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上级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行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比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8.73±2.15vs9.85±2.46min)、拔管时间(10.83±2.94vs12.03±3.36mi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麻醉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影响较小,麻醉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在肺部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 90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后恢复情况及生命征差异.结果 两组插管时、插管后、手术10min,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4%.观察组苏醒时间(7.68±3.15) min,拔管时间(9.86±2.69)min,疼痛评分(25.48±3.45)分;对照组苏醒时间(11.85±2.37) min,拔管时间(13.84±3.78) min,疼痛评分(64.48±6.48)分.两组术后4个时点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能够有效减少肺部通气对患者手术视野的影响,并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征的变化,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6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呼吸状态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麻醉后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动脉压,家长麻醉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家长麻醉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状态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时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结束研究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且对血压、心率、动脉压的影响较小,还可缩短恢复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8例,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行麻醉维持,于完成脊柱矫形内固定术时行唤醒试验,唤醒成功后以丙泊酚、芬太尼加深麻醉后维持。记录患者手术用时、唤醒时间及苏醒时间,并观察患者唤醒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用时(316±47)min,唤醒时间(524±85)s,唤醒质量均满意,苏醒时间(397±83)s。唤醒后MAP、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控性好,生命体征平稳,唤醒质量高,术后苏醒及时,无术中知晓,是1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分析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地佐辛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140例接受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异丙酚二联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异丙酚、地佐辛三联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术后各时段VAS评分、苏醒期镇静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始10 min,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本组术前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前5 min,对照组患者MAP、HR均低于本组术前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0 min、手术结束前5 min,实验组患者MAP、H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8 h,实验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04±0.96)、(4.02±1.58)、(3.08±1.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2.15)、(6.24±2.19)、(4.93±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21、6.8780、6.3244, P=0.0000、0.0000、0.0000<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镇静评分为(0.47±0.19)分,低于对照组的(1.25±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416, P=0.0000<0.05)。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46, P=0.5459>0.05)。结论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地佐辛三联麻醉方案,可在高质量、高安全性的基础上为手术提供有效的麻醉条件,且麻醉镇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剩余3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诱导麻醉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气腹30 min和术毕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96.6±8.1)min、(4.3±1.2)min、(6.1±1.6)min,对照组分别为(98.2±9.4)min、(9.3±1.7)min、(13.2±3.2)min。观察组术毕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安全可靠,患者麻醉诱导较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受全身麻醉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进行单独麻醉,对照组则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进行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对患儿进行麻醉,在患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减少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效果远远优于七氟烷单独麻醉,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苏醒质量。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七氟烷组、丙泊酚组各60例,分别采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结果:丙泊酚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PAED峰值、均值,m-CHEOPS峰值、谷值、均值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苏醒质量,相较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64例小儿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实施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及躁动时间> 15 min的比例。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为(15.27±2.19)min,躁动评分为(1.82±0.52)分,躁动4例(12.5%),躁动时间> 15 min 1例(3.1%);对照组分别为(15.03±2.33)min,(2.71±0.62)分,13例(40.6%),5例(15.6%),研究组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及躁动时间> 15 min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全麻患者单用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而复合瑞芬太尼可明显减少躁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得普利麻)复合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58例全麻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予以Dex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8.56±2.42)min,短于对照组的(11.42±2.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T1)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T2)~术后5 min(T4)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本组T1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1.15±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55±0.42)分,Ramsay评分(2.68±0.45)分高于对照组的(1.79±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复合Dex的麻醉方式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为9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6.95±2.14)min、麻醉维持时间(48.23±11.25)min,与对照组的(6.73±2.28)min、(49.42±10.6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较麻醉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19±1.87)min、睁眼时间(7.85±2.60)min、拔管时间(9.56±2.94)min均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0%,对照组为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可达到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案的安全性更高,可加快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对比不同静吸复合麻醉用药策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7例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 年龄(43.47±5.28)岁]和对照组[63例, 年龄(43.59±5.14)岁]。