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快速静脉注射ATP20mg终止9例15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14例次即刻终止,有效率93.3%.从注射完毕到PSVT终止平均11.4±3.9s,窦性停搏平均6.4±2.7s,自PSVT终止到恢复稳定窦性心律平均24.2±10.3s.结合文献讨论了ATP终止PSVT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3例次ATP治疗PSVT的效果,总有效率56.5%,9例次高浓度快速注射者8例转复。器质性心脏病者副作用较多,1例冠心速注高浓度ATP后,发生心室颤动和阿-斯氏综合征。这一结果提示: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PSVT伴AVB者疗效也很低;病因和药物浓度是决定副作用的因素。因此,对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尤其冠心病人,应避免高浓度快速静脉注射ATP。  相似文献   

3.
甘苏庭 《右江医学》2002,30(3):187-188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 (ATP)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 :2 6例自发PSVT患者 ,肘静脉为给药部位 ,以 2 .5mg、5mg、7.5mg、10mg为起始剂量 ,若前一剂量无效 ,以 2 .5mg为递增量至 10mg止 ,如仍无效 ,则递增至 15mg及 2 0mg ,直至PSVT终止或因副反应较重不能耐受。结果 :终止PSVT所需剂量最小 2 .5mg ,最大15mg ,终止全部PSVT所需ATP平均剂量为 8.35mg± 2 .71mg。静脉注射ATP后的副反应随ATP剂量增大而增高。结论 :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 ,以 5mgATP为起始剂量终止PSVT的累积有效率为 48% ,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认为推荐此剂量为起始的递增用药方法可终止PSVT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和维拉帕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PSVT患者44例随机分为ATP组(21例)和维拉帕米组(23例),分别经静脉给予ATP和维拉帕米,观察两组的疗效、从用药到PSVT终止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ATP组转复成功率为85.7%,与维拉帕米组(8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从用药到PSVT终止的时间为(41.2±17.9)s,显著短于维拉帕米组(921.6±603.4)s(P<0.01).ATP组和维拉帕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和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窦性停搏等严重心律失常.结论:ATP治疗PSVT有效、安全,与维拉帕米转复成功率相似,但起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妊娠期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ATP 10 mg加5 ml生理盐水稀释,快速静脉注射,5 s内注射完毕;观察10 min,未终止者改用ATP 15 mg(用法同前),再观察10 min,仍未终止者ATP改用20 mg,如再不终止,则停止ATP治疗.同时监测胎心音.结果 PAVT总终止率96.4%,转复时间均在30 s以内,ATP诱发的窦性静止最长时间为3.3 s,无损害孕妇及胎儿的严重事件发生.结论 ATP治疗妊娠期女性PSVT是高效、快速、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妊娠期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ATP10mg加5ml生理盐水稀释,快速静脉注射,5s内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终止者改用ATP15mg(用法同前),再观察10min,仍未终止者ATP改用20mg,如再不终止,则停止ATP治疗。同时监测胎心音。结果PAVT总终止率96.4%,转复时间均在30s以内,ATP诱发的窦性静止最长时间为3.3s,无损害孕妇及胎儿的严重事件发生。结论ATP治疗妊娠期女性PSVT是高效、快速、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 (ATP)及其联合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SVT患者共 49例 ,随机分为A组 (2 2例 )和B组 (2 7例 ) ,A组静脉注射ATP0 .2mg/kg ,B组静脉注射ATP0 .3mg/kg及阿托品 0 .5mg。间隔 1 0min后A组无效患者改用B组方案治疗 ,B组无效患者改用A组方案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 62 .8% ,B组为 92 .6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A组无效 7例患者改用B组方案治疗后 5例有效 ,B组无效 2例患者改用A组方案治疗后无 1例有效。A组全身性副作用发生率为 77.2 7% ;B组为 37.0 3 %。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72 .73 % ,B组为 44 .4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0 .0 5。结论 应用ATP0 .3mg/kg加小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PS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 10 mg)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TP组23例和维拉帕米组25例,在动态心电监护下分别静脉注射ATP和维拉帕米.结果 ATP组转复有效率为87.9%;维拉帕米组转复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从用药到PSVT终止时间为(30.1±7.5) s,显著短于维拉帕米组的(466.0±232.0) s(P<0.05).ATP组与维拉帕米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其发生率分别为27.8%和28.6%,但不良反应的消除时间ATP组<1 min,而维拉帕米组<10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ATP与维拉帕米相比,尽管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但ATP起效快、不良反应消失较快、价格低廉,可以作为基层医院和急诊治疗PSVT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ATP和普罗帕酮在终止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奈件的PSVT患者随机分为ATP组(46例)和普罗帕酮组(52例),分别经静脉ATP和普罗帕酮推注,记录给药前后和给药期间临床和心电图状况.以心电监测到PSVT转为窦性为转复成功.转复律时间以静脉注射药物开始计算,至PSVT终止结束.结果 ATP组转复成功率为89.13%,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率为84.61%.ATP组从用药到PSVT终止的时间,显著短于普罗帕酮组.ATP组和普罗帕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和23.3%.整个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三磷酸腺苷是治疗PSVT有效、安全的药物;与普罗帕酮转复成功率相似.但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PSVT患者38例,均给予吸氧等一般治疗,在心电监护下给予静脉注射ATP,0.1~0.2mg/(kg·次),于3秒内快速静脉注射,无效者重复给药1次,注射5秒内复律为有效,第1次用药后5分钟无效加至0.2~0.3mg/kg,重复1次.仍无效者改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应用ATP治疗后38例中37例有效,有效率97.4%.38例在注射ATP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在2分钟内自行消失.结论:静脉注射ATP治疗PSVT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NSTE-ACS患者76例(男43例,女34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尿激酶30万U/d,共7~10d,对照组未使用尿激酶,其他治疗方法与溶栓组完全一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出血并发症及心血管意外等情况,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1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有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组未出现急性心脏事件。2溶栓组FIB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FIB无明显变化,溶栓前后Plt、PT、APTT无明显变化。