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周血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附属新都中医院收治的57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间段于科内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64指数、CRP及PCT水平含量。比较研究组不同致病菌感染时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CD64、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1周后CD64、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病毒感染患者的CD64、CRP、PCT水平低于细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患者,细菌感染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最高(P0.05);研究组CD64和PCT的灵敏性分别为81.48%、78.57%,特异性分别为78.57%、75.86%,均低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3.75%和特异性96.00%。结论 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CD64、CRP、PCT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对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外周血CD64、PCT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液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97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微生物血培养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血液肿瘤感染组(50例)和血液肿瘤非感染组(4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C)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感染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再次检测CD64、CRP、PCT以及NC水平。结果:未接受治疗时,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PCT和NC水平也高于非感染组;对感染组进行针对性的抗细菌感染治疗后,感染组CD64指数、CRP、PCT和NC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CD64指数明显升高,治疗后有所降低,此结果肯定了CD64在诊断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者50例,非感染者50例;同一时期来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eu%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300例受试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计算约登指数,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00例AL患者中,CD64~+指数、Neu%、PCT和CRP 4项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88.00%、82.00%、74.00%和70.00%,特异度分别为80.00%、78.00%、82.00%和84.00%,约登指数分别为0.68、0.60、0.56和0.54。CD64~+指数诊断价值高于Neu%、PCT和CRP。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烧伤外科收治的160例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110)及非感染组(n=50),感染组根据感染程度又分为脓毒症组(n=48)及局部感染组(n=62),感染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n=52)及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n=58);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异曲线(ROC曲线)分析CRP、CD64、PCT在感染性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烧伤患者中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血清CD64、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5.2%、75.8%、71.8%,特异度分别为51.8%、50.2%、96.8%;血清CRP、CD64、PCT在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36.3%、39.2%、40.8%,特异度分别为55.5%、55.6%、52.2%。结论血清CD64、PCT可作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烧伤患者的鉴别指标,其中PCT对于鉴别烧伤患者革兰阳性细菌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感染性烧伤患者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细菌培养或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4例),同时从健康体检者中设立对照组(60例),于用药前抽取各组人员的静脉血进行PCT、CRP、WBC和NEU%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CRP、WBC和NEU%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PCT、WBC和NE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细菌感染,CRP敏感度最高,PCT的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WBC和NEU%。结论 PCT、CRP、WBC和NEU%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都有各自的应用价值,其中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他3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检测所有患者的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显著高于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显著高于非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为0.727~0.998,灵敏度为0.973,特异度为0.947;非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95%CI为0.853~0.984,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863。恶性与非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能够作为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CD11b/CD18指数及PCT水平对急性胰腺炎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胰腺炎组(SAP组)60例,轻症胰腺炎组(MAP组)98例,并将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败血症组45例、局部感染组63例和单纯急性胰腺炎组6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CD11b/CD18指数,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各指标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它们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SAP组CD64、CD11b/CD18指数及PCT均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败血症组CD64、CD11b/CD18指数及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单纯AP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CD64指数与CD11/CD18及血清PCT水平成正相关(r=0.762,0.68;P0.01)。以CD64指数2.25,CD11b/CD1833,PCT1.85为阳性临界值标准时,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8%、94%和78%,特异性为95%、93%和76%。结论外周血CD64、CD11b/CD18指数升高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细菌感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优于PCT,并可作为病情评估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生物学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鉴别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1,57例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2,6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CD64指数、PCT检测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PCT对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切点,并对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CD64指数及PCT在健康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中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诊断切点为≥2.389、≥0.1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56;CD64指数、PCT诊断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诊断切点为≥3.547、≥0.4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9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指数、PCT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单核细胞HLA-DR、降钙素原(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临床初步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者90例,按出院时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包括真菌或支原体感染);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CD64、HLA-DR、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白细胞计数(WBC)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D64、PCT、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CD64、CRP、NAP积分(P0.01)与WBC计数(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T及单核细胞HLA-DR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各炎性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CD64与HLA-DR呈负相关(r=-0.36,P0.01);PCT与CRP呈正相关(r=0.43,P0.01);HLA-DR除与CD64呈负相关外,还与CRP、WBC呈负相关(P0.01)。按PCT水平对感染程度分级,结果显示PCT各水平组的HLA-D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并呈现明显递减趋势;除0.05~0.5ng/mL组外,其他PCT水平组的CD6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并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结论 PCT、CD64、HLA-DR是较好的细菌感染指标,3者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评估与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诊断肿瘤患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败血症患者(血培养阳性)12例,局部临床感染患者(明显的临床感染症状、影像学诊断、临床检测确诊,经抗菌药物治疗后有效)75例,疑似临床感染患者[发热、咳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GR#)上升等,细菌培养阴性,影像学诊断无特异性图像]16例,健康对照者1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并同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败血症组患者CD64指数和PCT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和局部感染组CD64指数、WBC、GR#、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GR%)、CRP、PC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感染组CD64指数、WBC、GR%、CRP、PC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细菌感染组与肺部真菌感染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治疗前后CD64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与PCT呈正相关,而与CRP无相关性。