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5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22例和非冠心病组17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血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差异,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评分。结果冠心病组年龄、男性、吸烟、糖尿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空腹血糖、TG、LDL-C、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DL-C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比容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151,P=0.000)。红细胞比容对冠心病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89(95%CI:0.540~0.639,P=0.001)。其中红细胞比容截断点为39.95%,敏感性为61.1%,特异性为46.6%。结论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红细胞比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周小燕,邓普珍,郑智,杨光田,李秀云,涂敏检测了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老年人冠心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系1993年7~1...  相似文献   

3.
如众所知.罹患贫血为心衰(HF)者并发症、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揭示,在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ACEI对降低其血细胞比容有益.作者旨在就使用ACEI对HF者血细胞比容的可能不利影响.以及HF者继发贫血与死亡危险间关系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及舒张压、红细胞比容水平。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331例,其中肝火亢盛证73例,痰湿壅盛证97例,阴虚阳亢证70例,阴阳两虚证91例。比较各证型病人的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结果与其他证型比较,肝火亢盛身高、体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最高,肝火亢盛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阴虚阳亢和肝火亢盛红细胞比容水平较痰湿内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病人红细胞比容及舒张压水平较高,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二者水平对于了解高血压证候的发病机制、病情、辨证论治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Hg~79 mm Hg)23例,3组(DBP 60 mm Hg~69 mm Hg)58例,4组(DBP 50 mm Hg~59 mm Hg)62例,5组(DBP50 mmHg)9例。比较各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结果各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1组(137.53 g/L±16.46 g/L)2组(133.37 g/L±15.08 g/L)3组(128.39 g/L±17.91 g/L)4组(120.61 g/L±16.03 g/L)5组(120.38 g/L±13.38 g/L);各组红细胞比容比较:1组[(64.65±95.83)%]2组[(40.06±3.86)%]3组[(38.32±5.18)%]5组[(36.10±3.24)%4组[(36.08±4.68)%]。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r=0.313,P=0.000)、红细胞比容(r=0.196,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人DBP水平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呈显著相关性,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随DBP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增高。故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疗中,对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观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液黏度、半乳糖凝集素-3(Gal-3)、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和人网膜素(Omen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其白细胞比容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3、ESM-1和Omentin-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5)。两组治疗前LVEF、6MWT、NT-pro 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3、ESM-1和Omen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6MWT和Omentin-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T-pro 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3、ES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升高或降低水平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通脉汤能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可增强心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脂化瘀方对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72例,均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加用安慰剂,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清脂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FIB)及红细胞比容]、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与63.9%,P<0.05)。治疗后,治疗组sdLDL-C、TC、LDL-C、FIB、红细胞比容、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G、H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加用清脂化瘀方可进一步降低血清sdLDL-C、TC、LDL-C、FIB、红细胞比容、TNF-α、IL-6水平,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全血粘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冠心病患者全血粘弹性的变化,检测34例单支局限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32例双支,三支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对照者的血脂,红细胞膜微粘度,膜钠泵活性,膜收缩蛋白相对含量,红细胞变形参数及全血弹性模量和动粘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脂,膜微粘度,全血弹性模量及动粘度明显高于对照者,而膜钠泵活性,膜收缩蛋白相对含量及红细胞变形参数则明显低于对照者,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各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冠心病患者膜钠泵活性与膜微粘度,全血弹性模量与红细胞变形参数(高角频率条件下)呈负相关关系,而膜钠泵活性与膜收缩蛋白相对含量和红细胞变形参数,膜收缩蛋白相对含量与红细胞变形参数以及全血弹性模量与动粘度呈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全血粘弹性的增高可能与血脂,膜微粘度的增高及膜度的增高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压积(HC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28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检测两组血常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结果 冠心病组红细胞压积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HCT的四等分计算冠状动脉评分均值,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或增加,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增加,呈"U"形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空腹血糖、血肌酐、冠状动脉积分、HCT、血红蛋白与冠心病密切相关(OR=0.76~3.02,P<0.05,<0.01).结论 红细胞压积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红细胞压积过低或过高可能预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男性精神障碍患者肝功能及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indray BC-538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和Mindray M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9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研究组)及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常规和肝功能,比较2组的肝功能及红细胞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肝功能和红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正常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肝功能异常者(P0.05),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与红细胞数(r=-0.28,P=0.00)、血红蛋白浓度(r=-0.21,P=0.04)、血细胞比容(r=-0.24,P=0.03)相关。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脏及血液系统损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患者贫血也加重,但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可作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贫血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芪参益气滴丸,一次1袋,一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很好的疗效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心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舒心丸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异山梨酯(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7%。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37%(P〈0.05)。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比容外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凝血因子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心丸能明显缓解冠心病胸痛、胸闷等症状,调节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缺血性心电图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铁剂治疗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华  熊树民 《山东医药》2006,46(16):37-38