结论:1NSTE-ACS患者进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率。2在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且出现纤溶亢进,提示小剂量溶栓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疗效不佳时,加用硫酸镁治疗的作用。方法:101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54例除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47例除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加用冻干丹参治疗。结果:给药2h内硫酸镁组心室率降止100次/min以下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在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可起到辅助和加强治疗效果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律平(Propafenone)与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速)82例患儿分为心率平治疗组(38例)和三磷酸腺苷治疗组(44例),分别应用静脉注射心律平和三磷酸腺苷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93.2%,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78.9%,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P<0.05);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21.2±7.8s,心率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8.4±7.5min,三磷酸腺苷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心率平组(P<0.05)。结论: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均有效,但三磷酸腺苷有效率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率平,不良反应虽大于心率平,但持续时间短且可自行缓解,应作为儿科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在老年病人术后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本病房 15例老年全麻术后发生心动过速病人 ,除外常见致心动过速的原因 ,给予小剂量硝酸甘油 ,初始剂量 0 2 5~ 0 5 μg/(kg·min) - 1,最大剂量不超过 1 0 μg/(kg·min) - 1,观察硝酸甘油对心动过速的影响。结果 小剂量硝酸甘油应用后 ,心动过速缓解 ,血压下降不明显 ,且未见心动过缓、头痛及加重心动过速等副作用。结论 对于老年术后出现的各种心动过速 ,在除外其它外科常见致心动过速的原因后 ,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 ,对控制心动过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配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1 0 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 ,选用曲美他嗪 2 0 mg,每天 3次 ,同时合用辛伐他汀 1 0 mg,每晚睡前服用 1次 ,连续口服。疗程 ( 6周 )结束后观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WBC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6% ,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经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与 WBC对照 ,治疗组血清胆固醇、C反应蛋白、WBC显著下降 ( P<0 .0 1 ) ;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有明显改善 ( P<0 .0 1 )。结论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可选用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配伍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甘草酸二胺组45例,给予甘草酸二胺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甘草酸单胺组43例给予甘草酸单胺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在治疗5天和1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5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55.56%,甘草酸单胺组30.23%(P<0.05),治疗后10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88.89%,甘草酸单胺组55.81%(P<0.01),各项肝功指标对比提示甘草酸二胺的降酶作用显著。结论: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后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焦秀清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43-44,47
目的观察地尔硫革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经应用抗血小板、抗凝、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抗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地尔硫革72h治疗,从小剂量开始,依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率、血压、心功能等谨慎调整地尔硫革的剂量。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波变化、心率、血压、心功能及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地尔硫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减轻(只〈0.01):治疗后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1),心绞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93_3%。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革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的老年AML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沙利度胺100mg/d连续口服,小剂量HA方案为高三尖杉酯碱(har)1~2mg/d,静脉滴注,d1~14。阿糖胞苷(Ara-c)25~50mg/d静脉滴注,d1~14。14d为1疗程。1~2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1疗程达完全缓解者用常规DA、MA、EA等方案进行巩固治疗,连用2疗程不缓解者则更换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CR率30.4%,总有效率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不良反应除骨髓抑制外,无严重感染、出血及重要脏器损伤,无早期死亡病例。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人AML疗效确切,相对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对 96例发病在 4 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给予速避凝及普通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极显著的差异 (P<0 .0 1)。结论 速避凝为新一代抗栓药 ,具有疗效好及副作用少等优点 ,对脑梗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早期确诊的102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75mg,2次/d,共服3d,另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1mg/kg·b.W.,24h后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0.1 mg/kg·b.W.。对照组86例,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1mg/kg·b.w.,24h后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0.1 mg/kg·b.w.。结果 94例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治愈率为92.20%。对照组治疗成功70例,治愈率81.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