两组实施不同静吸复合用药策略, 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 观察组给予七氟醚+瑞芬太尼。对比两组麻醉安全性指标, 麻醉前、术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A)、血清皮质醇(COR)], 围麻醉期不良反应风险。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分别为观察组(28.73±0.25)分比对照组(28.69±0.28)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0, P=0.397);术后1 d两组MMSE评分分别为观察组(28.02±0.24)分比对照组(27.11±0.2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4, P<0.001)。观察组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为(...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对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小儿2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119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3 min、手术开始3 min后、手术结束前 3 min、拨管后5 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躁动例数、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丙泊酚组 SBP、DBP 与 HR 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烷组SBP、DBP与HR水平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七氟烷组(P均<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躁动率、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质量更高,是小儿外科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七氟烷喉罩吸入和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法的非住院眼科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比较2种药物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眼整形、视网膜和角膜等手术的2773例患儿,年龄4个月~14岁。分为七氟烷喉罩麻醉组(七氟烷组,1074例)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氯胺酮组,1699例)。七氟烷组男698例,女376例,平均年龄(4.0±3.0)岁。氯胺酮组男1056例,女643例,平均年龄(5.4±3.0)岁。七氟烷组患儿面罩下吸入七氟烷,其浓度从5%逐渐增至8%,氧流量为5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并置入喉罩,术中用1.5%~2.5%七氟烷维持麻醉。氯胺酮组患儿开放静脉后给予氯胺酮2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术中用0.5~1.0mg/kg氯胺酮间断静脉推注维持麻醉。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Aldrete评分、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及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儿离开PACU时Aldrete评分均为10分;患儿在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组为(23.6±16.1)min,氯胺酮组为(56.2±3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七氟烷组内行不同术式患儿PA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眼整形术患儿的PACU停留时间较行斜视矫正术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的患儿有90%在麻醉诱导期出现一过性心动过速,但均在10s内恢复正常。氯胺酮组有6例患儿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2%。患儿术后兴奋躁动的发生率七氟烷组为47.6%(511例),氯胺酮组为39.8%(676例);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例七氟烷组为8.4%(90例),氯胺酮组为10.2%(17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喉罩吸入较氯胺酮静脉注射的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眼科非住院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10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B组吸入七氟烷+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C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及麻醉质量等.结果 C组患者SBP、DBP及HR在各麻醉各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pH值、PaCO2、PaO2水平在各麻醉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时间短于A、B两组[(9.47±3.46)minvs.(17.51±8.64) min,(9.47±3.46) min vs.(18.27±7.23) min;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21.60±9.34) min vs.(25.35±8.90) min,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A、B两组[(14.01±5.42)min vs.(21.60±9.34) min,(14.01±5.42)min vs.(25.35±8.90)min;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质量最好,为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接受斜疝手术的1~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骶管麻醉组(观察组,n=40)和丙泊酚组(对照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65.1±16.7)s、术后清醒时间(10.2±7.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55.1±13.6)s、(42.2±11.8)min,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意识消失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维持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拟于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用密封信封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3±6.52)岁,产次(2.86±0.58)次;观察组患者年龄(49.24±6.87)岁,产次(2.92±0.63)次。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间断吸入七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组予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单纯静脉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后5 min(T3)、术毕(T4)、拔管时(T5)、拔管后30 min(T6)7个时刻]与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和术后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更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2例(5.88%),对照组术后躁动10例(29.41%),两组躁动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时刻,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存在明显波动(均P<0.05),观察组患者T2与T3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心动过缓,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案,且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宫外孕患者麻醉诱导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行宫外孕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镇痛及镇静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T0)...  相似文献   

20.
刘济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9+43-39,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者插管前、插管后5min、10min时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前后各时间点的SPB、DPB、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插管前后SPB、DP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SPB、DPB、HR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是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