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ELISA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同时对84例皮肤性病门诊病人用ELISA法进行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HSV Ⅱ—Ag阳性率53.6%,HSVⅡ—Ab(IgG)阳性率42.9%,HSVⅡ—Ab(IgM)22.6%。结论 ELISA法检测HSVⅡ—Ag可应用于基层医院在生殖器疱疹上的辅助诊断,检测HSVⅡ—Ab(IgG,IgM)可应用于医疗事业单位健康体检;确诊患者的病程监测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SVⅡ-DNA检测对生殖器疱疹中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阳性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性病门诊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35例为实验标本,分别予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SVⅡ-DNA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SVⅡ抗体,再以病毒培养法评价以上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FO-PCR法HSVⅡ-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74.1%,ELISA法HSVⅡ抗体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65.2%,作病毒培养标准检测的HSVⅡ阳性率为80.7%;FQ-PCR法检测HSVⅡ的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结论FQ-PCR法HSVU-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更贴近于金标准值.并且检测上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等优越性,对于临床诊断生殖器疱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溃疡患者HSV-Ⅱ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覃善列  王金丹  李世远 《广西医学》2002,24(8):1180-1180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的患单纯泡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血清HSV-ⅡIgG、IgM抗体。结果: 452例患HSV-Ⅱ抗体总阳性率为55.53%;男性患与患HSV-Ⅱ抗体总阳性经分别为56.21%、54.32%,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HSV-Ⅱ感染严重,性别之间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检测孕妇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怀疑HSV-Ⅱ感染的孕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V-ⅡIgM,同时用FQ-PCR检测血清及宫颈分泌物HSV DNA.结果该组孕妇血清HSV-ⅡIgM阳性率为20.0%,血清HSV DNA阳性率为33.3%,后者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宫颈分泌物标本HSV DNA阳性率为40.0%,明显高于血清ELISA检测阳性率(P<0.05),但与血清FQ-PCR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HSV DNA感染可以提高诊断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桂林  覃善列  李世远  甘泉  梁月金 《广西医学》2009,31(10):1503-1504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94例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血清HSV-ⅡIgG、IgM抗体。结果1294例患者HSV-Ⅱ抗体总阳性率为50.4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4.36%,女性为59.73%,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0.000)。HSV-Ⅱ—IgM阳性率为35.01%,HSV-Ⅱ-IgG阳性率为15.46%。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HSV-Ⅱ阳性率高,HSV-Ⅱ抗体阳性对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如果HSV—Ⅱ-IgM阳性,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两种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评价不同检验方法在诊断上的运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肺结核涂片检查。结果60例患者用PCR法检出阳性44例,阳性率为73.3%,而涂片法检出阳性20例,阳性率为33.3%可见PCR法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其中尤以胸水PCR检测阳性率最高为75%。与国内大多文献报道的56%~87%结果相仿。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临床上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106例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细胞培养法和金标法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Ct阳性53例(50%),细胞培养法检出45例(42.5%),金标法检出25例(23.6%),荧光定量PCR法和细胞培养法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P〈0.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沙眼衣原体时较细胞培养法和金标法快速、敏感,是早期检测生殖道Ct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生殖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93例临床诊断为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检出56例HSVⅡ阳性,阳性率60.22%。结论:FQ-PCR在检测生殖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快捷、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胡晓武  刘伶 《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65-265,267
目的探讨三种检验方法问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用ELIsA法测出HBsAg阳性的标本,再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电化学发光(ECL)的方法测其拷贝数和含量。结果对用ELISA法“大三阳”的40份标本中。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85%,电化学发光的方法阳性率为100%;ELISA法“小三阳”的60份标本中,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8.3%,电化学发光的方法阳性率为98%。结论三种检验方法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立红  于红  李莉莉  赵铭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2):141-142,144
