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冷损伤血管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由基在血管冻结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对测定治疗措施的意义。方法 分离Wistar大鼠胸主动脉,将其置于-20℃冰溶中分别冷浆1、2、4min,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冻结后的损伤情况。并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维生素C。对冻结所致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测定血管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血管中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血管暴露于-20℃环境1、2、4min后,血管培养液中LDH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变化对高糖或(和)高胰岛素(Ins)环境下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含22mmol·L^-1Glu或(和)100Mu·L^-1Ins的DMEM培养液中加入2 ̄20μmol·L^-1(终浓度)的PLA2抑制剂AACOCF3与VSMC共同孵育72h后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内毒素(LPS)造成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一氧化氮(NO)在LPS所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LPS组肺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蛋白(Pr)含量均增高;光镜下见肺充血、水肿,透射电镜见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伤。NO诱生酶抑制剂(AG)予处理后,肺系数明显变小(0.78±0.04:1.03±0.1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DH(224.11±20.60U/L:458.20±69.10U/L)和蛋白(0.92±0.13:2.43±0.58mg/L)含量明显降低;光镜、电镜均证实肺损伤得到保护。以上结果提示内源性NO介导了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竹叶功能因子生物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英  唐莉莉 《营养学报》1998,20(3):367-371
目的:研究竹叶功能因子的生物抗氧化性质。方法:实验一,在用化学发光法(CL)考察发现竹叶提取物(BambooLeafExtracts,BLE)普遍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自由基效能的基础上,测定竹叶功能因子(BambooLeafFunctionalFactors,BLFF)清除O2和OH的有效浓度范围。结果:分别在0.1~10mg/L和10μg~1g/L之间。在X-XOD-Luminol的O2产生体系中,当BLFF试样浓度加大到5g/L(相当于6300倍的IC50)时,抑制率仍稳定在100%左右;在VC-Cu2+-H2O2酵母多糖的OH产生体系中,当试样浓度达到5g/L时,同样没有表现体外促氧化作用,表明BLFF有着优良和稳定的抗氧化活性。实验二,用邻苯三酚(PR)自氧化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定了不同竹叶制剂对O2的清除作用,从多个体系和不同手段进行验证。结果:与CL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实验三,观察竹叶有效成分对生物体内源性抗氧化酶系的诱导作用。以蜂花粉为阳性对照,进行老龄小鼠的BLE喂养试验,连续灌胃35天后,用CL和DTNB法测定全血的活力。结果:BLE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和GSH-Px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β-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身笏  梅节 《营养学报》1999,21(1):22-27
目的:进一步探讨亚硝胺通过脂质过氧化而致癌的可能途径,以及研究β-胡萝卜素(β-C)和核黄素(VB2)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影响亚硝胺致癌的可能途径。方法:将50只二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在每日灌胃二甲基亚硝胺(NDMN)1.75mg/kg的基础上,每日分别给予β-C25mg/kg和/或VB218mg/kg补充,实验期为28天。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液,摘取肝脏和肾脏,测红细胞和肝肾匀浆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血清和肝肾匀浆MDA含量,血清ROOH以及全血Hb含量。结果:1.NDMN可使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MDA和ROOH产生增多(P<0.05)。2.添加β-C后,SOD和GSH-Px活性有明显提高(P<0.05),MDA和ROOH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3.添加VB2后,肝SOD和全血GSH-Px活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MDA和ROOH的含量没有差异(P>0.05)。4.同时补充β-C和VB2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单纯β-C组基本一致。结论:脂质过氧化也是亚硝胺致癌的途径之一;一定剂量的β-C可对抗NDMN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核黄素对提高抗氧化?  相似文献   

6.
支链氨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爱玲  高兰兴 《营养学报》1998,20(2):138-141
目的: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对照组;C组:ISO+BCAA组,其中B、C组用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用酶试剂盒和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血清、心肌中LDH、GOT、α-HBDH、CK、PK的酶活力及心肌中K+、Mg2+、Ca2+离子的含量。结果:B组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α-HBDH、CK、PK的酶活力均明显升高,心肌中Ca2+的含量也显著升高,而Mg2+的含量明显降低,K+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不显著。C组大鼠血清中LDH、α-HBDH、CK、PK的酶活力明显低于B组,而且CK的活力接近正常水平;心肌中LDH、GOT、α-HBDH、CK的活力均低于B组并达到正常水平。补充BCAA后能有效地拮抗心肌细胞内钙的增加,使心肌内Ca2+含量明显低于B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BCAA不能升高受损心肌中Mg2+的含量。结论:给予BCAA对心脏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杀虫双蓄积毒性的实验研究张文成1张敏1徐瑞成1陈小义1芦青1陈叙龙2杀虫双(Dimehypo)是沙蚕毒素(Nerestoxin)类仿生农药中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其有效成分分子式为C5H11NO6S4N2,化学名称为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  相似文献   

8.
染铅大鼠血清NO、NOS、SOD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讨染铅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采用钦水染毒制造动物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NOS催化L-Arg法测定血清NOS活性,亚硝酸盐显色法测定血清SOD活力。数据分析采用SAS6.12统计软件作均数的t检验。结果显示,染铅组NOS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O浓度和SOD活力染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染铅可以导致大鼠血清NOS活力降低,但NO浓度和SOD活力变化及其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1-氨基类固醇(Lazaroid,U-75412E)在体外对石英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观察体外培养的肺汔巨噬细胞(AM)释放H2O2、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β-N-乙酰氨基葡萄苷酶(NAG)的水平,评价U75412E对石英细胞毒性的消除能力;电子自旋共振俘获法评价U-75412E清除石英催化H2O2产生.OH的作噻唑蓝比色法比较U-75421E对矽肺大鼠肺泡AM促成纤  相似文献   

10.
氯化甲基汞对卵巢细胞酶及其线粒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氯化甲基汞(以1/200LD50、1/20LD50和1/2LD50即0.1925mg/kg、1.925mg/kg和19.25mg/kg体重的剂量)给昆明种雌性小鼠经口染毒,然后测定卵巢细胞中的LDH、G-6-PD和SDH活性,同时做卵巢细胞线粒体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的LDH、G-6-P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LD50和1/20LD50组的SHD活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电镜看到线粒体膜较完整,但在1/2LD50和1/20LD50组中的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基质呈空泡状改变。总之,酶活性改变,能量代谢的异常和线粒体的损伤可能是氯化甲基汞造成卵巢细胞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