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BD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包括X线钡剂检查和CT、MRI,其不仅可确诊IBD、鉴别CD与UC,还能评价病变的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判断有无肠外并发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肠充盈超声、X线造影及CT检查对诊断Crohn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及大肠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方法选取在我院病理确诊的炎症性肠病及大肠癌患者,该99例患者均行肠镜、大肠充盈超声、X线造影、及CT检查。收集临床影像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这三种检查方法对这三种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充盈超声、CT及X线造影检查对诊断大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3%、68.2%、81.2%,特异度分别为:87.3%、74.5%、80.0%,均无统计学显差异(P0.05),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及Crohn病的诊断充盈超声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大肠癌的诊断,充盈超声、X线造影及CT检查其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及Crohn病的诊断充盈超声和X线造影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克罗恩病17例,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与30例大肠癌对比观察超声图像特点,同步比较结肠镜所见。结果:炎症性肠病与大肠癌声像图上,肠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肠壁增厚≥1.2 cm的阳性例数比较,克罗恩病组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P<0.05),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克罗恩病组肠管正常结构消失的比率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P<0.05),肠间淋巴结肿大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χ=3.13,P>0.05,χ2=1.93,P>0.05);肠间积液例数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74,P<0.05,χ2=8.57,P<0.05);而粘连包块多见于克罗恩病组,假肾征仅见于肠癌组。各肠段病变定位符合率:回盲部和升结肠为91.30%,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为86.49%,直肠71.43%,横结肠35.7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在声像图上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有其各自特点,对于提示炎症性肠病存在、部位和性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肠克罗恩病的CT和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龙  伍兵 《华西医学》2011,(1):133-135
伴随多层螺旋CI,和MRI检查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和MRI在小肠克罗恩病的影像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日益增多,在评价小肠克罗恩病肠壁炎症程度、肠周情况、肠系膜异常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X线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多层螺旋CT和MRI被广泛应用于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启芳  杨建彬  陈卓琳 《临床荟萃》2008,23(12):852-854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8例克罗恩病、23例其他结肠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599±1.895)μg/L、(8.560±1.663)μg/L、(8.498±2.242)μg/L vs(5.363±1.841)μg/L(均P<0.01),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组高于克罗恩病及其他结肠炎组(均P<0.05),但是克罗恩病患者与其他结肠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MIF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12.204±2.340)μg/L vs(9.060±1.444)μg/L(P<0.05).溃疡性结肠炎hsCRP水平重度组高于轻度组(9.002±1.538)μg/L vs(3.556±1.283)μg/L(P<0.05).结论 MIF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指标,可作为临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共5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情况等。2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9.3%;27例克罗恩病中完全缓解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0.4%。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能有效对炎症性肠病做出正确诊断,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可以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分析粪便钙卫蛋白(FCP)检测在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归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该院门诊及病房收集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9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 C)患者36例,克罗恩病(CD)患者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大肠充盈超声检查在诊断炎症性肠病及大肠癌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即Crohn病(CD) 24例、溃疡性结肠炎(UC) 31例,与大肠癌30例对比观察大肠超声图像特点并与结肠镜所见情况比较.结果 经超声检查Crohn病和大肠癌的肠壁增厚例数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比例较高,在彩超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大肠癌和炎症性肠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最低流速的差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肠充盈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在声像图上炎症性肠病和大肠癌的表现有特点,对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肠镜检查结合可明显提高炎症性肠病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镜与超声造影技术检查,记录两种检查中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在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病变检出率比较上,超声造影检查优于内镜检查,且两种检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可通过超声声像图反映出患者的肠道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为确诊患者病情与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X线与CT检查方法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9例患者在东芝数字胃肠机上采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间断透视观察并点片;5例进行腹部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本组9例中均出现明显的X线及CT改变,5例见有典型卵石状充盈缺损,4例见有与肠腔长轴一致的龛影。经病理证实为肠克罗恩病。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及CT检查,对提高克罗恩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及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CT及X线诊断,并以核磁共振(MRI)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检查确诊,50例患者中Ⅰ期14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Ⅳ期6例。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2.00%)明显高于X线检查(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表现分析发现CT检查可多层次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部位变化情况,而X线检查较为单一。结论:与X线诊断比较,根据影像学表现CT检查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主要用于治疗克罗恩病。《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17)》在本期发布,通过再读新版共识,重点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克罗恩病的部分关键问题,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武颜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2,(11):1415-1416
肠病性关节炎常伴发于许多累及肠道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细菌性痢疾、惠普尔病及白寒综合征。炎性肠病性关节炎主要是指伴发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炎性肠道疾病的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关节炎症状常与肠道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关节炎症状常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饮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炎症性肠病患者通常会伴有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的表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炎症性肠病的不同饮食治疗策略,为进一步研究炎症性肠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汉化瑞典Henrik博士制定的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测试,评价其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汉化并修订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形成中文版初稿,并在154名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进行信度、效度和已知族群效度的测评。结果 :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分别为0.887和0.914,各条目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7。量表各条目与22个条目的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患者所关注分级表的相近维度相关性较好,与疾病活动指数中高度相关。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分为活动组与缓解组,除克罗恩病患者自觉健康状况条目外,其余条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能力,可初步用于临床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发生于肠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以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普遍研究认为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主要由环境因素、遗传易感因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结肠炎性反应性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寻找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8年11例结肠炎症性溃疡性结肠疾患(不包括无溃疡的),男7例,女4例。其中,单纯性溃疡性结肠炎5例,Crohn病3例,结核性结肠炎3例。6例经结肠镜检查并取的病理资料证实,3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临床治疗证实。均经X线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检查。结果X线造影表现,锯齿状表现的10例,肠管痉挛狭窄的8例,伴发息肉2例,有钡斑3例,结肠袋消失lO例,肠激惹征5例,肠管变形5例,卵石征的2例。结核性结肠炎和Crohn病局限于右半结肠,回肠末端多受累,而单纯性溃疡性结肠炎范围较广,结肠各段均有发生,左半结肠多见;11例中均有溃疡形成,其形态各异,纵形溃疡和裂隙仅见于Crohn病。结论结肠的溃疡形态及其粘膜皱襞的变化和肠管的变形等是各种疾患的诊断依据。X线造影检查可提示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的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了18例克罗恩病和29例溃疡性结肠炎,回顾分析两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血便以溃疡性结肠炎明显多见(P〈0.01),消瘦以克罗恩病多见(P〈0.05);腹痛、腹泻、发热等两者无显著差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检查,内镜下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及菜花样肿快仅见于克罗恩病(P〈0.05);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假性息肉等两者无显著差异。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主要以回盲部为主;而溃疡性结肠炎仅累及结肠与直肠。结论血便、消瘦等临床表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裂隙样溃疡、瘘管、非干酪性肉芽肿是克罗恩病的特征性表现,确诊需依靠内镜和病理。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以及不确定性结肠炎(IC).该病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但是部分病例病理表现存在交叉,同时需与感染性疾病、显微镜下肠炎、伪膜性肠炎、缺血性肠病、淋巴瘤等相鉴别.本文就炎症性肠病病理特点、鉴别诊断进行系统性论述.  相似文献   

20.
程玉萍 《临床荟萃》2012,27(9):823-82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由于两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病理学上共同表现为肠黏膜炎症,所以临床诊治较为困难。IBD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近些年由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