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脑垂体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而当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药物是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我科自1996~1998年收治的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主要采用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而三腔二囊管很少采用,对其中收治的6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64例经B超、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测定确诊为肝硬化50例,原发性肝癌14例,男33例,女31例,平均年龄53岁。所有病人并发出血经临床和胃税诊断均为门脉高压引起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将…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迅速有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5—06—2011—10对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别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和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冬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2):157-159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 ,其死亡率高达 50 %。近年来 ,国外使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发现其能有效地控制出血 ,疗效与静脉滴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相当 ,无明显不良反应。 1997年 8月以来 ,我们应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4例 ,并对其进行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54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急诊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54例 ,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其中合并原发性肝癌 2 2例 ,17例有门静脉癌栓形成 ,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既往多考虑为食管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尤其是大出血者,而忽略了亦有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者.现将我院1998年以来诊治的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观察此疗法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内镜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观察此疗法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内镜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于静  张昊  孟燕军 《临床荟萃》2003,18(19):1128-1129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发病凶险 ,病死率高 ,以往应用血管加压素、三腔二囊管及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止血等治疗 ,前者副作用多 ,并发症多 ,后者操作复杂 ,在基层医院不易推广。近年来我们应用 14肽生长抑素 (思他宁 )治疗部分肝硬化上消道大出血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6年 2月至 2 0 0 1年 1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 ,经B超、CT、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肝硬化 ,并经胃镜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6 0例 ,其中肝硬化5 2例 ,肝硬化肝癌 8例。…  相似文献   

9.
生长抑素治疗老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生长抑素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药物性三腔管”之称。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用生长抑素抢救治疗18例大出血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7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8±2岁。均表现为突然大量呕血或大量柏油样便,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15例,大于1500ml者3例,伴有失血性休克者7例,肝…  相似文献   

10.
李荣萍  贺龙君  王锦辉  崔毅 《新医学》2010,41(7):427-429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144例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56例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8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14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3.2%,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为6.8%,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无优势,提示对轻症病例可不推荐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1.
曲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29-653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一种临床表现,破裂后易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近2 a来我院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35~70(平均51.5)岁。均经超声诊断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胃镜下可见食管胃底静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急重危症,其死亡率高达20%~30%。生长抑素可以明显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方面有『临床价值。我院自1998年6月始应用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与同期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进行比较,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及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57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及奥美拉唑三联(A)组77例,单用生长抑素(B)组42例及单用垂体后叶素(C)组38例,记录并比较三组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率93%(72/77),明显高于B组78%(33/42)和C组55%(21/38),P均<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C组(44%,P<0.05),而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P>0.05).结论 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及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周清振  陈义 《临床医学》2000,20(7):19-20
1994年2月~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9例,1997年2月至今3年间对16例采用内镜下TH胶栓塞治疗(下称TH胶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内镜下治疗前3年间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的23例进行对比分析(下称三腔管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确诊为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者,治疗前均经腹部B超、肝功能及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TH胶组16例,男13例,女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食管静脉曲张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139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情况、胃黏膜病变程度及有无溃疡.结果:13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3例(74.1%),PHG出血23例(16.6%),非食管静脉曲张和非PHG13例(9.4%),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7例(5.0%),消化性溃疡出血5例(3.6%),不明原因出血1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逐渐增多和加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可同时并存,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等也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内科程序化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对6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应用三步程序化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与疗效评价。方法 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进行三步程序化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止血成功率为95.4%,平均出血停止天数为2.8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2.5天。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采用三步程序化治疗后,可促进破裂伤口早日愈合,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期,降低了费用,减少了输血量。  相似文献   

17.
杨翠珠 《临床医学》2005,25(6):83-83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国际推荐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一年之中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60例,其中有20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我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三分之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反复出血率为80%,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20例中经胃镜诊断有4例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常规止血降低门脉压、三腔管压迫止血效果欠佳后用食管静脉套扎术后立即止血率达100%。无一例有并发症。现介绍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75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相似文献   

18.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已为众多的临床研究及临床使用所证实。但由于生长抑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依普比善为国产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其疗效确切,费用相对较便宜。使得其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已为众多的临床研究及临床使用所证实。但由于生长抑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依普比善为国产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其疗效确切,费用相对较便宜。使得其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50~75%,80%以上的患者可以反复大出血,预后很差。即使接受过脾切除或门体分流术,术后再出血并不少见。如何有效地控制急性大出血和预防复发出血是个重要的临床课题。近年来经内窥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重视。我院自1983年1月~1986年6月,应用硬化剂治疗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21~81岁,平均47.8岁。全部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病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