CD64指数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3.0%;PCT敏感度为67.7%、特性度为57.7%。结论 CD64指数诊断优于其他检测指标,有助于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及时合理运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在临床细菌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132例,包括全身感染组(67例)和局部感染组(65例),另收集健康体检6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CD64表达、血清PCT水平和WBC,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三者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的CD64指数、PCT水平和WBC均有显著性升高(P0.001)。与局部感染组相比,全身感染组CD64指数和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取最佳截断值时,CD64对诊断临床细菌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8%和95.2%,PCT为87.1%和98.4%,而WBC为74.8%和96.8%。CD64指数与PCT的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异,而二者的AUC均明显大于WBC的AUC(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临床细菌感染时,CD64指数与PCT、WBC呈正相关,协同升高。结论 CD64指数和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疾病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稍优于WB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及可溶性触发受体表达因子1(sTREM-1)在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意义。方法 根据血培养阳性结果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脓毒症患儿62例为脓毒症组,43例同期住院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人群33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PCT及CD64指数,收集脓毒症患儿入院当天的首次参数计算pSOFA评分。结果 细菌性脓毒症组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sTREM-1、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sTREM-1及CD64指数在不同病原菌感染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在G-杆菌和混合感染患儿中明显高于G+球菌患儿(P<0.05);CD64指数、sTREM-1、PCT水平均与pSOFA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8、0.394、0.522;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患儿细菌性脓毒症的灵敏度(88.9%)及特异度(92.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儿童细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PCT、CD64指数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6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修订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体系,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RA患者64例,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RA合并感染组29例,RA活动期组35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RA合并感染组CD64为4.08(3.24~6.29),明显高于RA活动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感染组CD64水平与PCT呈正相关(r=0.409,P0.05),RA活动期组CD64水平与CRP、ESR、PCT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诊断RA合并感染的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97.1%。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在区分RA合并感染及RA病情活动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菌学的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非感染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41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同时检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水平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64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Neu%、CRP、WBC、PCT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以1为CD64指数表达的临界值,分析ROC曲线发现观察组患者CD64的灵敏度大于Neu%、WBC、CRP和PC,特异度也明显高于Neu%、WBC、CRP和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可靠诊断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64指数、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中50例AECOPD患者设为急性组,50例缓解期COPD患者设为缓解组,并选取同期该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并比较急性组感染者和未感染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以及感染者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采用ROC曲线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d后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急性组不同致病菌感染患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结果入院时急性组、缓解组、对照组患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均逐渐下降,PA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感染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均高于非感染者,PA水平低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GOLD分级Ⅰ、Ⅱ、Ⅲ级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均逐渐升高,PA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治疗前和治疗7d后血清PCT、CD64指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85%,且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细菌组患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均低于混合组、病毒组患者,PA水平低于混合组、病毒组患者;混合组患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均低于病毒组患者,PA水平低于病毒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合并不同感染者血清PCT、hs-CRP、CD64指数、PA水平不同,血清PCT、CD64指数对AECOPD患者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液细菌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46例血流细菌感染(血流感染组)及40例局部细菌感染(局部感染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进行分析,并与45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血流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的CD64指数和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局部感染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指数、PCT和WBC都可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但CD64指数、PCT可鉴别血液细菌感染和局部细菌感染,且CD64指数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确诊的13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72例、非细菌感染组65例;同期出生的63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CT对细菌感染所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RP与WBC;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结论 PCT较CRP和WBC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7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患者60例分别作为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两组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清CRP、PCT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细菌感染组外周血WBC计数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CRP、PCT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和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中,血清CRP与PCT阳性率相同;非细菌感染组中,血清CRP阳性率较高,血清PCT阳性率较低。结论血清CRP和PCT可反映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在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血清PCT比CRP的诊断特异性更强,更易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比较外周血中肝素结合蛋白(HBP)、白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CD64 指数、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 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 诊断中尤其在感染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 年度血培养阳性并确诊为血流感染的患者95 例,将其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75 例,真菌感染组20 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HBP,IL-6,CD64 指数,PCT,CRP 和SAA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流感染组HBP,IL-6,CD64 指数,PCT,CRP 和SAA 浓度水平显著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4~14.61, 均P < 0.01)。与真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各指标浓度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9~15.72, 均P < 0.01);HBP,IL-6,CD64 指数,PCT,CRP,SAA 诊断血流感染的AUC 分别为0.903,0.813,0.798,0.856,0.751 和0.822,相比较诊断价值最佳的依次是:HBP,PCT,SAA ,IL-6,CD64指数和CRP 。结论 外周血多种因子在血流感染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血流感染的早期以HBP, PCT,SA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