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鼻鼽(过敏性鼻炎)临床主要是以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为主要表现,常伴随有眼痒、流泪等鼻—眼症状。临床上治疗手段多是以抗组胺、激素等药物以及手术控制症状并减少其发作,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伴随疾病产生的所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复发率很高。本文旨在总结张教授从中医调摄方向出发治疗鼻鼽的临床思路及经验,分析中医调摄如何论治该病。中医调摄对于临床治疗鼻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推广从"调体质""调情志""调行为"以及"治未病"方向论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思路,以期能提高临床上鼻鼽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中医历来强调个性化医疗,而现代精准医疗与其众多思想不谋而合。鼻鼽作为中医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其研究热度一直不减。有学者总结到肺脾气虚是鼻鼽的核心证型。本文以中医辨证论治、治未病为核心,结合辨病、证治等方面,讨论了"鼻鼽"肺脾气虚证的中医精准医疗,并重点阐述了此病此证治未病中节气调理的主要依据和相应举措,以期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精准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文献评价对于现代临床研究性文献、现代临床观察性文献过于重视,而古代文献和现代专家的经验总结则被放入较低的证据级别的现象,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证据分级体系,其关键是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专家的经验总结两方面的文献检索,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和分级,最终将高质量的古今医学专家经验融入指南,从而使古今医学专家经验在循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更好地指导临床。中医治未病虽然历代众多医家有所提及,但很少有中医治未病的专科论著,所以中医治未病的标准化在中医药标准化中是一个难点。本文在《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化的过程中尝试以古典医籍文献为基础并对古典医籍文献进行分级,以GRADE评价为参考、以专家经验为特色、以专家共识为依据,综合考量。既保留了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也考虑了中医学的特殊性,保留了中医临床的特点。相信通过对中医治未病证据搜集评价的研究探索,也能对中医药标准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防治阳虚失眠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阳虚失眠病因病机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阳虚失眠"未病""欲病""已病"状态的干预。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干预、运动锻炼、针灸方药等防治阳虚失眠。结论运用温养阳气、温运阳气、温潜阳气的治未病思想防治阳虚失眠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防治老年阴血亏虚失眠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阴血亏虚失眠病因病机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阴血亏虚失眠"未病""欲病""已病"状态的干预。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变、运动锻炼、针灸方药等防治阴血亏虚失眠。结论运用养血、滋阴、安神的治未病思想防治阴血亏虚失眠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医治未病,就是研究中医预防医学。笔者求古探今,验证临床认为,中医治未病不仅是一种目标、理念,更是一种临床境界。不仅仅是亚健康人群的防治,它始终贯穿于中医临床各科的方方面面,未病先预,既病防变,已病防复,未病未必健康,更宜着眼先天培基,壮母益子。笔者按此理论作指导运用临床,对"滑胎""胎漏""胎动不安"等病疾,采用先天培基,养血安胎,固肾保胎等法治疗,达到壮母益子之效,结果对子代而言,达到了"不治而治"的目的,达到了一种相对未病的理想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先天培基,壮母益子,加之遵从四时阴阳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对提高未来的人口综合素质和预防疾病具有无可估量的社会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医肺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本文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肺胀瘥后防复为依托,以"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依据古代及现代文献证据,通过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专家共识会议,形成《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肺胀瘥后防复》初稿,进行同行意见征求,为进一步完善指南奠定基础。以期通过该指南达成行业共识,提高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等,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编写。《共识》提出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术语和定义、危险因素、判断依据、辨体质偏颇类型、中医药干预和推荐方案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高血压伴发焦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情志调理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等,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编写。《共识》提出了高血压伴发焦虑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特征、判断依据及适用期、辨体质偏颇类型、中医药干预和推荐方案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鼻鼽,古代又称鼽嚏、鼽鼻、鼽水、鼻流清水等,《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1]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礼记·月令》言:"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此是关于鼻鼽最早的记载。《素问·脉解》[2]:"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  相似文献   

11.
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3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制订稿,提出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实践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判断依据、辨质分型、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的方法、预防与调护,供中医儿科、推拿科以及治未病中心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 帕金森抑郁和/或焦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情志调理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本《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等,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编写。本《共识》提出了帕金森抑郁和/或焦虑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特征、判断依据及适用期、辨体质偏颇类型、中医药干预和推荐方案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按照本团队提出的"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医行业特点"的循证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技术方法,开展文献研究(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总结),三轮Delphi法专家问卷调查提出草稿,专家认证会形成初稿,全国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形成评价稿,专家质量方法学AGREEⅡ工具评价、12个医疗机构210例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草案,向全国网上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研制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编制技术与实施方法可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在目前健康服务业市场背景下充分发挥其优势与魅力的核心之一,亟需制定"治未病"相关的行业指南与操作规范。如何合理界定未病状态下研究内容的定义、判定标准、干预效果评定、干预方法选择及推荐顺序和强弱及指南编写时的用词用语等,是指南制定的难点与重点。提出治未病指南的编制思路是以切断病因为主,以病后调养为辅;以主动调节为主,以被动干预为辅;以物理干预为主,以化学干预为辅。指南编制应结合医籍文献、专家经验与共识等相关证据,在科学应用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本文以"伏气学说"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提出变应性鼻炎为伏邪致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在治疗上以"清透伏邪"为主法,兼顾"宣降肺气""调和营卫"二法为基本原则,余则根据辨证论治,或补虚、或通络、或活血、或化浊等,在诊疗中以早、中、后三期分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有关治未病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蕴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盛防逆""已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进一步规范天津地区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天津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天津市中医治未病9种体质干预方案专家共识》,为天津地区中医治未病专业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月,云南省被列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的地区,与中日友好医院合作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文章从阐述政策方向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出发,引入基于云平台的现代健康管理疾病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中医治未病的临床应用途径。通过云平台与治未病相结合的创新管理模式,以深入提示其中的前瞻性临床本质,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实现有特色的滇中地区"互联网+"中医治未病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预防上的作用逐渐被社会认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成为了现代健康服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思想。"互联网+"服务能够扩充健康管理的范围,增加健康服务的慎独,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构建一个"互联网+"的云平台,提供全面、个性、智能化的中医健康服务模式,是当前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一个发展思路。文章对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互联网+"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