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选出西洋红参最佳的炮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然后分别比较不同炮制工艺下西洋红参中人参皂苷Rb1、Re和Rg1的含量。结果蒸制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三种因素对西洋红参炮制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烘干温度蒸制时间烘干时间。结论西洋红参炮制的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3 h,烘干温度70℃,烘干时间10 h。  相似文献   

2.
翟宁  贺燕  李玉春  张语迟 《吉林医学》2007,28(17):1852-1853
目的:通过总皂苷含量测定与观察外观优选红参最佳的炮制工艺,比较出炮制后红参与生晒参中主要单体皂苷变化。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炮制后红参与人参中主要单体皂苷进行比较。结果:最佳炮制人参的工艺为在一个小时内温度由20℃提升至100℃,在100℃的条件下蒸制3h、蒸制结束后将人参从蒸箱中取出,于50℃条件下烘干。炮制后人参皂苷Rb1、R c显著减少,Rg3、20S-Rg3显著增多。结论:该条件下蒸制出的人参炮制品色泽鲜艳、有光泽,人参皂苷相对较高。炮制后红参大分子皂苷水解,易生成红参中一些特有的小分子的皂苷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改善睡眠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酒制五味子及红参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同时对p H值、相对密度等进行检查。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在浓度为0.180 2-0.485 6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9%;总皂苷在浓度为0.080 8-0.242 4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35%。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可用于改善睡眠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芪百益气浓缩丸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总皂苷含量和总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葛根、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加水量为10倍,提取时间为1.5 h,浸泡时间为20 min;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1.608~9.648μg(R2=0.999 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91%,1.4%(n=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芪百益气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振源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振源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和冷却液上部温度进行了优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滴丸旁人参皂苷Re进行定性鉴别。以HPLC法对滴丸中人参皂昔Re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关于滴丸的规定。人参皂苷Re可以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和用HPLC法测定含量,人参皂苷Re的线性范围为1.596~15.96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2%(n=6)。结论:歹优选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确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且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初步作出二者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对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进行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主要单体皂苷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中国红参总皂苷和主要的单体皂苷含量均高于韩国高丽参,而且红参中含有高丽参中不存在的单体皂苷Rg3、20S-Rg3。结论:市售中国红参质量高于市售高丽参。  相似文献   

7.
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续断生品及炮制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结果:与续断生品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总皂苷含量略有增加;但炮制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增加显著.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变化,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测定红参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 Rh2 的含量。方法 :乙醇提取红参中总皂苷 ,乙醚萃取 ,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人参皂苷 - Rh2 ,色谱柱为惠普 ZobaxODX( 4 .6mm× 2 5 0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 ( 87∶ 1 3∶ 0 .2 )。结果 :红参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 Rh2 的含量为 0 .2 5 %。结论 :HPLC法简便 ,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三七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并对总皂苷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中4种主要皂苷类成分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条件;采用RP-HPLC法测定总皂苷中4种主要皂苷类成分的量,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三七总皂苷得率约10%,其中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总量大于69%。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14个特征峰,主要色谱峰分离良好。以峰1为参照峰(S),计算14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色谱峰精密度、稳定性和测定重复性RSD均小于1.64%。结论 本工艺皂苷类成分转移率高,工艺简便,提取物得率高、纯度好;HPLC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准确评价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朝鲜红参中人参皂苷Rb1、Rb2、Rb3、Re、Rg15种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250mm,5μm)柱,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ml 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03nm,并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结果:朝鲜红参中人参皂苷Rb1、Rb2、Rb3、Re、Rg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77~5.385μg,1.046~5.230μg,0.0953~0.4765μg,1.018~5.090μg,0.973~4.865μg,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0.9995,0.9995,0.9996。人参皂苷Rb1、Rb2、Rb3、Re、R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5%、101.4%、99.08%、99.92%、96.00%;RSD分别为1.6%、1.2%、1.5%、1.2%、1.3%。不同规格的朝鲜红参之间及朝鲜红参与国产红参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可以用来同时测定朝鲜红参中人参皂苷Rb1、Rb2、Rb3、Re、Rg1五种成分的含量,14批不同规格的朝鲜红参中人参皂苷Rb1、Rb2、Rb3、Re和Rg15种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朝鲜红参与国产红参在人参皂苷含量和指纹图谱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金刚藤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取水提醇沉法制备金刚藤浸膏,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筛选处方,并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金刚藤分散片。以薯蓣皂苷元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金刚藤分散片在3 min内崩解成能通过二号筛的细微颗粒,且均匀分散;薄层色谱法能专属性地鉴别分散片中的薯蓣皂苷元;金刚藤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初步确定为60μg/片。结论本文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制定的质量标准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酒洗红花的最佳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酒洗红花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山奈素为指标,考察加酒量、浸吸时间和烘干温度对酒洗红花炮制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炮制前后的含量差异及其水煎液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结果] 最终确定较佳的酒洗方法为:加酒量为50%(每100 g药材加50 g黄酒),浸吸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炮制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山奈素含量较生品降低,但差异较小;水煎液指纹图谱中大多数成分峰面积降低,小极性成分降低更明显。[结论] 优选的酒洗红花炮制工艺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控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蜜炙酸枣仁炮制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饮片外观、水溶性浸出物、脂肪油、总黄酮、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指标,选定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蜜量三因素,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通过工艺优化后,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50℃、炮制时间4.5 min、加蜜量7.5%。结论优化后的蜜炙酸枣仁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桔梗中总皂苷成分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在根中的分布规律,为桔梗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总皂苷提取方法,对桔梗总皂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总皂苷成分的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与产地、生长年限密切相关。结论:山东淄博鲁山产桔梗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质量最佳;根中段是药材最理想的入药部位;两年生药材最适宜入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醋制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选取加醋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评定工艺优劣。结票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加醋30%(mL/g),闷润1h,蒸制3h。结论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脉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通脉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人参、冰片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平均回收率:人参皂苷Rg1为 98 40%,RSD=1.88%;Re为98.21%,RSD=1.94%;Rb1为98.48%,RSD=1.42%.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方法简便,可作为通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量化艾叶炮制的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方法以艾叶炒炭后外观性状和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试验优选最佳工艺,量化艾叶在炮制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炒药机转速为20 r/min、180℃(锅底温度)、且待冒黄烟时将水均匀地散到艾叶上,灭尽火星后翻炒16 min,炒至表面焦黑色。结论通过不同批次独立试验,表明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建立和完善艾炭质量标准及炒炭存性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醋南五味子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醋制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选取加醋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评定工艺优劣.结果 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加醋30%(mL/g),闷润1h,蒸制3h.结论 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曼地亚红豆杉最佳酒炙工艺并建立酒炙曼地亚红豆杉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含量;运用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加酒量、闷润时间、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对酒炙曼地亚红豆杉饮片质量的影响,优选曼地亚红豆杉酒炙工艺参数,观察酒炙曼地亚红豆杉饮片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并通过10批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紫杉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分析,建立酒炙曼地亚红豆杉饮片的质量标准。结果:优化所得最优酒炙工艺参数为加酒量14.91%,闷93.60 min后,在102.89℃温度下炒16.06 min;测得炮制品浸出物的含量为34.10%~36.44%,紫杉醇、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17.29%、16.78%和73.02%。结论:优选的曼地亚红豆杉酒炙工艺稳定、合理,质量标准可控性强,可为酒炙曼地亚红豆杉饮片的规范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生地黄炭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时间、温度、炮制方法3个因素进行考察,并以吸附力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生地黄炭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炮制方法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生地黄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0℃,炒2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生地黄炭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