那时,村里五十多户人家,能以茶水解渴的不过三  相似文献   

12.
品茶悟廉     
<正>《茶经》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可以说是饮茶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如果我们再联想到《易·否象传》中"君子以俭德避难"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真正寓意。看来最宜饮茶者,君子也。为何古人把茶提到如此高度?茶之性,俭也。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待客以礼,清茶一杯,俭而不奢,乃茶事之基本内涵。茶之味,甘也。叶苦味甘、啜苦咽甘、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13.
李文  劳霖  子宏 《健康天地》2009,(4):23-25
<正>藏茶,顾名思议,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饮品,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族谚语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相似文献   

14.
正男人如茶女人如水男人如茶,而男人和女人所生活的环境就好比是一个茶杯,在这个大的茶杯里要能泡出好茶,就需要很好的水温一样,有了好的水温也不见得就能泡出好茶,还需要有好茶,二者缺一不可。男人如茶,是用来泡的。冲泡男人,自然不可以是白开水、自来水乃至于洗澡水,不是说"女人是水"吗?水泡茶天经地义,所以以前那些关于男人是泥、墙、钢筋、塔吊等稀奇古怪的比喻也统统  相似文献   

15.
<正>闽南人把茶叶称为‘茶心’,可见茶在闽南人中占据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居家过日子的‘柴油盐米酱醋茶’,文人雅仕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唯茶是缘,更是不在话下了。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而茶则是水中至情之味。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也";茶则是:"品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呢茶可以修身养性一点也不假。所谓茶心,茶可清心也!一曲悠扬琴音,一屡芬芳茶香。在这浮华的世界里,一切皆是过往浮云。品茶犹如品人生。  相似文献   

16.
郑荔 《健康天地》2011,(10):74-75
<正>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在水乡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农村更为盛行,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7.
林勇 《健康天地》2009,(6):54-55
<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福建武夷山,不仅山水迷人,而且此间"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以及山间绿茶同样令人唇齿留香。与中国其他茶乡相同的是,这里也有悠久的茶史,还有散落在民间各种风格迥异的茶俗,摆茶就是其中一种流传千年的茶俗。不少人慕名来到武夷山吴屯乡,探访这里流传千年的茶俗——摆茶。  相似文献   

18.
也说吃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说法的由来目前可考的文字记载来自宋代吴自牧《梦粱录》:"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直接证实了醋很早就成为居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食醋是我国传统的酸性调味品,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是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梁、黄米、糯米、籼米等)为主料,谷糠、稻皮等为辅  相似文献   

19.
《健康天地》2009,(12):35-35
<正>2007年4月8日,从故宫迎回故乡云南的百年"金瓜贡茶"震撼了茶界,这珍贵的历史文物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  相似文献   

20.
男人刚进家门,女人就伸出了手。男人知道女人要钱。男人慢慢掏出来递给了女人。女人接过钱数了数死盯着男人:"就这点?!"男人说:"全给你了!"并把衣兜翻了个底朝天。女人说:"隔壁的军娃跟你一块儿去的,为啥他领回来了五千多块而你才三千块?"男人怯怯地说:"人家是大工。"女人哇地哭起来:"你是男人,人家也是男人,你还比人家壮实,可你咋就没有人家有本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