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经和营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反加疗法.结果: 经6个月经周期治疗,治疗组1年累积妊娠率为 73.3 %,对照组为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成熟卵泡数目均呈增长态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发生率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LUFS发生率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温经和营方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故加大受孕率.  相似文献   

2.
答: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指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基础体温(BBT)双相,实际月经中期卵泡未破裂,为无排卵型月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长期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由于与一般诊断排卵标准(BBT、孕酮、子宫内膜病检等)很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因此常易漏诊。自运用腹腔镜、B超阴道探头连续监视配合测定BBT,本病诊断率有所提高,超声波可提示小卵泡(16mm)黄素化型、卵泡滞留型、卵泡持续长大(30~  相似文献   

3.
滋肾育胎丸在促排卵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排卵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调、多毛等,慢性无排卵患者导致不孕,且发生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当今女性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功能性无排卵患者逐年增加,据统计,所有不孕症中女性内分泌问题占20%~40%,持续性不排卵有15%~25%,不恰当排卵如小卵泡排卵,多囊卵巢等为15%~20%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3.5%~29%。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卵泡发育不良患者在不孕妇女中发生率可达到27%,且在同一患者中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复发率达63.8%。因此排卵障碍是不孕的重要原因,针对排卵障碍的发生机制,西医用克罗米芥、  相似文献   

4.
中药加针刺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淑华  杨洪尚 《河北中医》2006,28(5):350-351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syndrome,LUFS)是指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并无排卵,但是其内部发生黄素化而不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女性不孕原因之一,属于卵巢性不孕。2003-03~2005-05,我们采用中药加针刺方法治疗黄素化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排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疗效及其对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内异症不孕患者按2:1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内美通.结果:经6个月经周期治疗,治疗组2年累积妊娠率为50.0%,对照组为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成熟卵泡数目均呈增长态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纽仅最大卵泡直径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发生率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LUFS发生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而增加受孕率.  相似文献   

6.
造成女方不孕的原因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其中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因素的25%。[1]其中优势卵泡成熟不破裂是卵巢因素致不孕的重要方面,相当于西医学的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LUFS)。  相似文献   

7.
施艳秋  卢洁 《吉林中医药》2008,28(2):104-104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为排卵障碍性疾病,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属于卵巢性不孕.  相似文献   

8.
正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即卵泡发育成熟过程正常,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患者能分泌相应的雌、孕激素,能使体效应器官出现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样改变。LUFS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不孕为主要表现,属卵巢性不孕。中医治疗不孕症,尤其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笔者认为,LUFS导致不孕的病理关键在于虚与瘀。虚为肾虚,瘀为血瘀。补肾活血是重要治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药物组采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观察内膜容受性。结果 治疗后,药物组周期排卵率为78.0%,妊娠率为20.0%,流产率为33.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16.0%;联合组周期排卵率达87.8%,妊娠率为53.3%,流产率为0.0%,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4.0%;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基础上,腹针可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脉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连续B超监测,当优势卵泡直径≥18 mm,观察组予切脉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肌注HC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成熟卵泡排出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排卵37例,成功妊娠30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排卵24例,成功妊娠15例,总有效率60.0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脉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患者,能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方法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针刺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36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95个治疗周期分两组进行超声观察,药物组19例50个治疗周期于月经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50mg,每日1次,连服5天;针药组17例45个治疗周期在药物组基础上针刺关元等穴,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颈部黏液改变情况及盆腔积液情况并记录.结果 针药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药物组,针药组无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发生,且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结论 针刺联合克罗米酚促排卵排卵率高,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36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于月经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50 mg,每日1次,连服5天.共观察50个月经周期.观察组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共观察45个月经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颈部黏液改变情况及盆腔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发生,且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结论:针刺联合克罗米酚促排卵的排卵率、受孕率均高于单纯口服克罗米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排卵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促排方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成熟当日血清激素水平及CA125水平、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及CA125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妊娠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排卵方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增加排卵及妊娠概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朱氏调经促孕方对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朱氏调经促孕方)和对照组(31例,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排卵情况、临床症状疗效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结果:(1)治疗组优势卵泡排出率与对照组相当,多卵泡、卵泡黄素化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可改善月经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0.05)。(3)治疗组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RI值、增加内膜三线型阳性率(P<0.05)。结论:朱氏调经促孕方可有效治疗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同时可减少卵泡黄素化、优势卵泡数量过多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促排卵汤治疗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于月经周期9~10天开始B超下监测排卵,根据卵泡大小决定监测间隔时间,在卵泡直径达18~20mm时口服促排卵汤。结果:总有效率67.6%。结论:促排卵汤治疗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发育成熟后不破裂,卵泡未排出而在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出现类似排卵的周期性改变,是无排卵型月经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1975年LUFS首次被报道,近年来关于该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证通络八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豪英 《光明中医》2006,21(10):60-61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巢内虽有卵泡生长发育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排卵周期的改变,故临床以月经周期正常,有类似排卵表现,BBT典型双相,妇科、内分泌免疫等检查均正常,但持续不孕为主要特征.因此LUFS既是不明原因不孕症中的主要原因,又是无排卵型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小卵泡排卵不孕病机主要为肾虚及冲任失调,临床以补肾调冲取得一定疗效。中药可能通过改善成熟卵泡排卵率、减少卵泡黄素化发生率、改善排卵前E_2水平及LH水平、改善宫颈黏液水平,改善排卵后E_2水平,改善排卵后P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妊娠率、减少自然流产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 follicle syndrome,LUFS)指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后内部黄素化,但无真正排卵发生,而体效应器官出现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其发生率在自然周期中为5%~10%,而在药物促排卵周期中约为30%~40%,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联合克罗米芬(CC)、尿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周期子宫内膜及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5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59个周期)和对照组(31例,58个周期),治疗组予以复方阿胶浆联合CC/HMG/HCG,对照组予以CC/HMG/HCG。观察两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单卵泡排卵周期率、HMG周期用量、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总妊娠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周期率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治疗组HMG周期用量、LUFS周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单卵泡发育周期率、周期排卵率、总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联合CC/HMG/HCG可以减少HMG周期用量,降低发生LUFS周期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周期率、妊娠率及总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