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伤寒论》"方证辨证"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峻  杨亚平 《中医教育》2004,23(4):53-55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精神的列举,说明"脏腑辨证"是能够直接体现于疗效的<伤寒论>诸方证之辨的关键,"脏腑辨证"思想是<伤寒论>诊疗思维的核心,而<伤寒论>"方证辨证"则是"脏腑辨证"的表现形式和高级阶段,从而提出将<伤寒论>"方证辨证"思维熔入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1 "中和"的渊源"中和"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是重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和"观在我国渊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即有肇端.西周末期,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首次阐述了"和"的哲学含义--"以他平他",是一个方面去平衡协调另一个不同的方面,使对立的差异双方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统一关系.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状态.之后的晏子在与齐昭公对话时,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了国家政治中"和"与"同"的区别,指出"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指出了宇宙万物只有"和",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和"的前提和内在动力是阴阳的冲和之气.<易经>哲学的主要倾向是强调阴阳两仪的统一性,主张对立面的协调与和谐,揭示"山泽通气.、"天地交合"、"水火不相射"的特性[1],宣称"保合太和,乃利贞"(<象传?乾>).孔子从道德方面论述了"和"的范畴,他极力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都没达到最好.只有恰恰好的时候,"中"的位置,才是最好的.这段话是要求行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中庸>对"中和"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评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它把"中"与"和"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和"这一概念,认为中和是至善至美的道德.从此之后,"中和"便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沿用下来,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贡献.<礼记?中庸>又说:"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相似文献   

3.
黄建军 《中国针灸》2004,24(8):592-592
1指力 初学针刺者,都要经过一个指力练习阶段.但是什么叫"指力"?<内经>等古代针灸书籍中没有"指力"一说.1961年出版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针灸学讲义>中首次正式使用了"指力"这个概念:"使用毫针,必须首先锻炼指力.因为进针时,如指力偏强,则针身每易弯曲;偏弱则不易刺入,且痛感较强.  相似文献   

4.
论虚必涉及实.虚实概念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可呈现出亢盛有余的实证;相反,正气虚衰,邪势方张,正不胜邪,可呈现出衰弱不足的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地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更谆谆告诫曰:"无实无虚".<难经>演<灵枢>之义,始明确提出了"实实虚虚"之戒,<难经·十二难>中说:"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医生在临床上用药如用兵,如识药善用,一鼓而战,自可邪却病退;但正如清代凌奂<本草害利>所言:"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1].若遇颟顸懵懂之流,临证不辨虚实,自始至终抓住几个所谓的"灵丹妙药"不放,则会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错误,招致祸害.<顾氏医镜>云:"实而误补,固必增邪,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莫可挽回".中医强调以正气为本,但临床上却多可见到辨证不明虚实,用药枉施攻伐的情况,故尤当以"虚虚"为戒.  相似文献   

5.
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4,24(7):479-482
目的:探讨"使道"的概念、分类及脏腑"使道"联络规律.方法:以<素问>、<灵枢>等经典文献为主要依据,将"使道"分为三类,系统论证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结论:脏腑联系全部以经络作为"使道",分为直接使道、间接使道及气街四海三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防病都应注意"使道"通调.  相似文献   

6.
"神不使"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言疾病久治不愈,关键在于"神不使".对于"神不使",众多医家各抒己见.笔者通过学习,认为"神不使"主要包括医者和患者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后世对之解释多引用<金匮要略心典>所谓"脾者四运之轴也,脾以其所瘀之热转输流布,而肢体面目尽黄矣,故日瘀热以行".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关于水饮的治法、理论完备,方药俱全,验之临床,屡有效验.仲景治水之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水气病的证候、治则及相应方剂在"八法"中均有体现.<伤寒论>治水重在因势利导,妙在对比施治,至今对临床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代对<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众多.笔者从如何"养"的角度出发,梳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系统理论,提出春夏要利于生长之气,秋冬要利于收藏之气.如何"利于",具体的方法很多,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一词在中国古医籍文献中罕见,即使有"中医"文字出现,其涵义亦并非现如今中医学科范畴所指的"中医".如<汉书·艺文志·经方>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此处的"中"释为"恰当、符合、正对上、恰好合上",其"中医"为"符合医理"之意.故追本溯源,进一步明确"中医"的古义和今义,不但意义不同,而且古今的"中医"一词更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典籍言"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纵观<内经>谈及心肾开窍时,未见此说,只有"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主耳……在窍为耳."'耳者,肾之官也.""心主舌,开窍于耳."唐·王冰注:"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素问·缪刺篇>:"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相似文献   

12.
李珍 《中医药文化》2008,3(3):27-30
明末清初,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在杭州吴山以侣山堂为基地,讲学论道,著书立说,不但培育了一大批医治疑难病的医家,且所撰的<侣山堂类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等多种论著,在中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钱塘医派"气化学说"的学术精华和"遇难不默,注意创新"的治学态度,对今日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脉经>与<伤寒论>"可"与"不可"条文的对勘比较,明显窥见王叔和从中抄录的痕迹,同时亦反映出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在前,撰写<脉经>在后.叔和在撰写<脉经>时根据当时的治疗习惯,把散在于仲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条文中关于"可"与"不可"的条文加以"重集",即按"可"与"不可"类别进行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14.
"中医针灸"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本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定义和标准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申报材料的构成、内容阐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解析"中医针灸"申报文本编写过程中遗产名称、遗产特征、遗产确认、遗产价值、保护措施、代表性图片、宣传片7个关键问题的确定和阐述.认为代表作名录申报文本的编写要紧扣申报规则,抓住文化内涵,明确申报内容和申报主体,着重阐述保护.  相似文献   

15.
毛云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510-510
"木郁达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中医临床运用范围较广的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应而动"一词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应根据针下穴中经气的变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内经>对此十分重视,"随应而动"贯穿于针刺的各个环节,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所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古代文献中与本病相关的病名较多,<内经>称"赤沃"、"肠僻"、"鹜塘",<难经>称"大瘕泄",<伤寒论>、<金匮要略>谓"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泻"与"痢疾"分开,故后人多称之为"泄泻"、"痢疾".沈洪教授认为中医的病名诊断宜取"肠辟"为妥,既突出了病证特点,又易于和"泄泻"、"痢疾"相区别,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1].  相似文献   

18.
"四小经典",指的是<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这四部医籍在中医药历代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翻阅历代名家及其近代、当代著名医家的成功之路,绝大多数卓有成就的医家都从背诵"四小经典"开始,入门中医药学习.  相似文献   

19.
1喎 "口歪"之义 <说文解字>用"咼"表示.<说文>:"咼 口戾不正也."但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未能找到书证."咼"字又是"和"的古字.<正字通·口部>:"咼 <转注古音·歌韵>有‘咼' <淮南子>‘咼氏璧' 即卞和之和."<淮南子·说山>:"咼氏之璧 夏后之璜 揖让而进之以合欢."高诱注:"咼 古和字."为了区分"咼"字的两个义项 <内经>首创"喁"字 在口歪的义项上 与"咼"构成古今字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胥荣东  张永旺 《中国针灸》2005,25(8):598-598
"穴位"一词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有诸多称谓,如<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节""会""骨空""气穴""气府",<甲乙经>称作"空穴",<圣惠方>谓之"穴道",<铜人>称之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穴位".但不论如何称谓,其语义均含有三维空间的概念,但在目前的英译书籍中基本上都将其翻译为"point"或"acu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