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丽  李心芳  钱建琴  高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269-2270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艾滋病防制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探讨高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作用.[方法]整群随机抽样660名大1~大4文科生进行艾滋病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3大主要传播途径的总体知晓率为95.7%,对可能引起艾滋病感染的一些高危行为知晓率为97.5%,对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但接受过入学健康教育的大1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日常生活习惯与其余年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杂志、书籍,学校的健康教育及艾滋病防治机构.[结论]高校大学生的某些艾滋病知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高校普及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制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与防病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高校在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前后,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以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多媒体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进行讲解,再对学生讲解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大学生对其主要传播途径:性交、血液、母婴方面知晓率在讲解前后均高,为88.24%~94.3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艾滋病是否通过日常生活传播,蚊虫、苍蝇能否传播艾滋病等问题的知晓率,在讲解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目前有无预防艾滋病疫苗及过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理解率,在讲解后由75.66%和64.53%提高到81.87%和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发放并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让高校新生全面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为更加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2006-2008年入学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结果2006-2008年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1.90%,74.37%和78.12%;新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有上升趋势,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较高,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则普遍较低;新生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均较高;新生对HIV感染者正向态度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年度男生得分都高于女生。结论高校应加强艾滋病基础知识、非传播途径和对HIV感染者态度的教育,注意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状况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专业在校学生1 131人,在健康教育综合措施前后进行相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干预前的16.3%(124/763)提高到干预后70.9%(261/368);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由干预前32.4%(36/111)上升至干预后58.6%(17/29);"输血途径传播"方式,干预前后的回答正确率均较高(87.0%和90.2%);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中的"蚊子叮咬"、"共同进餐"方式是否能传播HIV,知晓率由干预前11.9%、11.0%上升至干预后的55.2%和74.5%;干预前后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47.7%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干预后均有所改善;有12.4%(140/1 131)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发生率8.6%(39/456);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57.7%)和网络(67.8%);89.4%的学生希望获得相关知识,88.6%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结论三明市此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制定更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国臣  郑蓉 《中国校医》2021,35(10):731
目的 对菏泽某高校入校新生艾滋病(HIV)知识的认知、对患艾滋病或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制定更高效的教育模式。方法 选取菏泽市某综合性高校2019级各专业新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星为平台设计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无记名答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控知识认知水平偏差,平均知晓率总体为76.07%。女生为73.22%,男生为81.80% ,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χ2=32.182,P=0.000) ,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的认知分别达89.07%和98.83%、性传播知晓率97.29%, 相对知晓良好;“公共泳池共泳”,“蚊虫叮咬”知晓率分别仅为71.89%,37.92%,非传播的途径知晓较差。60.13%新生接触艾滋病患者表示会紧张。98.25%新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普及教育。结论 高校新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健康教育亟需加强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贵州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构建大一新生精准防艾教育干预模式,提升大学生防艾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贵州某高校2 406 名大一新生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表”进行自愿不记名问卷调查。 该高校大一新生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4%,高于女生的81.35%;城镇学生知晓率为86.06%,高于农村学生的77.41%;理科学生知晓率最高,为83.25%,文科生为82.51%,体育与艺术学生知晓率最低,为80.69%。 加强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尤其是侧重加强女性、农村地区、体育与艺术类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认知行为与需求状况,探索高校结核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结核病相关知识问卷对956名新生进行匿名调查,实施半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总正答率分别为55.8%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学生对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及想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正答率较高,干预前后均在90%以上;但对涉及较深入的诊疗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问题回答不够理想,干预前后正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高中阶段获取结核病知识主要途径是结防部门发放的各种宣传资料,最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及和校医咨询交流获取知识。结论 及时对入校新生发放结核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是高校结核病防控的一项易行、高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超  吕维香 《中国校医》2011,25(3):185-18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态度,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共514名,并于健康教育前后2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等。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96.1%~98.8%),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其知晓率较低(41.7%~47.0%),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防治知识仍模糊不清,对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是非常害怕及歧视的,干预后选择积极应对者所占比例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但比例还是偏低。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影像视屏资料、网络。结论高校开展AIDS健康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而且也改变他们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进而遏制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并评价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不同专业为整体,在干预前后抽取该校2015级医药营销、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商物流4个专业的4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青年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大部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干预前,仅有40.0%的研究对象知晓目前我国艾滋病毒病感染者及患者可得到免费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干预后,研究对象该项题目的知晓率为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是否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应该公开身份""是否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应离开工作单位或离校"和"是否愿意参加艾滋病宣传活动"这4项题目答案选择分布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希望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学校健康讲座、教师授课、报刊杂志、网络和相关宣传资料。结论本次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高校应抓好新生关,把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并采用学校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反复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沧源县教育工作者的艾滋病(AIDS)预防知识以及对艾滋病所持有的态度,探讨有效促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对31名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需求确定培训内容,采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教育工作者对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知晓率在培训前已较高,经过培训,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技能、技巧等问题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共用毛巾、泳池、马桶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是82.1%和100%(P〈0.001),在对艾滋病、艾滋病人的正向态度上,艾滋病人享有信息、教育、咨询等权利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是28.6%和92.9%(P〈0.001),过度关注艾滋病人也是歧视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是10.7%和100%(P〈0.001),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艾滋病流行区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促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e new ?Witch Craft Prevention Bill? prohibiting witch hunting was passed in Bihar, India, in reaction to the branding and subsequent killing of more than 500 helpless women as "dayans" (witches) in the past 7 years. Most of them were single, widows, or deserted women victimized by the pathological greed of some of the male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or by some powerful persons in the village community interested in claiming their property. Even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bill, though, most of these crimes will remain unpunished because the community is an accomplice in them, and they tend not to be reported. What is needed overall is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at will lead to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to ensure that there will be an end to the cruel and in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witch hunting) instigated by traditional healers or "Ojhas".  相似文献   

15.
"Patient Portals" enable patients to review their medical record and add information to it. Clinics are using "E-Visits" to substitute for a face-to-face office visi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one healthcare system with "Patient Portals" and "E-Visits."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错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改革之弊,也许在于过度的“市场化”而非产业化。如果不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将棒子打在“产业化”上,其结果有可能贻害相关领域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申康的"狠"手段 申康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财务监理的严格管理.导致申康下"狠手"的原因是"九五"、"十五"期间医院建筑项目超投资严重、资金监管不到位的弊病. 在申康成立之前,医院的建设资金并没有一个单位进行统一的管理,实际上是由医院自己在管理自己,通常的情况是市级财政资金划拨到卫生局,由卫生局下发到医院,无论是在投资控制上还是在资金管理上都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