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评价应用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的止血方法 ,禁食,监测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出血过多时应及时输血,保证血容量,维持血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待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稳定给予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0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胜华 《中国处方药》2014,(12):109-110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常规组(n=23)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联合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常规组,输血量少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止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66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内镜止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69.70%,72 h后再出血率3.03%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2.0±0.5)d、黑便消失时间(3.2±0.5)d、肠鸣音恢复时间(2.0±1.0)d、住院时间(6.5±1.5)d均短于对照组的(3.0±0.5)、(5.3±1.0)、(5.0±1.0)、(12.0±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内科止血治疗,内镜止血术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风险低,且患者治疗后恢复快,是优选止血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3例,分为对照组(n=70)和内镜组(n=83),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内科止血措施,内镜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对照组止血率为82%,再出血率为11%;内镜组止血率为94%,再出血率为2%;对照组的止血率低于内镜组,再出血率高于内镜组,内镜组的出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能提高止血率,降低再出血率,缩短出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4例患者采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为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剖腹手术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显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方法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内镜止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量、加内镜后止血率以及止血后出血率等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2.0%,对照组则只有66.0%,且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加内镜后止血率以及止血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结论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镜直视下直接给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82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出血后24~48 h内行胃镜检查并在内镜下喷药止血,对照组进行常规止血治疗,比较内镜下止血和常规药物止血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内镜下喷药止血治疗总有效率达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喷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下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数据进行分类,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基于第一组患者的治疗,第二组患者接受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第二组肠鸣恢复时间是(2.35±0.32)d、止血时间是(2.12±0.35)d、住院时间为(3.58±1.52)d,均比第一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显着高于第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采用内镜止血。内镜止血具有一定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止血方式,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择期内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降低再出血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殷跃文 《贵州医药》2014,(4):333-335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挑选了120例选择在我院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70例采用内镜治疗,在内镜下用相关机械进行止血,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就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的再出血率以及回访中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对两组进行了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住院治疗时闸、出血停止时间以及再出血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治疗时间短,再出血率低以及治疗后优良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诊内镜下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喷洒止血、黏膜下注射止血、钳夹止血、高频电极电凝止血,止血术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降低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刘莉  洪喆  於健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50-3351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输血、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疗程为3d.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24h尿量,72 h内再出血例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9%(x2=5.79,P<0.05);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t=7.69,9.91,x2=4.80,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安全高效,且可减少再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442.52±102.61)ml、止血时间(7.33±3.64)h、住院时间(10.32±2.51)d均优于对照组的(556.49±120.65)ml、(9.45±2.31)h、(12.95±3.3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APTT、PT水平分别为(393.64±49.58)mg/dl、(28.24±1.36)s、(10.52±1.92)s,均优于对照组的(320.14±48.61)mg/dl、(30.36±1.17)s、(12.66±2.04)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为消化科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80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腹胀、头痛等)、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一般对症治疗,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临床指标(住院天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再次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0, P=0.0442<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止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输血量少于常规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良好,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对其预后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曲肽(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及48h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9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泮托拉唑治疗,实验组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6.14±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守药物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持续时间、肠鸣恢复音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疗效、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21±1.24)h、(16.78±1.84)h、(4.11±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9.25±2.94)h、(26.12±1.81)h、(6.78±1.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PaO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血红蛋白(114.51±13.21)g/L、血氧饱和度(96.56±2.01)%、PaO2(84.64±7.52)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12±5.21)g/L、(95.56±2.21)%、(76.64±6.78)mm Hg,APACHEⅡ评分(8.56±1.0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6±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药物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止血,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感染的影响。方法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遵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死率与再出血率、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2.42±0.23)d、功能恢复时间(3.32±0.54)d、治疗时间(7.46±1.43)d,均短于对照组的(4.51±0.93)、(5.76±1.18)、(11.56±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再出血率为9.30%,均低于对照组的9.30%、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感染率为27.91%,低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比常规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抑制感染情况,预防患者消化道再次出血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1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A组24h止血显效率为81.08%高于B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止血时间A组为(20.78±5.46)h短于B组的(27.14±5.9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再出血率A组为2.70%低于B组的14.82%,A组输血量为(1.68±0.56)U少于B组(2.89±0.53)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疗效,较单用奥美拉唑有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