对14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治疗有效时血常规各项参数恢复正常的顺序依次为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白细胞基本不受影响,血小板往往出现治疗后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肝素干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确诊AE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AECOPD组72例,同时选择我院52例非AECOPD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ECOPD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注射,健康对照组无任何治疗措施。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出院前1周空腹静脉抽血,AECOPD组入院次日、治疗1周及出院前1周都空腹静脉抽血,6m L静脉血置于枸椽酸钠抗凝管中,西施美康i-2000测量红细胞比容,随后离心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由PUN-2048系列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患者出院时,记录其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级,同时记录总控制率。结果对照组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21.45、23.47,P0.05);AECOPD组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4、1.78、0.99,P0.05),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17.94、21.63,P0.05);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5、16.88、21.54,P0.05);AECOPD治疗一周后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6.26、8.99,P0.05);至出院前一周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最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2.76、18.00,P0.05);AECOPD组治疗咳嗽、咳痰、喘息、啰音症状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8.84、8.25、19.5,P0.05);AECOP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肝素能降低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其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监测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对该类疾病的诊断、程度判断、抗凝治疗效果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冠心病(CHD)病人冠状动脉病理变化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探讨RDW对合并T2DM的冠心病病人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10例怀疑合并T2DM的冠心病病人,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23例和合并T2DM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87例。合并T2DM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所有入选病人均检测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其中血细胞分析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C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包括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分析不同组间RDW的差异,探究RDW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之间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RDW对合并T2DM的冠心病病人诊断价值,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T2DM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DW水平在合并T2DM的冠心病组中明显升高(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的RDW水平进行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W的AUC为0.742[95%CI(0.634,0.850)],RDW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3.75%(43.7%、9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cy、HbA1c和RDW进入回归模型,回归系数分别为0.549、1.114、1.212。结论 RDW对合并T2DM的冠心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是合并T2DM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RDW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未见明显相关。RDW对合并T2DM冠心病病人具有诊断价值,早期检测,及时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病人预后,以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综合治疗后红细胞指数的变化。方法选择STEMI综合治疗的男性住院患者,比较入院后3 d内与出院后6~12个月病情稳定患者68例的红细胞指数,有多次检查结果者取平均值。排除炎症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同期年龄相当的男性健康体检者136例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STEMI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显著升高(P=0.000),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降低(分别P=0.036,P=0.02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分别P=0.869,P=0.161,P=0.384)。与健康体检者相比,MCV均显著增大(分别P=0.026,P=0.017)。结论 MCV增大可能是冠心病不易改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已有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一致证明白细胞计数与冠心病和中风等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为此,本文检查了白细胞计数与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外周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对诸如吸烟、血细胞比容和肺活量等一类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亦加以考虑。对象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系属于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的一部分,研究对象是以一个社区为基础的样本,包括1393名男子和1401名女子,年龄为30~59岁,均无心血管疾病。追踪12年以观察心血管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号尾数奇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2例给予促红素治疗;研究组患者23例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血压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给予促红素治疗,对患者血压无明显影响,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止血带压迫时间对受检者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于止血带未扎情况下及止血带压迫1、2、3、4 m in后采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止血带压迫0、1、2、3、4 m in受检者红细胞比容分别为38.131、39.050、44.780、44.897、40.589 g/L,Hb水平分别为120.808、124.923、144.751、147.086、128.923 g/L,红细胞比容、Hb水平从止血带压迫1 m in后开始升高,2 m in后升高明显,且升高的程度与止血带压迫时间有关(P均〈0.05)。止血带压迫各时点RBC、WBC、PLT检测结果相比,P均〉0.05。结论止血带压迫时间对受检者红细胞比容及Hb水平检测结果有影响。在静脉采血进行血液常规检测时,应尽量控制止血带压迫时间在1 m in以内。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微粒是红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的直径为0.1~1μm的小囊泡,它的形成贯穿于红细胞的整个老化过程。红细胞微粒参与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反应等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对红细胞微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诊疗靶点。现主要将红细胞微粒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