①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基因,同时与金标准—细菌培养法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淋病的诊疗提供依据。②方法 采集l73例病人临床标本,以PE5700全自动PCR扩增分析仪和淋病奈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同时,用含PolyViteX的巧克力板对淋病奈瑟菌进行分离,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APINH进行鉴定。③结果 173份临床标本中,荧光定量PCR法示47例淋病奈瑟菌阳性,阳性率为27.2%;细菌培养法示41例淋病奈瑟菌阳性,阳性率为23.7%。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5%,两者的符合率为96.5%。④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定量准确等优点,在临床检测淋病奈瑟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0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研究孕妇早期合并TORCH感染情况及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66例早中孕妇女(小于20孕周)进行TORCH病原体检测(包括RV,CMV,TOX,HSV-I,Ⅱ)。结果:166例孕妇中TORCH的阳性率分别为:RV=1.81%(3/166),HSV.7.23%(11/166),CMV=4.22%(7/166),TOX=15.66%(26/166),部分病例在羊水中检测到病原.结论:(1)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项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病原体的方法,与传统PCR法相比有独特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孕妇TORCH感染是不容忽视的生物致畸因子,各地妇保机构应加强孕妇及育龄妇女的筛查和管理,以减少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并解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时结果的一致性与矛盾性。方法分别对经ELISA法检查HBsAg阳性和阴性的的两组进行荧光PCR法HBV-DNA的检测。结果HBsAg阳性组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100%;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45.5%;HBsAg、抗-HBc两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50%;HBs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8%。结论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在做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宁  闫素文 《沈阳医学》2001,21(7):131-134
目的:比较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法进行产前TORCH筛查的差异,探讨病原微生物拷贝数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 IgM法筛查孕期血标本272例,其中包括妊娠早期102例,晚期170例;采集121例分娩孕妇及新生儿脐带血标本;222例不明原因流产标本,其中66例采集了新鲜自然流产脱膜和绒毛;结果:孕期筛查血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72)和0.36%(1/272),其中妊娠早期CMV DNA的阳性率为2.9%(3/102),晚期为1.2%(2/170),不明原因流产,查出血清CMV感染22例,TOX4例,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9%(22/222)和1.8%(4/222)。脱膜和绒毛均感染3例,1例血清,脱膜感染但未采到绒毛标本。有2例是母血清中查到CMV,流产组织中未查到。查出血清,脱膜和绒毛均感染TOX1例,妊娠妇女外周血CMVDAN≥10^3有88%的发生流产;结论:荧光杂交定量PCR法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可检测病毒负载量-拷贝数/ml,拷贝数越高发生流产的可能性愈高,应推荐作为妊娠初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母乳中人类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与定性PCR方法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应用FQ-PCR方法了解HCMV感染患儿母乳中HCMV感染情况。方法:用FQ-PCR方法与普通定性PCR方法共同检测94份尿液中HC-MVDNA,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用FQ-PCR方法检测76例HCMV感染患儿母乳中HCMVDNA。结果:FQ-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0.6%,定性PCR方法检测阳性率33.3%,FQ-PCR方法优于定性PCR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HCMV感染患儿母乳的HCMV阳性率为72.37%。结论:FQ-PCR方法优于PCR方法,应用FQ-PCR检测母乳中HCMV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HCMV感染患儿母乳HCMV阳性率高,是HCMV感染的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分片段检测抗HCV的可疑样品进行检测,确认可疑样本的结果。方法采用分片段检测法对ELISA法检测抗HCV总抗体阳性或可疑阳性的275份样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6份可疑阳性(只有一项阳性)的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来进行HCVRNA确认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26.9%(7/26),7例阳性样本的分片段结果均为NS3及C片段阳性,其含量与HCVRNA含量一致。结论对于NS3及C片段阳性的结果,在条件允许下,应利用PCR法或进口试剂进行确认。而对于单片段阳性而HCVRNA阴性的结果,也不能否定HCV感染,应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给予确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与液体培养法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99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其中302例标本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Uu,997例标本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u。结果: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同时检测302例标本,PCR法检出Uu 116例,阳性率为38.41%,液体培养法检出Uu 81例,阳性率为26.82%,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X2=9.23, P<0.05)。结论:女性感染Uu阳性率较男性要高。Q-PCR法Uu检出率高于液体培养法,临床应二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HS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方法 应用同源序列检测了134例孕妇全血、白细胞、血清中HS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 该方法可同时扩增HSVI、Ⅱ,在134例孕妇的全血、白细胞中HSVI阳性率为14.9%,HSVⅡ阳性率为27.6%;血清中HSVI阳性率为1.5%,HSVⅡ阳性率为5.2%,提示HSVI、Ⅱ可能储存于人体白细胞中。结论 应用同源序列PCR检测孕妇白细胞中HSV感染可能为HSV感染的优生学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V血清标志物ELISA法与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荧光定量法同时检测378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荧光定量阳性率高达91.2%;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47.3%。而在133例HBV血清标志物全国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结论在各种HBV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而血清中未检出标志物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云  蒋锦程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30-1031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不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比较荧光定量PCR法与UU培养或金标法检测CT的敏感性。方法219例不孕妇女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ER法检测219例分泌物标本UU的DNA,同时对196例标本进行CT的DNA检测。另选68例正常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UU培养以及金标法检测C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检出UU阳性率39.7%(87/219),CT阳性率44.9%(88/196),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培养法检出UU阳性率为29.7%,金标法检测CT阳性率为27%,与PER相比,P〈0.05。结论输卵管不孕妇女生殖道UU和CT检出率较高,荧光定量PCR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对不孕患者CT和UU的诊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